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诺纳德·苏克尼克小说中的后现代叙事风格诠释

    时间:2021-02-27 07:59: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

    多产作家诺纳德·苏克尼克

    诺纳德·苏克尼克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犹太人家庭,分别在康乃尔大学获得英语学士学位、布兰德斯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56年开始,他在布兰德斯等大学任教,同时兼任自由撰稿人。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几部作品引起关注,一本是《华莱士·史蒂文斯:沉思朦胧诗》,还有他的第一部小说《成功》,该小说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生活在纽约的一个年轻作家的成长故事。60年代末期他在发表小说《斯特洛普·巴纳利历险记》时一反常态,摒弃了小说的传统写作手法,小说没有时间结构,也没有传统小说的逼真。1968年,诺纳德·苏克尼克在短篇小说集《小说的死亡及其他故事》(The Death of Noveland Other Stories)中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手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两部小说使他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此后的十几年间,诺纳德·苏克尼克笔耕不辍,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包括《98.6》(98.6,1975)、《议论历境的悠长布鲁斯》(1975),短篇小说集《无穷无尽的短篇小说》(1986)、《狗食袋》(1994)等,在这些小说中,他尝试对小说题材进行革新,小说中充满了想象与怪诞的描写,着重描述了二战之后变迁中的艺术界所展现的特征。

    作为一名后现代犹太小说家,苏克尼克将对犹太身份的探讨融入到了对整个后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之中,他的作品主要力求打破传统的叙事手法,希冀给读者一些思考空间和发挥想象的余地。由于他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是碎片式样的,打破了常规的非线性叙事方法构成,苏克尼克不断地挑战传统阅读观念和思维定势,虽然他的作品在欧美文学评论界中受到重视,但在读者层面并不是非常普及,尤其在中国,介绍和评论苏克尼克的文章并不多。

    二、二战后涌现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的主题特征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作家发现现实主义传统已经走入困境,难以有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后现代文论家和作家开始打破传统小说的写作惯例,开启新的写作手法,他们借助于幻想、梦境、寓言或者童话创造了虚幻与现实交织的、令人着迷的文学世界,颠覆小说世界的传统和惯例,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一些单调、庸俗不堪的社会现实。诺纳德·苏克尼克在小说中突出了想象力的发挥,使虚构和现实交织,又增加了许多现实世界的内容,通过对小说的形式和语言的创新,借用并颠覆大众文化史观,表达了其严肃的思想,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竭力模仿现实,力求真实。

    诺纳德·苏克尼克的新作《马赛克人》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他的这一创作风格。《马赛克人》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后现代作品,其中的不确定性和元小说这两大特征最为突出,属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的主要特点,其不确定性包含语言上的不确定性、人物的不确定性和体裁的不确定三个方面。《马赛克人》中的元小说特征以及小说中的元小说叙述技巧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虽然读懂并把握住它具有挑战性,但仍值得读者再三品味和思考。20世纪90年代苏克尼克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摩西的子民》(1999)一直在践行、完善和推广着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写作理念,他的小说被喻为“在拓展题材的潜在空间同时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即反对现代作品中模仿现实,反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将作者先入为主的观念传输给读者,对传统叙事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后现代叙事方式的创新。他的文学理念与个人践行影响了整个8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小说创作风格。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摩西的子民》是一部“镶嵌起来的作品”。碎片式思维和不确定性主导了他的后现代写作叙事风格。小说中没有一个特定的主人公,也没有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各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其中讲述了一个幻想自己成为卡通动画中的超级英雄的布鲁克林的犹太儿童的故事,一位在二战后欧洲留学归来的美国青年发起的学生运动,还有一位中年人在威尼斯遇见年轻时的自己的幻象故事,等等。

