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自拟眩晕散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1-05-05 07:52: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目的:总结自拟眩晕散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3例颈源性眩晕典型患者给予口服眩晕散,经过3周观察,症状均消失。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结论:自拟眩晕散对颈源性眩晕患者缓解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 眩晕散;颈源性眩晕;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5.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67-01

    颈源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是由于颈部疾病如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周围组织病变、横突孔变窄小,引起椎动脉受压、或受刺激痉挛、或扭曲产生的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体位性眩晕,甚至因体位改变而晕厥等症状的疾病[1],临床常将其归属于中医“眩晕”、“头晕”等范畴。经查阅资料及多年临床总结,此病的治疗中保守治疗较难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目前黑龙江省内医院很少开展此手术。鸡西市中医院利用中医基础理论将此证辨为眩晕,气滞血瘀型,自拟眩晕散治疗此病,达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治疗颈源性眩晕8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32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应用自拟眩晕散进行治疗。药物组成:桃仁、红花、牛膝、骨碎补、补骨脂、桂枝、细辛、当归、血竭、丹参、赤芍、甘草各15 g,共研细末,每次5 g,每日2次,口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眩晕程度分为0~3级,以正常人为0级;眩晕严重,不能自主活动,伴有呕吐为3级;眩晕较重可自主活动但需扶持为2级;有眩晕症状较轻者为1级。服药3周后症状消失为显效,分级评定减少为有效,症状无缓解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80例患者中,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其中大部分有效患者继续服药3周病情

    逐渐缓解。

    3 典型病例

    3.1病例1

    患者,女,74岁,颈部疼痛伴头晕、耳鸣1年余,近1个月加重,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眩晕加重,颈椎局部压痛阳性,压顶试验阳性,依据自拟眩晕评定标准分为2级。给予眩晕散口服1周后症状减轻,3周后症状消失。

    3.2病例2

    患者,男,70岁,颈部疼痛伴头晕,有体位性眩晕3个月,加重1周,患者保持某一体位时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改变体位后眩晕加重,颈椎局部压痛阳性,颈部活动受限,给予眩晕散口服2周后症状缓解,3周症状消失。

    3.3病例3

    患者,男,43岁,颈部疼痛3年,病情时轻时重,1个月前由于长期伏案颈痛加重,3天前出现眩晕,不能起床,改变体位则呕吐,颈椎局部压痛阳性,颈项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功能受限,压顶试验阳性,依据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眩晕评定标准分为3级,口服眩晕散1周后眩晕缓解可下床活动,呕吐消失,分级为2级,继续应用病情逐渐缓解,3周后症状逐渐消失。

    4 讨论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技术水平要求高[2],经过长期对颈椎病治疗中逐步探索,总结眩晕的症状、舌苔、脉象,利用中医辨证将此症辨为气滞血瘀型。此方中以桃仁、红花为君药,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黄帝内经》中记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风,而“血行风自灭”,古人认为眩晕一症因风而起,又因颈椎病多为血瘀而致,故活血以治风;血竭、丹参可活血散瘀,丹参又有养血安神之功效;当归可活血止痛,同时可补血,以防血府亏虚;牛膝、骨碎补、补骨脂可补肾,同时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方中桂枝、细辛可温经、开窍、止痛,同时桂枝可引经上行,亦有止痛作用;赤芍药可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3]。本方活血不留瘀,同时温经通阳,有止痛功效,在活血的同时给予适当补益,以治瘀久正虚,佐以清热、凉血以防瘀血、化热。在用此方时,应明确诊断,排除颅内疾病,避免误诊,延误病情。此方解决了眩晕型颈椎病中西医治疗无明确方法、并且治疗难度大的难题,对缓解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金福兴,徐三文.难治颈肩腰腿痛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63-64.

    [2]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61.

    [3]张永祥.中药药理学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31.

    (收稿日期:2009-03-25)

    相关热词搜索: 眩晕 临床应用 治疗 颈源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