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何亚农的古墨收藏

    时间:2021-02-06 08:03: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何亚农(1880~1946年),别号真山,近代著名文物鉴赏收藏家。1905年参加同盟会,受孙中山派遣,曾回山西宣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时,曾佐陈其美督师上海。1917年解甲归田,移居苏州南园灌木楼,其往来者多文人雅士。他经常出重金收名家名作,在近代收藏界几乎无人不晓。1946年因脑溢血客死北京后,其生前的藏品却无下落,成为中国收藏界的一大秘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州南园宾馆在整修灌木楼时,发现楼内浴室的阁楼有一间密室,移开板壁,里面藏着何亚农所有的藏品,有书画、青铜器、瓷器、古墨、名砚等珍贵文物,宛如打开了一座尘封已久的宝库,其中有两皮箱保存完好的古墨。市政府有关人员随即通知何亚农子女前来处理,何氏兄妹当即表示,全部捐赠国家,后由苏州博物馆接收保存。

    何亚农十分爱墨,收藏家吴湖帆知道何亚农这两皮箱古墨的来龙去脉:一部分是何氏家藏,后来又买进了潘博山和陈子清的收藏,遂集大成,共180号541件,几乎囊括了明三家(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和清四家(胡开文、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等人的精品。如今,苏州博物馆的古墨收藏在江苏堪称第一,在全国也不多见。

    墨是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墨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绵延数千年而不衰。中国制墨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商代之前,历经各代传承,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制墨业空前繁荣,名家辈出,工艺创新,款式多样,异彩纷呈,不仅墨的质量在配料、选烟和施胶方面有较大改进,而且墨的外在形式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集书法、绘画、髹漆、漱金、雕刻、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成为文人雅士和达官商贾竞相争购收藏的佳品。

    方于鲁夔龙尊墨(图1) 长13.3厘米、宽6.1厘米、厚1.45厘米。长方体,有边框。墨面半浮雕夔龙纹古尊图案,尊上阳文隶书“夔龙尊”。左下角阳文楷书“画一墨”,墨顶阳文楷书“妙品”。方于鲁,本名大滶,因明万历帝常称“方于鲁墨”,遂废原名。本籍新安(今安徽歙县),活跃于万历年间。方氏制墨喜用油烟,并配以麝香、龙脑、熊胆等名贵药材,成墨纯净细腻,略有香味,经久不变质。世人颂其墨“妙人神品,前无李廷跬,后无罗小华,词林宝之,不啻圭璧”。方于鲁墨模雕镂皆出高手,绘图、题识均是名家,尤注重墨的装饰,几乎无墨不用刮磨敷漆之法,即用漆皮作为墨的外衣。著有《方于鲁墨谱》。

    汪鸿渐桑林里制墨(图2) 长8.5厘米、宽2.3厘米、厚1厘米,长方体。通体漱金,凸雕双盘龙纹。两侧阳文楷书“桑林里制”“季子鸿渐墨”。汪鸿渐,字仪卿,明代休宁墨派的后起者,精制墨,首创琴形墨,为休宁墨工所仿效。其墨传世较多,质色俱佳,被后世藏墨家所珍重。此墨精巧别致,质理坚莹,为汪鸿渐第一墨品。

    程凤池千岁芝墨(图3) 长6.25厘米、宽10.25厘米、厚0.7厘米,扁长方体。正面隶书阴文“千岁芝”三字,填金;背阳楷书诗句:“胶漆相投历岁华,临池常助笔生花。绿烟浮处楼台现,十二龙宾护绛纱。”一侧“康熙乙亥”四字,一侧“程凤池监制”五字,顶上一“吉”字,楷书阳识。程凤池是明末清初制墨名家,别署“经文斋”,安徽歙县人。他所制的墨不用漆皮,一如本色,当时文人毕懋康、董玄宰、姚思孝、吴国仕等对他所制的墨品都有题识,极盛一时。

