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浅析汉朝摩崖石刻的笔法

    时间:2021-02-08 07:58: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西峡颂》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古代书籍里甚少有记载,康有为对其评论为“疏岩”和“浑厚中极其飘逸”寥寥数字而已。《西峡颂》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它保存完好,在清人杨守敬《平碑记》则是:“方正雄伟。首尾无一缺失,犹可保重”。《西峡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唐朝的美女一样,雍容华贵不落俗尘。

    关键词:汉朝摩崖石刻;《西峡颂》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265-02

    一、西峡颂简介

    汉朝几百年间,几百通碑,每个碑面貌不尽相同,只是有的人长得肥腴有气势,有的人清瘦得有骨感而已。汉摩崖石刻却以其纵横交错、不加修饰的审美趣味,环境天然、保存悠久等特点而耐人寻味。西峡颂摩崖石刻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峡颂》,因表文前“五瑞图”中有“黄龙”画像及榜题,俗称“黄龙碑”或“李翕颂”。该摩崖石高约三米,宽达五米,额篆“惠安西表” 四篆体字。正文有二十行,每行二十字,主要是记述了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及其所率百姓修通西狭古道之事。仇靖撰刻并书丹,尾题“建宁四年(171)六月十三日造”。汉有三大摩崖石刻,俗称“三颂”。即陕西汉中的《石门颂》、陕西略阳的《甫阁颂》、甘肃成县天井山的《西峡颂》。由于碑刻位于山体半山崖,长期被藤萝所缠绕,因此一般人较难接近。故完整性最好当属《西峡颂》,后被上山的樵夫所发现,《西峡颂》才重新被重视,成为学习汉碑笔法经典。

    二、西峡颂的风格特征及异于其它汉碑的特点:

    西峡颂结构特点是势方意圆。像西峡颂里面的“阻”,里面的三笔竖划,就像古代的房子,都挺得直直的,从外形来看,就像房子的一个外围。这个就很像它的势,而里面的每根柱子也是很圆的。

    西峡结构的另一特点就是每个字的横画基本都含蓄收敛。里面的“不”字、“千”字、“无”字等等,他们的横画都是很含蓄内敛的,到最后基本是缓缓送出。特别是“无”字,最后一横缓缓送出后,下面的四点则肆意富有情趣。

    个别字也存在偏旁部首“错位”的现象,“郡”字里面的“口”、“壁”字里面的“土”......

    很多左右结构的字也互为倚侧,姿态可爱,比如说“敕”、“动”、“龙”等等......

    《西峡颂》中很多字有一定比例的篆书造型,更加侧重对线条质感,与律动的把握,比如说带有“忄” “亻” “纟”等偏旁的字,都带有明显的篆书痕迹。

    《西峡颂》与其他的汉碑相比,波磔不甚明显,外表平和而内劲十足,其内敛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张力。相比《曹全碑》,西峡颂的点划更具雄强,而曹全碑则是含婀娜于刚健,波磔则更为明显,波挑收笔处更为圆润,更偏流丽秀美。在结构上,他们两者这间倒是同样都中宫收紧。《石门颂》与《西峡颂》相比之下,石门其飘逸之气则更为明显,像是闲云野鹤般一样,飘飘欲仙。其起笔则更为轻盈,这也是它飘逸的特点之一,而《西峡颂》则更加有一种沉着痛快的感觉,就像一个人乘着风、骑着快马,不时鞭策着马一样,着实让人痛快。同样是以方著称的《张迁碑》,《西峡颂》方的感觉则又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以方势著称,而张迁则是以汉字的方块形成字方块的感觉,这也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其有“三颂”之一的《郙阁颂》,与《西峡颂》相比之下则更显厚实、稚拙。同样笔法介乎篆隶之间的《褒斜道刻石》继承了金文篆书的体势特点,相比之下则更显宽博。

