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系列之壮歌研究

    时间:2021-02-25 07:58: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壮族音乐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壮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壮族音乐创作、壮族音乐史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十大集成志的广西卷、云南卷、广东卷的编纂及壮族古歌籍翻译整理、壮族歌曲的编辑、壮族音乐创作、壮族音乐史论研究、音乐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仪式音乐等方面的整理、翻译和研究。壮族音乐取得的成绩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回顾20世纪末壮族音乐的文献研究,对壮族音乐有一充分的认识,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20世纪末叶;壮族民歌集成;古籍翻译;声乐创作;史论研究

    笔者之前已完成了《20世纪上半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几个特点》《20世纪中叶的壮族音乐研究回顾与思考》(分别刊于《中国音乐》2015年第3、4期)等论文,本篇延续之前的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主要对20世纪末叶壮族音乐研究中的壮歌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和发展。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并主办的、国家社科规划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壮族篇是这一文化工程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这一文化工程的影响下,壮歌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

    一、壮族民间文学中的壮歌研究

    壮歌,族人称“欢”即山歌,而不称呼民歌。壮歌是壮族民间口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者在歌谣学、民俗学、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末叶,非音乐学界的壮歌研究成果主要分四大部分:壮族歌谣集成、壮族古籍民歌集成、壮族文学史、壮歌学术研究等。

    (一)壮族歌谣集成的编辑

    1979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历时30年,于2009年全部出版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并主办的国家社科规划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工程。

    在蓝鸿恩、过伟率领下历时12年搜集、翻译、整理、编辑的《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于1992年出版,是全国十大集成之首卷,该卷编辑曾作为“广西卷凡例”向全国各省推广。

    (二)壮族古歌籍集成、壮歌集的整理和翻译

    1.壮歌集整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少数民族壮族古籍整理小组,90年代完成两项重大项目:《布洛陀诗经》(1991年出版)和《壮族民歌古籍集成》(首卷《嘹歌》1993年出版、二卷《欢墀》1997年出版)。两部成果都与壮族诗歌文化有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史诗性成果。前者为壮族创始史诗,后者为壮族民歌荟萃,均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另有一部《壮族风俗歌谣集》,据学者介绍:1980年,时在东兰县文工团工作的覃剑平先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歌谣,开始了搜集流传于红水河流域的壮族风俗歌谣的艰苦历程。他走村串寨,先后采访了两百多名歌手、歌师和民间艺人,搜集了大量的歌本。

    2.壮歌翻译整理翻译研究

    《俍歌》《僮歌》是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公之于世的用壮族方块字书写的民歌集子。白耀天对《俍歌》29首中的18首和《僮歌》中的8首进行“标音辩义”。类似的研究还有[日]西胁隆夫、曹阳译《关于(粤风)俍壮歌的使用文字》。

    20世纪80年代壮歌词翻译整理出版的歌集有何承文、李少庆翻译整理的《壮族排歌选——情歌对唱》,黄勇刹、蒙光朝、区农乐、韦文俊翻译整理的《马骨胡之歌》,农冠品情歌选《剪不断的情思》等都是这一时期翻译整理的壮族民歌歌集。

    (三)壮族史、文学史中的壮歌研究

    壮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在壮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民歌的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发展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曾庆全编著的《壮族文学史》,从民间口头文学视角对壮歌历史发展、形式与内容、歌体与格律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纵向梳理。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20世纪学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壮学宗师”黄现瑶与其弟子黄增庆、张一民编著《壮族通史》(1988年出版),被公认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壮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风俗、宗教的通史大著。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现璠先生已出版过《广西壮族简史》,《壮族通史》是在此基础上继续丰富完善的。这是一部“新史学观”和“史眼向下”的,堪称是第一部“民族史”的经典巨作。黄老先生的《壮族通史》全书共十三章,第十章主要论述壮族文化艺术,包括民间文学中的歌谣种类(按内容分:苦歌、情歌、风俗歌、祝寿歌、生产劳动歌、童谣、革命歌谣、盘歌;按体裁分,主要有诗论、唱歌和诗曲、越人歌,是了解壮歌文化重要的参考资料。

    广东粤北的陆上来在《连山文史资料》第七、十一辑中都有对壮族民歌的介绍和研究。

    (四)壮歌学术研究

    1.壮歌理论专著。20世纪80年代壮歌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壮族民间文艺学家黄勇刹的研究,他前后出版了《歌海漫记》《采风的脚印》《壮族歌谣概论》三部著作。罗汉田对黄勇刹的《壮族歌谣概论》研究评价到“这是他对壮族歌谣富有实感的理论分析和精辟概括”。覃桂清的《刘三姐歌韵歌例》也是探讨壮歌韵律问题等。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瑰丽的壮歌》是黄革多年来对壮族民歌探讨研究的成果,探讨了壮歌久盛不衰的原因、民歌的多种形式及韵律特征并总结了壮歌的特点。

    2.壮歌翻译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古歌《越人歌》翻译及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是壮族学者韦庆稳。韦氏从古汉语语音和壮语语音的比较研究中,得出了《越人歌》是壮族先民歌谣的结论,引起学界很大的反响。

    相关热词搜索: 壮族 壮歌 研究 展望 回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