    吴天章仿戴嵩墨(图4) 长10.3厘米、宽3.7厘米、厚0.9厘米,委角长方体。阔边框,框内缠枝莲花填错金银。墨面浮雕松树、池塘和一牛,左上端阴文篆书填金“仿戴嵩”。墨背阴文行书“度崤函之百二,载道德之五千。临苏东坡”。一侧阳文楷书“吴天章”。据尹润生《墨苑鉴藏录》载:吴淖,安徽休宁人,字天章,号开泰制墨,独树一帜,与曹素功、吴守默等齐名,为休宁派之佼佼者。

    程公望此君墨(图5) 长14.4厘米、宽1厘米、厚1厘米,长方竹节体,共3节。墨面上部阴文填金草书“何可一日无此君”,下阳文草书“清芬斋”。墨背阴文篆书“程公望氏墨”。纹饰统一、和谐。

    叶靖公青云路墨(图6) 长9.95厘米、宽2.85厘米、厚0.7厘米,圆角长方体。通刻填金卷云纹。墨面上端阴文填金楷书“鹏博”,下端浮雕一只飞鹏。墨背阴文楷书“青云路”,下署“叶靖公氏制”。叶靖公,名拱晖,斋名文瑞斋,清康熙时徽州休宁派墨家,传世墨品甚少。

    王俊卿法云慧日墨(图7) 长9.52厘米、宽1.1厘米、厚0.9厘米,方柱体。墨的四周阴刻蟠螭两条,分别填以蓝色和绿色。左面有阳文涂绿“王”字圆印、阳文涂蓝“俊卿”方印,左面开框内阳文行书涂金“法云慧日”。王俊卿,明末休宁制墨家,署号浣香斋。制墨形式新颖,颇显文人情趣。墨品传世较多。

    汪节庵懋斋清玩墨(图8) 两锭同,长9.15厘米、宽1.9厘米、厚0.85厘米,琴式。墨面雕填金琴身。墨背填金隶书“懋斋清玩”,其下篆书“玉壶文”三字,楷书“其德愔愔”“函璞垒造”。汪节庵,歙县信行里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汪氏制墨做工精美,香气馥郁,并常以有彩色花卉的黑漆匣贮墨,颇得当时名士的偏爱。

    汪近圣鉴古斋制墨(图9) 五锭,最长5.2厘米、宽1.11厘米、厚0.7厘米。墨面分别阴文填金隶书“海藤花蕊”“朱厓积翠”“鹅管山霜”“桂岭储精”“崑石苔文”。墨背皆阴文行书“鉴古斋制”。汪近圣是安徽绩溪人,早年为曹素功艺粟斋的墨工,后自立门户,在歙县开设“鉴古斋”墨店。汪近圣所制集锦墨清丽雅致、别具一格,时人对其所制之墨给予很高评价,谓其“能鉴古法,而更为调变,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粟。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一时购求之家,咸以汪氏为最”。著有《鉴古斋墨薮》。

    詹大有三十树梅花书屋墨(图10) 长7.85厘米、宽2厘米、厚0.72厘米,扁长方体,满身金皮。墨面阴文填青楷书“五百斤油”。500斤油墨为金农首创,后各肆纷纷效仿。墨背阳文楷书“三十树梅花书屋藏烟”。墨侧有“徽州詹大有乾行氏珍藏”阳文款识。古徽州造墨业以休宁、歙县、婺源三足鼎立,休宁墨以造型华丽著称,歙县墨典雅大方闻名于世,婺源墨则以产品大众化为特色。詹大有墨肆以制松烟墨见长,制墨题材、用料和配方不求奢华,价廉物美。

    清代制墨业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御墨”。御墨是专门供奉皇帝书写用墨。此类墨有两种形式:一为署“御用”款之墨,是清内务府御书处墨作所制的墨品,其烟料虽属上选,但造墨法远不如徽州墨工造诣精湛;二为署“御墨”款之墨,是由御书处按纹样向安徽等地墨工定制之墨。清初,内务府只是征召—些墨工,用宫内收藏的明墨做原料,重新加胶、印型,成为“再合墨”。乾隆六年(1741年),清帝召制墨名家汪近圣次子汪惟高与制墨高手吴庆禄入京,教习宫廷墨工制作精品墨,直到乾隆末年,宫廷墨工制造出大量精品。