    三、《西峡颂》的临写

    西峡颂以静穆、宽博,线条包含着各种不尽相同的变化,语汇丰富。

    在临写时,首先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轻重缓急,转折的时候可慢些,关键在于把笔锋从一个锋面调整转换到另一个锋面。有时为了表现出碑版的“奇”、“拙”的味道,個别字可不按正常顺序笔画书写。切忌扭捏得太厉害,注重自然书写。清人对碑的临摹,在抖动这一块有很多人做了尝试,甚至还有一些形式上的抖动,故意表现出一些苍茫的意味;李瑞清、曾熙等也有尝试,但有时表现出来的面貌始终还是有些不自然;只何绍基用长锋羊毫走出了新路。所谓的“曲中求直”,就像一棵古树,看上去是直的,但细看之下,还是有很大结疤弯曲的地方,然而它却很劲挺。

    关于线条的劲挺,笔者的体会是在于你怎样把你自己的“气”灌进去,去“驾驶”好这股劲,“御”好了,线条也就挺拔了。

    尽情去体会“西峡”这根线的味道、节奏,碑版的“古意”。

    线条沉着涩进,折锋、跳跃的感觉要有所侧重,这或许与“精神”、与“味道”有关。

    在临摹过程中,要带有目的地去临摹,这样才能不断深入理解,就好像我们挖井一样,只要你发现有东西,就可以一直深挖下去。

    对线条中段的把握,可及时强化线条的质感和弹性,枯笔和涩笔的运用,增强书写过程中的书写性,即“写”的意味。

    西峡凝重而不失流动感,越是深入读帖越发有味道。古人每个字都有讲究,西峡看上去每字皆方,有俯仰,大小的对比,相互之间也有照应,所谓起承转合是也,它好像有一套礼仪的东西在里面。用笔的感觉就像是闲庭散步一样,可以在娴熟中体会用笔的节奏,轻松的感觉很是重要,一旦紧张了,控制起来发现吃力了,基本什么都没了。线条的味道,字的韵味就不用说了……就好像我们喝熟普洱茶一样,基本是黑黑的颜色,如果味道喝起来不好喝,那还有什么可以喝的呢?

    临写时,还可对碑里面的某些特点进行提纯,就是抓住它的某些特征而进行强化分析地临摹。在临摹中创作,在创作中临摹。这也是明末清初的王铎身体力行实践的临摹方法。“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王铎晚年的学习分为一天临摹一天创作,包括他写的巨轴草书,大部分也是临摹的,有些是意临的。

    在临摹中,临到深入的时候,其实是关于情感的控制和心态的修炼。所以在临摹之前,我们都要先对这个碑的内容以及它的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解,书者写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写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有必要知道。只有“知其性才能达其情”,当我们的情感融进去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好声音第二期有一回汪峰说到姚贝娜,他大概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允许你在唱歌的技法上有一些小差错,但是你所表达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唱歌如此,书法也是一样,就好像我们在临摹过程中,往往注意了这个字是怎么写的,而忽略了它这个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所谓手摹心追,就是在你临摹的时候,不断用心去体会理解古人作品中的规律,这个作品有别于其他的特点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书法就是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涵养、情性以及对书法的理解。

    四、结语

    《西狭颂》几乎可以说是汉隶中的极品,它气象浑穆,结体方正,线条雄浑而不失流动感,体现了汉碑宽广博大的气象,给人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与淡定。用笔逆入涩出,笔笔中锋,而每每意达,深情款款,让人回味无穷。又有重如磐石之感,朴茂丰腴,雍容华贵,犹如唐朝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西峡颂,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美,也可以说是东汉摩崖石刻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西峡颂:端庄古朴大气象[J].青少年书法,2008(22).

    [2]大学书法隶书临摹教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历代拓本精华 西峡颂[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4]刘运锋.孙伯翔谈艺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M].北京:学海出版社,2001.

    [6]欧阳修.集古录跋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7]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摩崖 笔法 汉朝 石刻 浅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