•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挑战

    时间:2021-01-31 07:53: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期,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中国对外政策;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国家利益;公共外交

    作者简介:闵捷,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09级硕士生(上海200083);

    马云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08级硕士生,沙特-中国商务理事会执行总监(利雅得11474)。

    文章编号:1673-5161(2011)06-0053-07 中图分类号:D815.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多种权力的制约,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互动共同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结构。传统的外交形式已不能满足国家利益拓展的需要,经济外交、人文外交等外交方式逐渐在国家的对外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人文外交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等外交方式的整合,通过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以深化国际社会对于该国的认识,从而改善该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人文外交具有战略性、总体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文外交的理论探源

    对于人文外交的基础,本文认为可以从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文明对话理论方面进行分析。

    1、软实力理论

    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认为,软实力是一国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组成的基本要素。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所期望的世界政治目标,是因为其他国家愿意追随它,或认可造成这一结果的情势。软实力不同于硬实力,不依靠威慑和报酬等硬力量得以实现,而是一种吸引力。人文外交则能够从战略高度合理使用产生软实力资源,从而起到增强国家实力的作用。

    2、国家形象理论

    从国际传播角度来看,国家形象是一国在国际舆论中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即他者认同,而提升国家形象则是人文外交的重要目的。关世杰在《国际传播学》一书中将国际传播定义为,通过政府、组织、个人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传递信息过程;李智在《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一书中写到,“从国际关系尤其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国际传播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在各民族文化系统之间流动的跨文化传播,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跨越地理性国境的跨国传播,而往往是一种由政府主导、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展开信息交流的特殊意义上的跨国或跨文化传播,因而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国际传播”;崔守军在《中国国际传播的逻辑困境与模式转换》一文中指出,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遭遇困境是由于“客观现实”和“主观建构”之间的脱节造成的:一边是中国不断改善和进步的政治经济发展面貌,另一边是西方主流舆论对中国议题的“妖魔建构”,导致中国的声音难以被西方国家所理解。因此,本文认为,人文外交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在看待人文外交的重要性上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理论不同。对于现实主义而言,文化和认同只不过是权力分配的表现,并不具有独立的解释力;对于理想主义而言,国家之所以战略性地运用文化和强化认同,与运用其他资源一样,仅仅为了推进它们的自身利益。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共有知识能够塑造国家利益,国家间关系是由共有知识而不是物质力量决定的,正是国家间的共有知识决定着国家对利益的认知及其外交政策。而作为以构建共有知识为目的的外交方式,人文外交通过国际大众传播、签订政府间文化协定及增进民间交流等方式,加强国家间政府与民间的互动,以此改变国际舆论对该国的认知,并改善该国的国际形象,从而拓展国家利益。

    4、文明对话理论

    本文认为文明对话理论是人文外交的核心理论之一。从文明对话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并不是如福山所言的“历史的终结”,而亨廷顿虽然看到了文明在当今世界中所占重要地位,但他的文明冲突理论并没有真实反映当前世界的主流趋势。笔者认为,文明对话理论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方向。文明对话理论认为,超越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对立的交流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显著特性。尽管在对立的共同体之间存在着紧张和冲突,但超越这些对立,建立更多的联系和互动,一直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大趋势。而人文外交正是对文明对话理论的具体实践。

    总之,人文外交在当代中国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将近60年的外交实践,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历史回顾

    人文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中,更加体现出中国人文外交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6年),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利益

