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湖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分析

    时间:2021-03-02 07:59: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对2001~2010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的153个水稻品种的选育单位、母本材料和各类型品种的数量、产量、优质率、抗病性进行统计归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省地两级农业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科研育种机构是主要的选育单位;母本材料以金23A、Ⅱ-32A和HD9802S等利用率最高;品种类型走势是籼型两系杂交品种数量呈波浪上升趋势,籼型常规品种却逐渐萎缩,粳型品种持续稀少;品种年度平均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常规品种与杂交品种的产量差距在缩小;米质的平均优质率为67.3%;白叶枯病的抗性减弱,稻瘟病的抗性大大减弱。

    关键词:水稻;审定品种;基本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1958-03

    Analysis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ice Variety Certified by Hubei Province

    JIN Hong-mei

    (Huang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Breeding units, parent materials, quantity, yield, excellent quality rat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153 rice varieties certified by Hubei committee fo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crop varieties from 2001 to 2010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vincial and prefecture academi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were the main breeding units. JIN23A, II-32A,and HD9802S were the most used parent materials. In terms of the types of rice varieties, the number of two-line indica hybrid varieties showed a rising trend like waves, while the number of conventional indica varieties and japonica varieties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annual average yield of varieties increased steadily, and the yield gap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hybrid varieties reduced gradually. The rice qualitative average ratio was 67.3%. The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blight abated, and th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declined greatly.

    Key words: rice; certified varieties; basic situation; analysis

    随着农作物育种的进步和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审定通过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优良品种,极大地推动了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益的提高[1],如近几年湖北省主推的早稻品种两优287、鄂早18;中稻品种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双季晚稻品种中9优288、金优38以及一季晚稻品种黄华占等深受农民的喜爱。为了方便了解近年来湖北省水稻品种审定情况以及水稻育(引)种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湖北省审定水稻品种基本情况的分析,旨在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审定、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对审定品种的选育单位和母本材料进行数学统计,将品种类型分为籼型、粳型,再内分为常规品种与杂交品种,籼型品种分早、中、晚稻品种,籼型杂交品种又分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对每个类别品种的平均数量、产量、优质率以及加权平均的抗病性数据按年度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分析。优质率以达国标三级及三级以上的优质稻米品种计数。

    2结果与分析

    2.1选育单位与母本材料

    对2001~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公告的水稻品种的选育单位进行统计显示,共审定了153个品种(不包括审定的不育系和适宜于恩施州种植的品种),来自湖北、湖南、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13个省的60个选育单位(以第一选育单位计),湖北省选育的有91个,占总审定品种数量的60%;外省选育的占40%。湖北省获审品种前六位的单位依次是湖北省农业学科院(17个)、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个)、黄冈市农业科学院(9个)、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个)、宜昌市农业科学院(7个),共选育了57个品种,占近十年审定数的37%,占湖北省审定数的63%。在选育单位中,湖北省农业学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种实力雄厚,审定品种涉及早、中、晚稻的籼型和粳型品种,主要以两系杂交中稻和晚粳品种为主,在优质品种的选育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如鄂中5号的外观和食味均可与泰国大米媲美;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品种为主;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以常规早稻和三系杂交晚稻品种为主,其鄂早18和金优38是近几年来的主推品种;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育成的两系早稻,特别是以HD9802S组配的早稻,如两优287[3]在产量、米质和熟相上有明显优势。

    153个审定品种的母本材料出现频率高的依次有金23A(9次)、Ⅱ-32A(7次)、HD9802S(6次)、广占63S(6次)、培矮64S(5次)、中9A(5次),显示这些母本材料具有较高配合力,其F1代的杂种优势明显[4]。

    2.2审定品种类型及其数量比较分析

    从年度看,2001~2010年湖北省共审定通过了153个水稻新品种,平均每年审定15.3个。从类型看(表1),数量多的为籼型品种,共133个,占总审定品种数量的86.9%,粳型品种共20个,占总数的13.1%。籼型品种中,杂交品种(两系和三系)共111个,占总数的72.6%;在籼型杂交品种中三系72个,占总数的47.1%,两系39个,占总数的25.5%;籼型常规品种仅占总数的14.4%;同时,籼型品种中,中稻品种多,共69个,占总数的45.1%,早稻品种少,共27个,占总数的17.6%。从走势看(图1),年度间审定品种的数量变化不大(除2002年外),但品种类型是籼型常规品种逐渐减少,而籼型两系杂交品种却呈波浪上升趋势,籼型三系杂交品种自2002年拔高后,有回稳趋势,粳型品种一直在低位徘徊,有待发展。

    2.3审定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1)籼型品种产量比较。2001~2005年两系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产量高27.1%,三系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高22.6%,产量高的原因一是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具有产量优势;二是在这5年中,常规品种中大部分是早稻品种,同时两系品种中大部分是中稻品种,而中稻品种其生育期比早稻品种长,产量比早稻高。2006~2010年,两系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产量高10.0%,三系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高7.1%,其增产幅度比2001~2005年大幅降低,说明籼型常规品种与杂交品种的平均产量差距在缩小(表1)。

