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梦想同秦汉人话语

    时间:2021-02-06 07:55: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秦汉人写隶书,不过是将篆书捷写、便写罢了,必然因人因用而发生不同,压根儿没有塑造风格类型的负累。隶书本是秦汉人别无选择的家常话、口头语,拿腔拿调地念台词,实在是我们的误读。”

    Q = 《旅伴》

    A = 鲍贤伦

    Q:隶书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应该是“蚕头燕尾”,他们应该如何理解您在隶书书体上的独特面貌?

    A:“蚕头燕尾”是东汉隶书成熟的形象标志。“蚕头燕尾”本身很美,可以衍化出各种激动人心的形态变化,而且强烈的提按顿挫也直接催生出草书、真书的笔法技巧。只是后人懒惰了,把它千篇一律地“标准”化了,以为这就是隶书,写隶书必须如此——这就是把隶书给坑了。隶书的父亲是篆书,早期隶书就有较多的篆书笔法篆书结体,所以用篆书笔法写隶书明显是当代人思维的说法,古人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算不上什么“创新”。在“蚕头燕尾”这个问题上,我只是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隶书也可以没有“蚕头燕尾”的。其实我对东汉简牍中精美、生动的隶书波磔也是情有独钟的,只是痛恨被后人庸俗化了,所以暂时少写,甚至不写了。我把它组合成另一个技法系列,虽然不一定“高古”,但可以痛快,可以惊心动魄。

    Q:书法艺术在大众当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审美观念和模式,今人引汉隶为经典,您的隶书则给人以新的审美体验。

    A:经典与非经典都是书法人自己弄出来的。所谓经典,就是大家知道它好,都以它为楷模;所谓非经典,其实就是看不出它的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和利用这些历史资源。取法“经典”是必要的,取法“非经典”就不是一般爱好者能胜任的了。能给非经典赋予经典的品质,将是多么诱人的事啊。至于说到“民间书写”,在秦汉时所有的书写都在简牍帛书上,“官方书写”与“民间书写”无异,也不存在后世的“文人”或“艺术家”书写。只有到了汉末,伴随着人的觉醒,“整体”的人演变为“个体”的人,有名有姓的书法家一个个地出现,书法才具备了艺术的完备要素,进入了自身的成熟阶段。这以后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以他们不可替代的精品杰作,连续不断地铺就了一条“经典”的传统之路。所以一般人总容易以他们为座标,把“经典”之外的其他称为“民间”,颇带一种放逐的意味。

    Q:所谓入古出新,您如何看在深入古代资源后凝铸出的强烈的个人风格?

    A:关于古人和个性,关于个人主体性与古代资源两者的结合,我有一个看法和表述,就是什么是风格,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风格产生在文明和原始的缝隙中,入古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文明化的过程,练字习画都是在不断地学习文明。在这个被文明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和文明相对抗的东西存在。抗衡物未必都是坏的,有些抗衡物需要被文明所淘汰、所同化,也有一些是不需要被同化的——如果全部同化了就没有风格,在这样被文明和对抗的纠缠中出现了一种缝隙,风格就在缝隙中出现。风格的出现是瞬间的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会停留下来等人慢慢琢磨,这个时候的一个灵光闪现,需要用主体意识捕捉到它,把它巩固下来、完善起来,才形成风格。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的话它会一闪即逝。

    我的书法思想展开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关于风格的问题。风格的形成就是取舍和定夺。也是文明与原始博弈的产物,取舍的过程,取舍的关键点,都是不可逆的,丢失则丢失、经过则经过,艺术之路是永不复返的,你永远回不到你曾经走到的那个点上去。

    我在与古人的对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手势,并随着长年累月的实践,手脑并用地不断丰富与调整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表达方式。李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我来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打进去”与“打出来”的过程区别,相反“进去”与“出来”是浑然一体的,对古人的理解越深入,个人的面目就越成型。深入是一步步的,成型也是一步步的,渐变是常态,突变是偶然是个别。看似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是在主客体之间进行的,其实真正能动的只有主体的今人,横亘在古今之间的语境隔膜本就难以冲越,又加上今人的顽劣与自作聪明,能得到古人灵光一闪的眷顾实在是偶然的幸运。再怎样努力把古人所思所作“内化”为自己所想所为,终归不是把自己变别人。

    Q:您的字有庙堂气,而您的隶书有汉碑和秦汉简牍的双重影响,作品直观的感受是秦汉简牍的书写性面貌更加明显,而出土的秦代简牍则多具平民性的书写感,您书法中这种庙堂气象是否便是汉代碑刻的影响?

