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爱与坚守:《熊从山那边来》的电影改编探析

    时间:2021-02-27 07:52: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是其晚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门罗对人生加之以深入的思考,以九个不同的故事构建了这部短篇小说集。《熊从山那边来》作为这部小说集的压轴之作,讲述的是一对老年夫妻间的爱情与婚姻故事。加拿大导演萨拉·波莉根据门罗的这部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并取名为《远离她》。电影上映后获得极大成功。本文尝试从标题、主线以及情节三个方面入手,探析波莉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改编艺术。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 ;《熊从山那边来》;电影改编

    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是其晚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门罗对人生加之以深入的思考,以九个不同的故事构建了这部短篇小说集。《熊从山那边来》作为这部小说集的压轴之作,讲述的是一对老年夫妻间的爱情与婚姻故事。加拿大导演萨拉·波莉根据门罗的这部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并取名为《远离她》。2006年9月11日,她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映后,得到了评论界的认可,并深受观众的喜爱。2008年,该影片还在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其中女主角的扮演者,著名演员朱莉·克里斯蒂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的最佳女主角和提名。影片获得的成功,更加引起我们对门罗这篇小说的深入思考。本文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出发,以爱与坚守主题,从题目、主线以及情节三个方面探析《熊》的电影改编艺术价值。

    一、标题

    “小说的标题是文本的一部分——事实上,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部分——因此有足够的分量吸引和影响读者的注意力。”(Lodge 1993:193)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中如是说。事实上,题目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读者是否愿意开始对这部作品的欣赏。读者对于标题的理解,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整篇小说的解读。

    《熊》的标题(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來源于一首广为流传的北美童谣 “The Bear Go Over the Mountain”。这首童谣的歌词是: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o see what he could see

    And all that he could see

    And all that he could see

    Was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歌谣的第一行用三句重复的话,表达了小熊要翻越那座山的期待心情。第二行直白地表达了小熊要翻越那座山的目的,它带着好奇心想要去看山另一边的风景。接下来的三行意外简洁地描述出这个故事的结局,翻山越岭之后看到的景色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精彩。原歌谣中的“all”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小熊内心的失落,并与前面的期待之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门罗将小说标题的“去”字改為“来”是有着深层的含义的。标题中的“熊”指代的正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格兰特,而“山”这一意象暗示的则是婚姻的底线。小说中多次提到格兰特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已为人夫的他在大学授课时和班上几个年轻的女学生产生过不正当的婚外关系。格兰特就像歌谣中的熊一样,不忍生活的枯燥而决心跨越婚姻的底线,去尝试另外一种新鲜刺激的生活。“熊从山那边来”这个标题的设定,暗示的正是格兰特经历了那么多次翻山越岭的探险,风尘仆仆,历经沧伤之后,却发现新鲜和刺激的生活不过如此。(景淑君,王云侠2014:84)他重新回到起点,翻山越岭而来,回到最初的选择——菲奥娜的身边。这样的标题设定,与小说的内容十分吻合。既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又不失其文学性。

    导演萨拉·波莉将影片的题目改为《远离她》更简明扼要的表达了影片所要阐释的爱情主题。看完影片我们可以得知,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菲奥娜在疗养院的治疗的那段时间忘记了格兰特的存在,并意外的爱上了同在疗养院的患者奥布里。格兰特长期的付出与等待并没有使菲奥娜的病情好转,她甚至因为奥布里的离开变得越来越糟糕。格兰特为了成全妻子,使奥布里回到了菲奥娜的身边,并决心远离她。这就是影片标题的含义,为了爱的人,退而舍身。就像电影海报上面写的那样“有时候,你不得不放弃你曾经离不开的人”。题目是作品的点睛之笔,需要能快速抓住别人的眼球并吻合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因此,从该影片的标题我们可以得知,萨拉·波莉是从爱的主题出发拍摄的这部影片,使得整部影片成为一部充满爱的暖心之作。