    2)2006~2010年与2001~2005年各类型品种平均产量比较。2006~2010年籼型常规品种的平均产量比2001~2005年增长19.6%,籼型两系品种产量仅增0.8%,籼型三系品种产量增3.4%,粳型品种产量增4.3%,即籼型常规品种增产幅度﹥粳型品种﹥籼型三系杂交品种﹥籼型二系杂交品种,也说明籼型常规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了发挥,而籼型两系品种的平均产量表现相对较平稳。平均产量2006~2010年比2001~2005年提高了6.5%(表1)。

    3)年度间产量变化趋势比较。图2显示,籼型常规品种产量呈大幅上升态势;籼型两系品种产量呈W形态势;籼型三系品种产量呈较平稳的缓慢上升态势;粳型品种产量呈波浪缓慢上升态势。总体上看,年度平均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湖北省水稻育种潜能不断提升。

    2.4审定水稻品种类型优质率比较

    对审定的水稻品种达国标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优质品种统计成表2,可见审定的153个品种的平均优质率为67.3%。籼型品种的平均优质率为63.9%,其中常规品种与两系品种的优质率为同类型品种的68.2%与69.2%,略高于其平均优质率,籼型三系品种的优质率为59.7%,比平均优质率略低;籼型品种中的早稻品种优质率为同类品种的48.1%,低于平均优质率,中稻品种的优质率为60.9%,与平均优质率较接近,而晚稻品种的优质率为81.1%,高于平均优质率;粳型常规品种的优质率高达90%。总体上来看,粳型品种的优质率高于籼型品种的优质率,籼稻品种中,晚稻品种﹥中稻品种﹥早稻品种的优质率。

    2.5审定水稻品种类型的抗病性比较

    至2010年,湖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病性鉴定,鉴定的综合结果按品种类型分年度统计为表3。审定的153个品种中抗性表现最好的是2001年审定的鄂晚11,它是由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选育的抗白叶枯病和高抗稻瘟病的双抗品种;其次是2002年审定的秀水13,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抗品种,这两个品种都是粳型晚稻品种。

    2.5.1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由表3可见,各类型品种对白叶枯病的加权平均抗性为5.5~7.3级。从品种类型来看,抗性级别是籼型三系杂交品种﹥粳型品种﹥籼型两系杂交品种﹥籼型常规品种。从年度来看,2002年审定品种的加权平均抗性较低为5.6级,2008年审定品种的加权平均抗性最高为8.3级,不排除环境条件与栽培管理差异带来的影响。总体看,2001~2010年审定品种对白叶枯病的加权平均抗性没有改善,反有减弱(2001~2005年总加权平均抗性为5.9级,2006~2010年总加权平均抗性为7.1级)。

    2.5.2对稻瘟病的抗性由表3可见,各类型品种对稻瘟病的加权平均抗性为7.4~8.3级。从品种类型来看,抗性级别是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品种﹥籼型常规品种﹥粳型品种。从年度来看,2006~2010年多数品种表现为高感,对稻瘟病的加权平均抗性比2001~2005年大大削弱(2001~2005年总加权平均抗性为7.3级,2006~2010年总加权平均抗性为8.9级)。

    3讨论

    近年来,水稻优质高产育种取得明显进展。从153个审定品种来看,产量在稳步上升,优质品种占2/3,这是育种工作者不懈追求和辛勤劳作的成果;与此同时审定品种抗性却在减弱,稻瘟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逐渐加重,特别是稻瘟病,多为感和高感,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正是由于优质与高产,造成部分抗性基因在不断的筛选中被淘汰,是导致已审定品种抗性减弱的原因之一,当然抗性减弱的主要原因[5]是缺乏抗源材料和抗性基因多为数量性状遗传,其遗传机理复杂。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已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2010年湖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对稻瘟病抗性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求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小于7,可以肯定以后审定的品种稻瘟病抗性会有所改善。

    湖北省平均每年审定15.3个水稻新品种,籼型品种约占87%,粳型约占13%,但多数品种不能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因此,品种审定在数量和类型上应有所调控,应审定适当数量的新品种,注重生产效益和消费者需求以及对育种的引导作用;同时育种工作者也要顺应市场,及时调整育种目标,多途径挖掘、创新和突破性利用亲本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久抗和适应性广、稳产性强的多功能、多食味的水稻品种。

    参考文献:

    [1] 杨仕华,廖琴,谷铁成,等.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回顾与分析[J].中国稻米,2010(2):1-4.

    [2] 程航.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创新回顾与思考[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669-2672.

    [3] 吴和明,张忠元,卢开阳,等.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J].湖北农业科学,2005(6):26-29.

    [4] 张培江.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董华林,费震江,武晓智,等.湖北省近年审定的中稻品种综合性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358-236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湖北省 审定 水稻 基本情况 品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