    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面对西方对华封锁的情况下,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成为中国外交争取的对象。但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仍处在英法殖民主义势力的控制之下,他们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缺乏了解,甚至因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对“红色中国”持疑惧和排斥的态度。1950年8月,阿拉伯国家联盟还专门通过一个决议,宣布只承认“中华民国”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如何取得阿拉伯世界对新中国的承认,是当时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诉求。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了首届亚非会议,包括新中国在内共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其中12个是阿拉伯国家。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初步友好关系。在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中,周恩来总理的顾问达浦生和阿拉伯语翻译刘麟瑞都是爱国爱教且精通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对中阿领导人间的友好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之后,中国政府频繁和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包括宗教交流和签订人文协定等在内的人文外交实践,对中阿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5年5月,埃及宗教事务部长艾哈迈德·巴库里率团访华,与中国文化部代理部长钱俊瑞签订了中埃两国政府《文化合作会谈纪要》。1956年4月,中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率文艺代表团访埃,与埃及教育部长侯赛尼签订了中埃政府《文化合作协定》。这是中国与埃及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协定,也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协定。1957年11月3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频道开播。通过阿语频道的广播,新中国的政治立场得到了更多阿拉伯民众

    的了解,为阿拉伯民众消除对新中国的误解起到了积极作用。195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阿语部共收到来自伊拉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11个阿拉伯国家的44封听众来信,他们在信中写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一批阿拉伯专家也来到中国,担任大学教授和相关单位的专家。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与国际社会间的文化联系愈加广泛。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设立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直属国务院,以领导对外文化交流。1964年,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在阿拉伯世界开始发行《今日中国》阿拉伯文版,这对中阿之间的相互了解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文外交在国家外交战略中地位的提高,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人文交流也日益增多。人文交流极大地消除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误解,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至1965年,中国先后同10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新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与进入联合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1979~1990年),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1979年,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人文外交不仅在阿拉伯新兴民族国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阿拉伯君主国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年,中国成立了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综合协调对外传播工作。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中阿人文领域的交流显著增多。以教育交流为例,1981~1989年,西亚北非地区在华留学生人数达402人,其中1987年为95人,1989年为92人。人文外交消除了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海湾君主国对中国的误解,1979~1990年,中国同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人文领域的交流也带动了经济上的往来,中阿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中阿贸易额持续增长,在投资领域也开始合作,阿拉伯国家也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地区。人文外交因此成为改革开放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拓展的有效政策。

    第三阶段(1991~1999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人文外交维护了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利益

    从地缘政治来看,阿拉伯世界是我国西部周边的战略延伸,在宗教方面同我国新疆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有着密切联系。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的5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成立了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要特点的主权国家,其中4个国家是突厥语系国家,其主体民族与同属突厥语族的土耳其人有着血缘联系,在历史上他们曾被统称为突厥人。这一时期,“泛突厥主义”在中亚开始出现,对我国新疆地区民族分裂分子产生了挑唆作用,这些人乘机兴风作浪,与国外主张“泛突厥主义”的势力勾结在一起,企图通过暴力恐怖手段把新疆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作为伊斯兰世界重要组成部分的阿拉伯国家,其对待“东突恐怖主义”的态度成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外交的重要关切点,而人文外交在实现这一非传统安全利益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1~1999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中国一埃及、中国一叙利亚,中国一苏丹和中国一沙特等友好协会。这些民间组织的建立,加深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在政府外交的渠道外,增进了双方交往和了解的途径。1991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设立,也标志着人文外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中国政府对阿拉伯世界在人文外交领域的重视,在“东突厥斯坦”问题上,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持理解态度。双方的理解与互信促进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交流。尽管海湾战争使阿拉伯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九十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造成一些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和衰退。但在这一背景下,中阿贸易额仍继续增长,1999年达到79.34亿美元;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截至1998年,中国公司在阿拉伯国家签订了6000个承包项目,劳务合同额达到110亿美元。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拓展了中国的战略利益

    “9·11”事件之后,全球安全面临着新挑战,文明冲突论的影响力愈加广泛。美国通过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重塑世界格局,阿拉伯世界已成为我国的“大周边”地区。与此同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不断深化和扩展,双方在能源、贸易、工程承包等方面合作成果显著,阿拉伯世界在中国外交中的战略意义日益提升。在这一阶段,人文外交对中阿关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国际上多将阿拉伯国家视为恐怖主义的发源地,但中阿之间的相互理解使得中阿关系能够全面发展。