    二、主线

    标题的改编为整部电影定下了一个以爱为主题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在构思剧作的情节时,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这部戏的情节主线。有了情节主线,就像雕塑家雕成了人物的基本轮廓,就胸有成竹了。(鲁丹,邓勤1988: 6)在小说中,门罗构建了一条明确的情节主线,即围绕菲奥娜记忆衰退,去疗养院治疗,格兰特的探视,菲奥娜病情加重,格兰特的坚守与付出这样一个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而设定的主线。相对于原著单一的主线,萨拉·波莉考虑到影视作品的特点以及影片想要突出的爱的主题,在这条主线的基础上加了一条复线,旨在从侧面更加突出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主线应成为全剧线索的脊骨和纽带。因此对于原著的情节主线,萨拉·波莉没有进行太大的改编。围绕着格兰特对菲奥娜的照顾与陪伴,小说为读者把整个故事以及一些年轻时回忆串联起来,构成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在影片中萨拉·波莉把原著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即为了使奥布里重新回到菲奥娜的身边,格兰特去找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的情节,设定为一条复线。从始至终的穿插在整部影片之中。好的情节复线,可以加深作品的思想厚度和反映生活的广度,起到绿叶衬红花的辅助作用。(鲁丹,邓勤1988:6)这一点正是萨拉·波莉想要表达的意图。首先,影片的开头就是格兰特手拿着地址,开车前往玛丽安家的情节。这样的设定,不禁给读者留下悬念和思考。其次,电影片段不断在格兰特与菲奥娜发生的主线,以及他与玛丽安构成的复线之间来回变换,这种蒙太奇式的手法从正面和侧面烘托出格兰特为菲奥娜做出的付出,从而再次突出影片爱与坚守的主题。

    三、情节

    改编者在改编小说原著时,情节的取舍得当与否,是改编成功的关键之一。情节取舍的依据当然是影视片的主题,围绕主题所展开的主要冲突和主要线索。(张宗伟2001:111)萨拉·波莉改编后的影片保留了小说的基本脉络。剧中的人物对话也高度相似,忠于原著。然而,为了表现全片爱的主题,她并没有照搬照抄原著中的全部情节,而是用诠释电影的角度来对部分文字和细节进行加工,以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现主题。因此,下文将从传统情节改编的删、增、改三个角度入手,来分析《熊》的情节改编艺术。

    1、删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说过:“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段切去后的人生”,意在要求在进行电影创作时将那些与主题发展无关的情节或细节删掉,以保证影片环环相扣的连续性。(张宗伟2001:114)改编时,将原著中枝蔓的情节进行删除的目的是使主要線索更加明晰,以此来突出主题。在《远离她》这部影片中,导演萨拉·波莉对小说的情节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删减。

    首先,影片删减了格兰特回忆年轻时出轨的情节以及心理描写。原著中,门罗花了大量篇幅叙述格兰特在大学授课时和年轻女学生之间发生的婚外关系并对他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 “当时他感受到的是一种遭到欺骗的羞辱,是一种觉察自己未能认清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的羞辱。还不是单独一个女人让他明白这一点的 过去也曾出现过形势的剧变,突然之间,那么多女人都变得唾手可得了。” (李文俊2010:18)然而对于这部影片,波莉的改编意图是为了赞美婚姻中的包容、坚守以及无私。于是为了突出这一点,她刻意删减了原著中格兰特回忆年轻时出轨的情节以及心理描写。这一做法弱化了格兰特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而想要强调他对菲奥娜在患病期间的爱与付出。

    其次,为了使主要线索及人物更加明晰,影片还删除了与主题无关的人物和情节。如:原著中对奥布里的背景,患病原因等的描写;小说开篇对菲奥娜家境的介绍;对疗养院护士克里斯蒂个人境况以及家庭情况的设计等等。波莉为了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容量中呈现原著的思想精髓,删除了原著中许多描写格兰特年轻时对婚姻不忠的情节,淡化了对其风流韵事的描述,而只以他对患病妻子不离不弃的爱为主线,突出了他对婚姻的忠诚与对过去不忠行为的救赎。(范雨涛2015:65)

    2、增

    对于改编的增加,是更需要谨慎考虑的。一旦没有把握分寸,就会造成狗尾续貂的效果。因此,增加的情节不仅要契合原著的基本思想,还要作用于影片所要表现的意图。波莉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方面的情节。

    首先,为了表现格兰特对菲奥娜的爱,影片增加了四处格兰特不舍妻子去疗养院的细节。第一次是在菲奥娜记忆严重衰退后打算去疗养院治疗。这个想法立刻遭到了格兰特的拒绝,“我們不能太确定,这……你还太年轻”。从导演增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格兰特一方面不愿意相信菲奥娜患老年痴呆症的事实,另一方面又十分害怕失去她。在菲奥娜的坚持之下,格兰特决定先去疗养院了解情况。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挽留,他说:“你确定吗?我不想自己做这个决定。”第三次,格兰特迟迟不肯签署医院的相关文件并表达了心中的不舍,“我三十天之内不能去看你”。这一情节的增加再次突出了格兰特对菲奥娜的深沉的爱以及不舍之情。最后,即使已经把菲奥娜送到疗养院门口,格兰特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重复地对菲奥娜喊出那几个字,“不要走,菲奥娜,不要走”。情节的增加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波莉设定的这四处细节,生动的刻画出格兰面对菲奥娜即将离去的内心感受,紧紧围绕着老年夫妻之间深沉的爱的主题而展开。

