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时间:2021-03-11 09:38: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附属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的重要职能是面向自治区招收参加专业训练的学生,为自治区运动队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又担负向社会培养优质社会体育服务管理方面中等专业人才,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体育运动学校由于过度强化了运动员的训练,忽视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成就了少数人的成就,而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更多地重视了眼前的竞赛成绩,而忽略了一个人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质量,影响我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校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竞技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高技能人才,是我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学院教育思想观念

    坚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人才培养的先导。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从2009年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认真研究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学院发展进行了客观而又辩证的思考,提出了“竞技训练是立院之本,高职教育是强院之路”的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学院全体教师进行高职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使广大教师不断解放思想,对高职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家从不理解、不认识、不接受到逐步认识、接受到积极主动投身参与。经过学习研究与实践,确立了学院办学理念和新时期科学发展的策略:“紧紧围绕体育局中心工作和大众体育发展的需求,突出学院地位,挖掘学院潜力,发挥学院作用;理清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体育与教育、教学与训练三大关系,正确把握自治区竞技体育和服务大众体育需求,巩固和强化学院在自治区体育发展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作用”,用以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起到了先导作用。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为重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体育服务管理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具有体育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训练体系。面对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性机遇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应用型体育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产业研发孵化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二、确立体育运动学校(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的对象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即未来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后备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适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以文化、体育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为基础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运动技能、职业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为培养目标,遵循运动训练规律、文化教育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并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用科学的体育训练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明确体育运动学校(中职)人才培养规格

    (见下图)。

    四、构建体育运动学校的人才(中职)培养课程体系

    (一)文化课程体系

    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计应该始终与竞技体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相结合,直接站在职业教育的前沿,把握社会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脉搏,要将最新的理论和观点融入到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中。

    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基础文化课程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职业教育的培养力度,既要与社会接轨,拓宽就业渠道,又要培养学生继续教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课程体系设计的总思路是对原有的内容体系整合,进行删减或添加。初步设想由四大基本板块构成,即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具体内容上,结合社会、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要,根据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认知基础,调整相关的内容,加强和充实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校本课程的内容。随着社会、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我们还要考虑这样一个趋势,即体育运动学校未来是否可以和其它专业的学校联合办学,在突出体育优势的前提下,发展成为多门学科,这尚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在四大板块中文化素质课程要突出我国中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以社会、教育和体育的发展为依据,加强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职业教育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实践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中增加新课程及热点问题的内容,另要增加校本课程的内容。职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调整,应根据体育运动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

    课程总教学时数以平均每学期18周为例,以每天4个学时为课时数,每周20节课。由于职业训练的需要,体育运动学校可以半天学习文化课程、半天以运动训练为主的模式,也可以上两节理论、接两节训练的模式。在有大赛的时候,体育运动学校还利用晚上的时间设置文化课的教学。但学习的效果好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整个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前三学期基础理论占的比重较大,而后三学期的实践内容比重较多,总课程设计的数量在40门课程左右,文化素质课程所占总课程比例为39.5%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所占的比重较大。专业基础课程所占总课程比例为18.4%,以人体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职业课程所占总课程比例为30.0%以社会需求为主。校本课程所占总课程为13.2%"以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主。基础理论课程以讲授为主:专业课程在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实验的内容:职业教育和校本课程以实践为主。总体上设计以先普及基础理论为主,中间结合体育实践环节,后期结合社会需求,加强实践过程。此外,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德育教育和法律基础教育,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全面、完整的教育。课程设计上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大多数学生为主,安排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社会。

    (二)构建竞技运动项目布局

    在二线项目上,学院提出了“重点对接、保持优势、重建冬季项目、挖掘民族传统项目、拓展一线竞技项目、关注大众健身项目”的竞技项目调整建设规划,力求在二线项目的布局和选择上更好地为自治区体育服务,使二线队伍培养更加立足长远,服务于未来。学院在中职项目上设有田径、摔跤、篮球、足球、竞技健美操、武术散打、网球等十几个专项。将拳击(男、女)、柔道(男、女)、散打等项目作为学院特色项目培养。通过与俱乐部、校外体育部门独办或联合培养设置了冬季冰球、单板U形池、曲棍球(女)等项目;下一步还要上马跆拳道、铁人三项等项目以及其它冬季项目。学院需进一步加大措施,在人、才、物上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的发展,形成“支柱项目”,强化重点项目中薄弱环节,尽快上水平,形成拳头项目。大力培育潜优势项目,争取较短的时间使潜优势项目有较大的突破。

    相关热词搜索: 高职 探讨 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