    2001年12月,中国成立了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任会长。2004年1月3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位于埃及开罗的阿拉伯联盟总部,提出构建新型中阿关系的四项原则,并宣告了“中阿合作论坛”的建立。2007年11月,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埃及开罗大学落地。经过近3年的建设和发展,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已成为埃及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知名机构。2008年第一期汉语培训班只有不足30人参加,而第六期招生时则有260人报名,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也从建立之初的3间教室扩展到现在的7间,并正筹建语言实验室和多功能厅。在三周年庆典的典礼上,200名埃及学生顺利结业。截至目前,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已累计招生660多名。2009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开通了阿拉伯语频道,这一时间恰逢“七·五”事件的发生,阿拉伯语频道的设立对中国政府传播事实真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下,中国政府通过《今日中国》阿文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阿语频道以及国家汉办在阿拉伯世界创办的7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塑造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形象。此外,中国政府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也推进着多个领域的人文外交,其中新闻合作论坛已举办了两届,文明研讨会也分别在北京、利雅得和突尼斯召开了三届。文明研讨会为中阿双方学者近距离接触提供了契机,使双方最新的文明成果得到展示。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双方合作互译对方25部经典著作并出版。目前,对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培训工作也正逐步走向机制化。2007年起,文化部连续举办了4期阿拉伯国家文化管理人才培训班,2009年举办了阿拉伯国家文化官员考察团和阿拉伯国家知名画家来华采风创作活动。这些活动得到阿拉伯国家文化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和参与,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一致赞誉。2009年,在阿盟的22个成员国中,已有11个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国,中阿游客总数超过60万。其中,中国赴阿拉伯国家游客34.3万,同比增长9.9%,阿拉伯国家到中国旅游人数26.6万,同比增长15.2%。

    从中国与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到2010年中国与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阿间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额持续增长,人文外交在其中起到了战略性的作用。到2008年,中国同阿盟22个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突破千亿大关,达1328.4亿美元;在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领域,仅2009年,中国企业就在阿拉伯国家完成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210.3亿美元,占中国在全球完成营业额的26%;在能源领域,阿拉伯国家己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供应地。2009年,中国进口原油2.04亿吨,其中从阿拉伯国家进口9486.8万吨,占46.5%。在当年中国原油进口前十位来源国中,阿拉伯国家占了六席。

    三、当前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人文外交在近60年的历史中,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从最初以人民外交为主,到后来将对文化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等各种外交方式加以整合,基本形成了人文外交战略,并在阿拉伯世界逐渐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言:“‘长流水、不断线’的文化外交,对于稳定、巩固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中阿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下,中国对阿人文外交依然面临着如下挑战。

    第一,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国情研究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上注重大国,而对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为薄弱,这就造成了国内对阿拉伯国家的国情、政治派别、宗教派别的不了解,不利于中阿之间平等和深入的交流。如在1959年,中国与埃及之间出现了分歧。当时中苏关系出现裂痕,纳塞尔因为苏联对埃及的援助而站在了苏联一边,中国的《红旗》杂志等报刊点名批评了纳赛尔,说他混淆敌友。之后埃及报纸也在西藏平叛、中印冲突等问题上攻击中国,埃及政府一度关闭了中国在开罗的新闻机构,埃及驻华大使也以“私人原因”为由离职回国,中国在这件事上缺乏和埃及方面进一步的沟通,导致了矛盾的激化,从而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1979年以来,中阿双方的经贸往来日渐增多,但对对方国情的了解和研究还有待加强,如2009年8月5日,在阿尔及利亚发生的中国人与当地人的冲突,虽然这一事件后来被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定义为“不影响中阿双边友好关系的孤立事件”,但没有很好地了解与尊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仍是影响中阿关系的潜在不利因素。据《阿尔及尔自由报》称,阿尔及尔埃苏亚区由于中国商户越来越多,当地居民对该区“太多的亚洲人”感到越来越不满和愤怒。一些居民对媒体抱怨,这些亚洲人“胡作非为,不尊重当地习俗”,他们“玩女人,喝葡萄酒,赤膊或穿背心在马路上行走”,和当地人摩擦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在阿拉伯世界的中国公民会日益增多,如果阿拉伯国家的国情研究得不到进一步重视,不仅中阿之间的沟通会产生误会,而且会给别有用心者提供挑拨离间的机会。