    A:如你所说,庙堂气和书写性分别对应汉碑和简牍。汉碑通常记人述事,纵行横列数百言,先书后刻而成整石巨制,整严宏博而有森森庙堂气象;而竹木简或为经籍或为文书,均以极细之笔极小之字写于宽不足1厘米的竹木片上,书写时情势的缓急,书写人技艺的生熟,甚至连呼吸起伏心理律动,都一起构成“书写”的真实痕迹。汉碑刻石巨制的宏大气象与竹木简牍上墨迹遗存的书写信息,正可以从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互补性地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启示。这是我们的福份,近百年考古发现带给书法家们的福份。

    Q:能否简洁地描述一下您对秦汉简牍的认识?还有各地出土简牍风格上的特点,其中是否有让您惊叹的部分?

    A:我更愿意摘录拙文《梦想秦汉》的一节作为回答:秦汉是隶书的天堂。秦汉人写隶书,不过是将篆书捷写、便写罢了,先天地具有基因上的优势。秦汉人集体写隶书,必然因人因用而发生不同,压根儿没有塑造风格类型的负累。隶书本是秦汉人别无选择的家常话、口头语,拿腔拿调地念台词,实在是我们的误读。我把秦汉视为隶书的天堂,我只能做梦一般的痴想,走是走不进去的。我想努力靠近它,像它那样发音组词说“家常话”,最好还懂二、三种“方言”。如能这样,概念化的当代腔调就可以洗脱干净了。

    有人以为汉碑经典是高手所为,简牍只是民间人士所作,存在优劣高下的区别。我不仅不同意这种简单化的判断,甚至更加绝对化地说秦汉简牍支支片片都是自然生动古朴的,都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至于各地出土的简牍风格,已有一些专著专论行世,在此不便叙述。现已出土简牍以数十万计,新出土的还时有所闻。我看简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常看常新,惊喜不断。临写最多的是睡虎地、放马滩、里耶、张家山等。

    Q:您的隶书在当代已极具标识性,为隶书接续重开道路,但也有人觉得您选择的秦隶相对是条窄路,可能是认为您的隶书厚重的学术含量反而会影响艺术性的延展,您怎么看?出土简帛带来丰富资源同时是否也会束缚您的创作?接下来您会如何丰富您的隶书创作?

    A:谢谢你对我隶书风格“标识性”的肯定。针对你的问话,我想说几层意思:第一、选择秦隶可能“相对是条窄路”,因为秦隶使用时间短暂,书写技法和风格也并不丰富。但是窄路也是条路,走的人少或许就是机遇,可以成为多样化中的一样。第二、学术性和艺术性既矛盾又相互倚重,看实践者如何以大智大勇适当取舍,纵横调度。前辈书家如商承祚先生写秦隶,我佩服他的深厚学养,又略感他艺术上的过于严谨内敛,不够酣畅淋漓。反观自己,学养本浅薄,艺术又待磨练,二者都需下大功夫,但就作品创作而言,总归艺术立场是优先的,学术立场只是内在支撑,书家本色如此。第三、简帛资源丰富性也会束缚创作的说法很有思辨性。天下美物美食美人多矣,不必都占为己有,过眼就是福份,选择有限的部分品好品透才能超越泛泛。最后,落实到我自己的实践——以汉碑(摩崖)为体格,以简牍(帛书)为血脉,以金文作策应滋润。今后还会随着实践深化而有新的调整。

    Q:目前临帖、创作的时间都是怎么安排?

    A:大约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临帖,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创作,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完成“命题作文”。临帖是立身之本,最日常也最易被挤压;创作最“自由”最能充分体会“本质力量”的伟大和局限;“命题作文”式的书写有劳役成分,一不小心便成应付。切分并不绝对,更说不上合理与否,其中既有世俗功利的计算,也有主体精神陶养的需求,大致如此而已。

    Q:如果向书法非专业者推荐您的隶书,您如何形象地描述?

    A:一位当代书家,运用古代资源演绎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有可能被未来记住。

    相关热词搜索: 秦汉 话语 梦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