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向奢华式竞技体育运,动会说“不”

    时间:2021-03-18 08:03: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有人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一步一步地背离初衷,萨马兰奇为现代奥运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把奥运会推向了金钱和利益的泥潭。这种说法对萨马兰奇本人来说可能有些片面和残酷,但是,对这个社会来说,也代表了一种对某些国际体育品牌以全新的视角进行观察的力量。

    体育盛会日渐奢华 财政吃重

    各类运动会规模不断扩大,给举办国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举办城市市民的正常生活。奥运会也好,亚运会也罢,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参赛人员和比赛项目一直在扩张。以北京奥运会为例,运营支出达到193.43亿元(数据来源:国家审计署2009年6月审计结果)。而广州亚运会运营预算资金更是达到73亿元(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广州市市长回答记者提问)。

    对於一个经济发展速度不菲、有足够的纳税人口的国家来说,举办这样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还不至於捉襟见肘,而对於一个国力不济、纳税人口稀少的国家来说,举办这样一场运动会不但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反而可能成为经济前行的一个沉重负担。

    众所周知,1976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办的超预算奥运会,其债务偿还用了将近30年,给这个城市的市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此外,奥运会对生活在举办城市的人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物质需求骤增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交通限行带来的不便,各种临时管制措施的实行等等。

    门类繁多申办耗时 背离初衷

    另外,种类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大有氾滥之势。奥运会是全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区域性综合运动会,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泛美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东亚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等,如今,又多了个青少年奥运会。

    还有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等,给人的印象是,几乎每年都要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

    这些名目繁多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有些具有超強的影响力,有些影响力平平,有些则鲜有关注,有些甚至根本就应该停办,但是依靠一种惯性还在继续劳民伤财。举办者(对於许多国家来说,很多情況下是政府)关心的其实並不完全在竞技体育本身,而是所谓的赛事经济和赛事政绩。比如,赛事是否带动了当地的GDP;是否催生了代表当地的形象工程;仪式场面是否恢宏到足以让人叫好,足以让人称讚,足以给自己掙得颜面。

    越热门的运动会,申办程序越複杂,筹办周期越长,在某种程度上,筹办过程往往喧宾夺主,绑架了政治和经济。奥运会的筹办周期长达7年,如果加上申办,几乎长达10年。10年的发展规划都要围绕著这样一个十几天的运动会来进行,10年的经济和政治活动都要以这样的一件事为中心,对於因全球化、多元化、多极化、地域化可能引发无数迫在眉睫的尖锐社会问题的国家或城市来说,总有一种被绑架之感。

    每一种类型的运动会承办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攀比。每一个后来者都想超越先行者,运动会成功的标杆正在不停地被拔高。不同举办者之间的攀比心理正在成为造成奢华的必然因素。

    体育成政治工具 缺乏独立

    体育的本原是什么?健身、娱乐。而这都是建立在每一个运动者、参与者个体的基础上的。为国爭光、振奋国民精神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的延伸。可我们不管是口头标榜的还是实际操作的,卻都恰恰相反。除了原苏联、东欧国家,那些体育基础雄厚的国家体育竞技绝大多数由民间协会进行管理、组织,如美国的NBA、英国的英超、赛车的F1、网球的ATP;而我们从原来的体育运动委员会到如今的国家体育总局,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都控制在政府手里。为了跟国际接轨,为了进行所谓的市场化改革,我们也搞了这协会那委员会,但卻要么是与政府部门一体的,要么是完全被政府部门控制的。最典型的莫过於最让人闹心的足球: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一个局级部门,与中国足球协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足协领导本该由会员选举产生——协会章程也是这么规定的,但我们卻从来都是体育总局任命。

    在国家体委和体育总局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基本的体育管理架构:国家级的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各省市体育局;各级体校;各级运动队。考核的惟一标准只能是竞技成绩,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和各类专项比赛的奖牌和名次。资金投向也是完全围绕著这一目标展开,我国各级政府每年体育经费投入大约在400亿-50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都投向竞技体育,投入全民健身方面的微乎其微。我们不禁要问:搞竞技体育、拿金牌重要还是国民健康、教育、科研重要?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科研、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卻还要拿出大量财政资金来投入竞技体育?为何该财政资金解决的问题卻要社会资金、市场资金来解决,而本可由市场资金、社会资金来解决的反倒用财政资金来解决?

    超荷奢华形象工程 填无底洞

    如今,不同运动会的各种仪式正在趋同,失去了自身特点並且变得越来越複杂,大量地耗费了人类本已有限的自然资源。不论什么样的运动会,总要搞一台以展示国家和地域文化与风情为目的的开幕式。这些开幕式极尽可能网罗到的本地和外来资源,看似有所不同,实质上千人一面,但大多花费惊人。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花费了8.31亿元(数据来源:国家审计署2009年6月审计结果)。多哈亚运会开幕式花费了1.8亿美元,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花费约需要3.8亿(数据来源:新闻晨报2010年11月13日)。每一种运动会都要搞一个取火仪式和火炬接力活动,仿佛没有了火,就没有了运动会。不知道火炬接力和燃烧几天甚至十几天的主火炬塔,要消耗掉多少液化天然气?