    三、虚虚实实的故事与虚构的世界

    西方传统文学遵循的规律是模仿现实,遵循现实事件的发展规律。但苏克尼克认为这样的写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说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维。苏克尼克倡导《圣经·旧约》的写作精神,反对对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崇拜,倡导依赖读者个人的想象力将历史还原为经验和故事,将感受还原为身体而不是图像。苏克尼克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创造了后现代主义写作的新手法,但又有别于其他后现代小说家,如品钦等,用消极的人物形象作为最终的出路,在苏克尼克的作品中,他的主要人物形象是现实的、积极的。比如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摩西的子民》中就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他的这一创作风格,人物形象的改变目的是打开通往其他世界的经验,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去探索更真实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威尼斯之恋》是出自这一短篇小说集的,故事讲述一个成名的小说作家感到在追逐世俗的成功时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于是,他重返威尼斯,力求去追寻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在这种在幻觉与回忆中,他看到了20多年前刚出道的时候的境况,当时是那样天真纯洁,努力追求成功,却没想到成功在这个俗世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在创作过程中,他认为小说在内容上是虚构的,那么就应该让读者也参与其中,创造原来根本不存在的、有意义的“现实”,使之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威尼斯之恋》的一大特色在于作者敢于突破传统小说的限制,将现实世界与虚幻的世界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存在同一个空间里。在作者虚构的这个世界里,首先讲述的是主人公在威尼斯故地重游的“现实”世界故事,继而又不断地重复虚构的故事,即在威尼斯幻想一次次邂逅一个黑发碧眼的年轻人和他的妻子,然后又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他20多年前在威尼斯生活的情景,实际上是通过回忆的方式来虚拟一个世界,最后根据主人公的旅行路线:从威尼斯乘坐火车穿过意大利,飞越大西洋,来到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在回忆威尼斯中进行创作。其中,幻觉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现实”的一部分。故事中也涉及很多虚幻的一面,如受难耶稣的升天、年轻人的妻子化为沙雕等。回忆与幻觉正好是逆向的,直到最后主人公在泻湖边的咖啡馆里见到年轻人与妻子庆祝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年轻人预见到20多年后的自己,于是,“现实”、幻觉和回忆交汇在一个点上,小说就在这个点上结束。但从整体意义上看,很难说小说是否就此结束。因为小说中出现了预见未来的年轻人、回忆过去并预见未来的中年人、某家咖啡馆里的一个“年事颇高的绅士”(他是否也在幻觉和回忆中见到过去的他呢?)。小说的局限使之必须以中年人的现实为中心,但作者对幻觉、回忆、预见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时间框架,整部小说就像个时间的迷宫,让读者感到中年人并不一定是叙述的中心,正所谓“不知是庄周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庄周”,但这个迷宫昭示着一个永恒的警告:世俗的成功“并不如你所想象的,它更像湮灭,更像失败”。

    四、写作技巧与体裁上的突破

    苏克尼克的另一部小说《赚钱》也注入了虚构和荒诞的成分,引发读者思索深藏其中的隐喻。在这部小说中,苏克尼克让历史上的人物与虚构的人物一起参与到对金牛犊的追寻和崇拜之中;而在现实世界中。1947年,一个小组在巴勒斯坦发现了死海古卷,但是由于他们要保持“学术权威”,垄断最后发言权,因此不肯发表。苏克尼克把这现实中的情景影射到这部小说里,死海古卷竟然隐藏着寻找金牛犊的线索,作者其实就是靠金牛犊影射了这几个人控制古卷的原因;苏克尼克甚至设想了一种由泥和钢制造的、称为戈兰姆的人追逐金牛犊,成为创造者的代言人,最后失去控制,造成灾难。

    在这部小说中,苏克尼克试图在写作技巧与体裁上突破传统小说,提倡小说随意性,让小说像思维或说话一样任意、随意、随兴而至,不讲究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周密的情节。在小说的体裁上,诺纳德·苏克尼克认为小说的体裁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在小说《赚钱》中,作者借用侦探推理小说讲述追寻金牛犊的故事,借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讲述戈兰姆的故事,通过寓言的格调对拜金主义表达痛恨与不满。

    苏克尼克的后现代小说写作风格打破了传统的阅读与思维习惯,对初读者可能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同时也会给读者带来惊喜,在这个过程中,会让读者受益匪浅,但是目前国内对苏克尼克的小说介绍甚少,笔者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能引起读者们对苏克尼克的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 尼克 叙事 后现代 诠释 纳德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