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在何处?

    时间:2021-01-25 07:57: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论断,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新的政治视角和理论视野。近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为全党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政治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重要教材。其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也面对着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值得警惕的是,在西方和国内一些人的鼓噪下,一些干部、群众的认识也发生了偏差。有的妄自菲薄,奉西方制度、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有的底气不足,对我国政治制度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还有一些人故意发难我国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问题。面对“西化分化陷阱”的种种威胁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政治自信、敏锐的政治洞见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他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中国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究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如何评价和看待中国政治制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中国政治制度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比如,谈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以纵观古今的战略思维和历史眼光这样总结道:“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关于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秉持强烈厚重的历史意识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总结说:“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實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基于中国政治制度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结合当今世界剧烈变动、不同制度模式博弈十分激烈的客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谋划和设计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进行了透彻而深入的理论思考。他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轨迹,也成为我们认识和评判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优劣高下、未来走向的重要认识基础、理论基础。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自信满怀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样一套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也就是它所具有的特点、优势、活力和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首先用“四个能够有效”对这一套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作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概括,即: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从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具体到每一项政治制度,围绕“六个可以”“六个切实防止”,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作了详细阐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保证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以加强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以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可以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每一项制度,既有其本身固有的保证、加强、促进和协调的制度功能,又能有效防止和克服一些弊端。结合当今西方国家治理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出人意料的“黑天鹅”现象,中国政治制度的“六个有效防止”充分说明中国政治制度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和健全的改正失误的机制,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政治制度不可比拟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政治制度的透彻把握、政治审视和理论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依仗。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貫”,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这些重大论断,使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如何理解和把握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居于核心地位,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这一基本架构,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众星捧月”,说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他还进一步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换句话说,在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体系中,各级党委是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各方面都要自觉向党委报告工作,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党组)都要自觉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这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总结十八大以来这方面成就时指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因此,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就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点和优势,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必须搞清楚,我国人民民主与西方所谓的“宪政”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讲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動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更不能用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来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那样做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保证人民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必须”,第一条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这是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比较关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到底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精辟而透彻的阐释。他指出: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任务,绝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而与此相关联的权大还是法大则是一个真命题。之所以说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是把党作为一个执政整体而言的,是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这些论述,回应了社会关切,解开了人们思想上多年存在的迷雾和疙瘩,也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本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中国政治制度不动摇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评判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优劣高下,必须结合政治制度本身的功能定位及其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评判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八个能否”的标准,即: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从实际来看,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中国政治制度是不是好,是不是民主、有效,要看客观事实,要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人的主观臆断。旗帜鲜明地提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民主、有效的标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担当,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定力和政治立场。

    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政治制度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因此,在政治制度模式上,我们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当然,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明确了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是当代中国提供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制度方案。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将为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好政治制度保障。

    劉主席呢?喏,这不是!

    古人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可我们不是古人,我们是共产党员。1961年这次回故乡,少奇和我都是一身布衣。少奇穿的是一套蓝布衣服,戴一顶蓝布帽,着一双布鞋。

    5月22日,我们到宁乡县委大院,下吉普车,就往办公楼里走。县委书记、副书记已经接到省里的通知,都在台阶上等着。他们不知道国家主席出来什么样,以为会有个什么排场,站在那里张望。他们见一个穿蓝布衣服的老同志迎面走过来,没引起注意,打個照面错了过去。少奇上了台阶见没人理他,就继续往里走。忽然有位同志不知怎么认出了我,连忙转过身来问我:这不是光美同志吗?刘主席呢?

    我笑着指了指刚过去的少奇同志说:喏,这不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