    第二,中阿之间民间交流需要进一步拓展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发展友好关系中,与对方政府的关系虽需重点维系,但思想界和民间的交流也要得以拓展和深化。在中国与阿拉伯各国正式外交关系建立以前,人文外交以人民外交的形式开展得较为活跃。正式外交关系确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的交往增多,而忽视了和阿拉伯国家民间的交往。如在“9·11”之后,阿拉伯国家思想界和民众中出现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只有扩大和深化与阿拉伯世界民众的平等交流,才能了解阿拉伯世界思想的最新变化,对阿人文外交的相关政策才会在阿拉伯世界中引起共鸣。同时,中国企业在阿拉伯世界有时也偏重于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所在国民生的关注。在也门,过去提到中国人当地人均会竖起大拇指,而当今中国人在当地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己造成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双方“要摆脱衰退和被误读的境况,中国和阿拉伯的友好组织应该寻找恢复其职能的新机制”。人文外交的缺失会损害中阿双方对“朋友”关系的认知,从而不利于中国在中东利益的长期稳定。

    第三,中阿媒体合作仍需深化

    媒体在当今世界扮演着重要角色,中阿间彼此的认知尤其如此。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但“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未改变,而阿拉伯国家的媒体也缺乏对话语体系的掌控。在西方强大话语体系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时常被西方国家所误导甚至歪曲,双方媒体对对方的报道材料往往来自西方。面对这一不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阿媒体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但中阿媒体还没有就某些重大国际新闻,尤其那些涉及中阿双方或是事关中阿关系的重大国际事件进行合作报道、协调回应的经典案例。因此,中阿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将对更加真实地认识对方产生积极作用。

    第四,人文外交决策机制亟待进一步创新

    首先,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人文外交领域的相关事务分别由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一阿拉伯友好协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外交学会、中国亚非交流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等部门承担,这导致了人文外交的政策决策与执行较为分散,往往难以形成合力。如果能在对阿外交外事活动中将各部门的工作加以协调,对在阿拉伯国家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会起到积极影响,而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效果就是能集中有限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视听冲击波,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中阿友协在举办交流活动时,可协同教育部、文化部、国新办、国家旅游局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而且能更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外交资源。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虽然中阿间人文交流增多,但并没有迅速引起决策部门对阿拉伯世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相应的重视,如对阿交流的刊物上,没能重视阿拉伯国家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而将海湾国家与北非和地中海东岸的阿拉伯国家加以区分进行采稿、编辑和出版:再如国家旅游局在国外设有18个旅游代表处,但迄今为止,在阿拉伯国家还没有设立,这与日益增长的中国公民赴阿旅游的现状并不相符。最后,在对阿交往中,中资企业的活动日渐增多,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协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企业相对重视短期收益,而忽视与当地社会的沟通,这一现状容易导致企业员工与当地民众产生摩擦,因此需要外交部门在进行政策制定时要和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协调,从而将在阿拉伯国家的中资企业纳入对阿人文外交的行为主体。

    四、结语

    当下,国际体系正处在转型期,中国也需谋求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向西看”的战略将重塑中国的地缘战略构想和欧亚大陆版图。阿拉伯世界作为中国的“大周边”地区,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消费的重要来源地以及贸易与工程承包的重要地区。2010年年底以来,从北非的突尼斯、埃及到西亚的也门、叙利亚,阿拉伯世界发生了急速的社会和政治变革,面对阿拉伯国家的政权更迭和不明的政治前景,中国政府只有从培养两国民众间的感情出发,重视人文外交,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国际形象,从而维护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长远利益。

    (责任编辑:杨阳)

    相关热词搜索: 阿拉伯 中国 外交 人文 现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