    违禁舞弊丑闻频出 诚信蒙尘

    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兴未艾,但是竞技体育本身繁华的背后,也已经出现清晰的暗影。

    一是竞技体育本身已经逐步违背了強身健体的初衷,正成为摧残专业运动员健康的一大杀手。为了成为竞技体育的強者,许多专业运动员都要进行类似“三从一大”的魔鬼式強化训练,某些技巧性项目,比如竞技体操、跳水等不断地加大动作难度,从而给运动员的健康带来直接威胁。此外,频繁参加综合性大赛,也容易造成运动员疲劳,並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某些运动员的猝死和伤残场景也挥之不去:人们不会忘记美国排球运动员海曼以及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的猝死;当媒体频频地把桑兰推向镜头前的光鲜时,人们根本不会想到她的后半生将有怎样的艰难;无独有偶,还有躺在轮椅里的汤淼,后半生的幸福又在那里?

    二是与竞技体育相伴而生的违禁药品问题,成为又一个对运动员造成伤害的毒瘤。由於对体育明星成功的羡慕,和成功后各种纷至沓来的利益的诱惑,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选择了违禁药品来提高运动成绩。

    最突出的例子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的加拿大百米运动员约翰逊,媒体曾以“他欺骗了世界”为题报道了他的兴奋剂丑闻。也是在这届运动会上表现最完美的“花蝴蝶”格里菲斯乔伊纳,几年后的香消玉殒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她服用违禁药物的更多猜疑,一同引起质疑的当然还有她创下的10.49秒的女子百米世界纪錄,至今无人能及。另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美国短跑女运动员琼斯,已经成为阶下囚。这些人,大多数情況下对服用禁药的危害心知肚明,但是他们经受不住成功的诱惑而主动服药。

    三是竞技体育引发的利益之爭,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制肘。竞技体育的社会效应被极端放大,巨大的利益驱动引发了许多丑恶现象。综合性运动会经常出现金牌内定,黑钱操纵各种体育比赛(比如绅士的台球比赛)等等。这样的一些丑恶现象都足以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吸毒、赌博、洗钱、职务犯罪等等。这些利益之爭的链条,形成对公平正义的践踏,成为滋生腐败的溫床,毒害社会的肌体。

    奢望体竞何去何从 众说纷纭

    社会对於相关赛事的争议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政治意义的认识不同。有人说,办好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政治意义重大,可以倡导世界和平,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力。但是,也有人认为,体育代替不了政治,国家的硬实力的加強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则非一日之功。仅靠举办运动会並不能从根本上使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引领作用。

    二、对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费用来源的看法不同。有人说,自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已经把奥运会推上了顶峰,对当今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事实上,也正是洛杉矶奥运会带动了其它运动会的纷纷效仿,这些综合性运动会通过市场开发,比如转播权收益,企业赞助等,似乎已经可以不用纳税人掏钱了。

    也有人认为,对於许多国家来说,这只是一种表象。在市场化还不健全的国家,往往是国家垄断企业或者有著深厚的政府背景的私有企业才愿意、才能够具备赞助资格。某些企业赞助往往並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和公益行为,而是为了取得这种资格背后的政治资本以及这种政治资本能够带来的更大利益。更何況,对於许多城市来说,为了形成对综合性运动会的城市硬件和软件的支撑。

    三、对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举办大型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对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有著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人认为,这种作用有限,不可过分放大。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发展的提升作用也就是一个百分点左右。可见,单纯从经济角度看,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对经济发展有所刺激,仅此而已。

    一方面,人民对竞技体育有欣赏的需求,竞技体育及其运动会也确实在娱乐大众、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繁荣体育产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运动会造就的一些体育明星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明星们个人奋斗的成功故事也震撼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启迪了他们的未来人生。

    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偏离了竞技体育的根本宗旨。理智地讲,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体育运动会,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其实正在嬗变为一种与体育最根本的宗旨无关的荷尔蒙展示。从表面来看是运动员在展示身体内荷尔蒙带来的风采,其实质是各国在较力,爭当龙头老大,在展示社会荷尔蒙的強大。正是由於这样的嬗变,才会把竞技体育推上类似“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士气”的高度,成为竞技体育本身无法承担的责任。

    中国应理性认知 奢简有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从1990年首次举办亚运会开始,中国正式登上了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的舞台。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更加让世人感到惊艳。对於中国来说,举办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法宝也还是举国体制。

    依靠举国体制,中国今后一段时间主办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还很多。随著中国经济普遍被世界看好,加之中国有肯於为这些运动会的高成本买单的世界共识,青睐中国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一定越来越多。对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国社会发展正处於社会转型期和发展关键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到了极致,发展方式明显存在继承性缺陷,中国的资源短缺已经越来越开始显现並制约发展潛力,中国的环境承载性已经越来越脆弱並抵消发展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任重道远。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举国体制下举办的竞技体育运动会营造的政治稳定氛围和经济发展刺激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並不是要禁止竞技体育,也不是完全反对举办这种运动会。但是,我们反对奢华的氾滥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中央领导也好,地方官员也罢,切不可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作为我们更多地举办奢华式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会的借口。正所谓:氾滥乃大害,奢华价更高,若为民生故,勇敢把它抛。现在,需要大胆地对这种运动会说“不”。

    相关热词搜索: 会说 奢华 竞技 体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