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拓展多元途径注入写话活水

    时间:2021-02-24 07:5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拓展多元途径,借助教材绘本,为写话找到一个入口,通过体验精彩生活,为写话打开一扇窗户,凭借了解地域文化,为写话注入一股活水,最终实现让学生们乐写善写。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 教材绘本 精彩生活 地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第一学段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段话为低年级写话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拓展多元途径,让学生创作时有源源不断“活水”涌出呢?下面笔者试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一、教材绘本,为写话找到一个入口

    茅盾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模仿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学习写话的必经之路和必要手段。

    低年级儿童写话刚刚起步,教师应该为他们减轻些压力,尽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写话环境,从而渐渐地让学生们的笔端能流泻出精彩。儿童读绘本时会不时观察和产生联想,进而展开丰富想象,借助教材中童话、诗歌、插图中的一些写话内容滋润学生心田。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其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欢乐,平日里笔者会挑选精彩又有创意的写话,让学生在讲台上放声诵读自己的作品,快乐分享给小伙伴。在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用赞美与鼓励激起学生悄然滋生的幸福感,牢固树立学生写话的信心。

    在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由绘本到写话可以找到理想的读写结合点,这结合点可以是绘本中典型的语言形式,如《我爸爸》《美丽的梦想》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可以由绘本中的图画所引出,也就是看图写话,如《蚂蚁和西瓜》中的蚂蚁们搬西瓜时的场面描写,《蜗牛的长腿》中对坏厨师的外貌描写;也可以是故事的创新续编……当然,还有一些绘本,它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语体裁,如《蚯蚓的日记》就是用日记的形式来写的,《我要大蜥蜴》全篇就是由妈妈和阿力之间的留言条组成的,而这些统统都为学生们的写话找到了发展的入口,引领他们不断提升写话能力。

    二、精彩生活,为写话打开一扇窗户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就是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清风明月,星空流云,天地万物都可以是学生笔下倾吐的对象。生活中处处皆素材,笔者叮咛学生,只要留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一切都可以融入自己的写话之中。

    有一次,笔者先用一节课时间和学生们一起阅读绘本《蚯蚓的日记》,从小蚯蚓好玩的日记里,寻找写话的密码——那就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拿来写。然后笔者引导大家回忆自己一天的生活,聊一聊,哪些值得写下来,以此帮助学生寻找写话的素材:学校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的有趣的游戏,回家后妈妈烧的一桌子好吃的饭菜,做作业时妈妈不停地唠叨……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们拓宽了写话的思路,于是,写话成了学生思想驰骋的沃野。春天,我和学生们一起逛校园,看小池塘里游动的小鱼,赏操场边满树的桃花,再到操场上尽情地撒欢,三处场景一串连,一篇关于春天的写话就“出炉”了。校园里来了三只雕塑“肖恩羊”,于是,笔者又带领学生们一起上前摆一摆,边摆边编故事——校园童话故事诞生了!立夏时节,大家一起来斗蛋,还举行了“滚蛋”比赛,笔者启发学生:刚刚还是两只光洁漂亮的蛋,后来怎么就碎了呢?发挥想象,一起编故事吧。于是就有了《鸡蛋鸭蛋比本领》《蛋宝宝历险记》《蛋王国运动会》等好玩的故事,学生们的写话中奔流着新鲜的生活的血液,充盈着生命的张力。

    三、地域文化,为写话注入一股活水

    2017年5月伊始,随着笔者主持的江苏省“十三五”立项课题的开题,笔者有步骤地把海门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日常教学中,“小辰光”地域文化微课程研发率先拉开帷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通过借助海门地域性文化,笔者为自己的写话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并坚持立足学生认识和语言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只要“真”写,就给予大力肯定、表扬,從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写话的品质。

    1.童声里的乡音

    利用阅读课时间,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吴侬软语的世界,感受海门方言的魅力。笔者指导学生仿写海门童谣,带着学生们反复诵读,圈画出同音字。结果大家发现:原来这首童谣就像一个九连环一样,前一句的头,接着后一句的尾。于是,学生们仿写创作了属于自己的海门童谣。学生们一起读有趣诙谐的海门童谣,然后回家再去教爸爸妈妈、亲朋好友,第二天,再利用自习课时间交流自己的收获。笔者不仅带领着学生们诵读海门童谣,还根据童谣结构里的秘密,组织学生们快乐地尝试起改编海门童谣,学生们发挥创造力,纷纷写出了各具特色的童谣,如:你姓哈?我姓袁!哈么袁?汤圆!哈么汤?鸡汤!哈么鸡?公鸡!哈么公?蜈蚣!哈么蜈?比武!哈么比?比赛!哈么赛?帅哥!帅哥就是我!

    2.舌尖上的乡味

    海门的美味曾上过中央电视台,如何让这海门特有的美味在学生们的笔端流泻呢?其实,很多时候乡味就是妈妈、奶奶日常做的每一道香喷喷的菜肴。于是,笔者结合口语交际课《学会赞美》,让学生们夸夸自己的妈妈烧的菜有多好吃。在课上,学生们总结出夸一道菜可以从色、香、味以及品尝者的感受等这几个方面去表达。在指导学生们会说的基础上,笔者让他们去写,写完了回家再去夸。学生们笔下妈妈、奶奶的一道道美食,充满了诱人的香甜。

    3.童年的游戏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中,有一项内容是“介绍游戏”,而笔者研发的“小辰光”微课程中有一个项目叫“童年的游戏”,于是笔者把二者融合起来。课前,笔者让学生们访一访身边的长辈,了解一下长辈们的童年游戏,然后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一起玩一玩长辈们曾玩过的游戏,感受童年的快乐。随后,在语文课上我组织了一场“游戏发布会”活动,把这个游戏介绍给同学们,通过“答记者问”的方式,顺势点拨学生们如何把游戏规则说清楚,大家再一起玩一玩。最后,用文字把这个游戏记录下来。因为有了切身体验,学生们的写话一气呵成,精彩纷呈。

    4.希望的田野

    由于学校开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种子课程”,于是笔者又把它和微课程相互融通整合。笔者先组织学生们一起上网查资料,知晓家乡最有名的农作物——蚕豆、蜜瓜、薄荷等,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然后任选一种农作物尝试着种一种。作物生长的过程便是写观察日记的最佳时机。我要求学生们的观察日记不求长求全,一周记一次,把种子发芽、长叶的过程观察仔细写清楚。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在他们的日记里,有种子发芽后的喜悦,有开花后的惊喜,也有挫败后的失落……有的学生还为自己的观察日记配上照片,画上插图,制作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本小小书。

    学生的写话本上都被笔者在批阅时圈画上了波浪线、小圆圈,每个学生的每篇写话都有“星”,少则1颗,多则6颗甚至8颗。那些波浪线和星星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励。有时笔者还会画上一张笑脸,或画上一根竖起的大拇指。而学生们最在乎的是我写上的“打印→QQ”这一行字,因为这意味着这篇写话会被发到班级群里供全班同学、家长一起阅读分享,也意味着这篇写话将会被投寄到报社或杂志社,有可能发表哦!全国小朋友都可以一起阅读分享。这样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在赏识中写作,时时享受着写话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最终实现乐写善写。

    相关热词搜索: 活水 注入 拓展 途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