    何亚农藏有御制春华秋实墨(图11) 长18.5厘米、宽9厘米、厚20.2厘米,椭圆体,满身漆皮。墨面填金隶书“御墨”“春华秋实”,墨背浮雕春华秋实白果花卉图案。墨侧阳文楷书“蕴真斋珍藏”。御制有虞十二章墨(图12) 长13.15厘米、宽3.65厘米、厚1.22厘米,圭形体。墨面有涂漆边框,上端刻云纹,下刻波涛纹,中间阴文隶书“有虞十二章”。墨背书卷形。一侧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另一侧阳文楷书“古轩珍藏”。御制蕴真斋藏墨(图13) 长6.8厘米、宽6.8厘米、厚1.6厘米,八角形体。漆皮边框,墨面浮雕螭龙纹,中间填金隶书“用佐文房孰比伦”,墨背雕幽林雅居图。墨两侧分别阳文楷书“乾隆年制”“蕴真斋藏墨”。

    何亚农藏有曹素功古墨数锭,其中较为珍贵的有曹素功八卦墨(图14),直径4.85厘米、厚0.8厘米,扁圆饼形。两面刻八卦图案,中间太极图案均填金,团周围阳文楷书“曹素功墨”。造型新颖,制作精良。曹素功百寿墨,长6.95厘米、宽0.75厘米、厚0.85厘米、长方柱体。墨体四周均阴文填金篆书三行“寿”字,共100字。墨顶阴文填金楷书“曹素功制”。曹素功紫玉光墨,长7.4厘米、宽1.8厘米、厚0.95厘米。五锭,有长方体,委角长方体。墨面额间镶嵌珍珠一颗,下阴文填金楷书“紫玉光”。墨背分别雕竹石、蝴蝶、蝙蝠、鹿、松鹤、鸡、灵芝等装饰图案。曹素功制墨配方神秘,做工考究,康熙南巡金陵,曹氏以墨进,帝赐“紫玉光”三字,声名雀起。墨庄先迁至苏州,后定居上海,子孙相传,历经十几代,绵延300多年,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著有《墨林》二卷,主要辑录珍品墨和墨客题咏。

    胡开文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师从徽州休宁汪启茂,是休宁派墨匠后起之秀。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到20世纪30年代,其经营范围覆盖大江南北,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沿用此字号。何亚农藏有胡开文长洲彭氏制墨(图15),长12.55厘米、宽2.96厘米、厚1厘米,长方体,满身刻细卷云纹。墨面楷书“御赐宰相箕裘状元衣钵”,下填金“江浙第一世家”印,外环刻填金双龙戏珠纹。墨背填金楷书“长洲彭氏制墨”,下“天涯过客”印。侧面分别为楷书“苍佩室主人选烟”“光绪二十有八年十月 天涯过客属”。此墨为胡开文进贡朝廷所用。胡开文黄山图集锦墨,长8.85厘米、宽1.5厘米、厚1.11厘米。一套18锭,均扁长方体。墨面、墨背分别雕黄山36峰,并楷书填金景名。

    中国历史上,对于墨的收藏由来已久,一直被认为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早在1995年,北京翰海曾以55万元的高价拍出乾隆套墨“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1996年,该公司拍出的“御制天府永藏玺墨”成交价为46.2万元,并创造了当年单锭墨的最高纪录。2007年中国嘉德“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拍卖会上,一锭估价为15万元的清乾隆“御制咏墨诗墨”以128万元的高价落槌,而原先估价为40万元的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彩硃墨”,更是被拍到全场最高的448万元成交。在2012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由制墨名家程君房所造大国香龙纹墨及红漆龙纹墨盒被拍出了161万元的高价。古墨的价格,以宫廷制品为最高,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普通市品价格最低。

    责编 水清

    相关热词搜索: 收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