    其次,波莉还增加了两处情节,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达了影片的主题。首先发生在格兰特与疗养院中一位女孩的对话。女孩好奇为什么在家人探视日格兰特不坐在妻子的身边,而是远远地看着她与奥布里亲密的交谈。他回答道:“只是学着多给她些空间,她爱上了和她坐一起的那个男人,这就是我所能做的全部。就像为了看看她而来,确保她过得还好。”这一段话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看似平淡而又简单的话直接道出了格兰特对菲奥娜的坚守与不放弃。其次,为了使奥布里回到妻子身边,格兰特只好答应玛丽安的外出,玛丽安说道: “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你可以假装一点,我会轻松些。”这一情节通过旁人之口,道出格兰特为妻子的幸福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整部影片通过增加格兰特对菲奥娜的挽留、对菲奥娜的坚守与等待、对菲奥娜的付出,这三个部分的情节,更好的丰满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爱与坚守的主题。

    3、改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改”指的是对原著中保留下来的情节的改写,它不仅需要将抽象的文化形象化为可见的视听形象,还需要瞻前顾后的大局观和化平凡为精彩的创造性。(张宗伟2001:118)波莉在原著的基础上大致做了两个方面的改编。

    首先,影片有意混用了原著中的对话。原著中提及德国巡逻犬的故事时,原本是格兰特的心理活动。而在影片中,这个小故事是从菲奥娜口中说出的,除此之外她还提及了格兰特年轻时出轨的对象维罗妮卡。这一较大的情节改动,旨在从侧面暗示菲奥娜对格兰特的原谅,暗示夫妻间的包容与理解,同样也映照了影片所要表达的爱的主题。

    其次,影片还对描述菲奥娜记忆衰退的情节进行了改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菲奥娜记忆衰退的描写。而在影片中,波莉则把这些描写整合为一个连贯的情节,即菲奥娜走失,格兰特等候,格兰特寻找这样一个有逻辑、有时空转换的强烈视觉镜头。电影与小说的艺术虽相通却相异,小说的世界略显抽象,抽象思维下需要作者的体会与感知; 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通过具体形象的视觉语言更能表现格兰特的付出的行动,更符合电影艺术的表达特色。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媒介,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张宗伟2001:44)电影改编实际上肩负着普及文学名著, 扩大电影题材, 开拓自身艺术表现领域的使命。(范雨涛2015:64)萨拉·波莉对门罗《熊从山那边来》的电影改编基本是忠于原著的。为了突出影片所要表达的爱与坚守的主题,她分别从题目、主线以及情节三个主要方面入手进行改编。运用影视艺术特有的优势,既能忠实原著的思想,又能很好的突出为影片设定的爱与坚守的主题。

    参考文献:

    [1]Thacker, R.. Evocative and Luminous Phrases”: Reading Alice Muo’s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 Loveship, Marriage[J]. 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2015(45):187-195.

    [2]范雨濤. 爱丽丝·门罗《熊从山那边来》的电影改编艺术探析[J]. 四川戏剧,2015,05:64-67. [3] Ping Wei, Yu Tang. A Study of Aging and Love in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J].Advances in Literary Study,2015,Vol.3(No.2): 36-40

    [4]Lodge,D.. The Art of Fiction[M]. New York: Viking, 1993.

    [5]景淑君,王云侠. 《熊从山那边来》的主题探析[J]. 文史艺术,2014,05:84-85.

    [6]黄安风. 论门罗短片小说《小熊越过山岭来》的标题艺术[J]. 当代外国文学, 2016,01:128-134.

    [7]鲁丹,邓勤.电视剧创作与欣赏漫谈九、情节和情节主线[J].新闻与写作杂志,1988,(第6期): 5-7.

    [8]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9] 李文俊.熊从山那边来[J].世界文学.2010,01:1-58.

    [10] 范雨涛.艾丽丝·门罗小说《熊从山那边来》的多维解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5,第36卷(第3期): 144-151

    [11]Muo, A..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Hateship, Friendship, Courtship,Loveship, Marriage: Stories. New York: Knopf, 2001. 275-323.

    作者简介:赵欣(1993—),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文學硕士,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坚守 爱与 改编 电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