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头发的故事》:鲁迅晚清一张奇特的写照

    时间:2021-02-27 07:58: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世纪之初,一批颇有创造力的作家宣告现代中国文学从此开始,在这批作家中鲁迅的成就最大,其地位也最为显著。之后鲁迅早年的小说和杂文所引领的类型与题材成为新文学的一大特点和新文学最初的楷模。鲁迅以自己的写作,以新文学这一形式探讨与民族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同时,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无法模仿的句式,也使他成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家。此外,他驾驭语言的能力还证明,白话文作为一种严肃的写作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鲁迅从一开始就在风格上把新文学提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其中有鲁迅个人魅力的因素,但又与他笔下人物的魅力互为依存。总之,在大变革的时代塑造个性化的现代中国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几乎在中国新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他的印记,后来新文化的特点又在五四运动中得到充分的彰显。

    如何评价鲁迅,这一问题几乎从他逝世之后就已经开始,而且从未消退。在鲁迅研究史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个分水岭。在此前的半个世纪里,大陆的鲁迅研究被“左”倾人士所左右。在漫长的五十年里,因为鲁迅是毛泽东推崇的作家,所以要对他不停地大唱颂歌。80年代中期之后,宽松的政治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研究成为可能,鲁迅的遗产再次引发极大的关注。此时,人们开始重估鲁迅在其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五四文化。政治环境宽松之后,文学几十年来第一次再也不必被迫歌颂社会现实,因此,研究有意义的、连续不辍的现代文学传统才有了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这一系列逐渐形成的变化,连同西方和日本鲁迅研究取得的众多成果,共同达成了一个结论:要定义鲁迅的遗产,更为困难。如今,中外学者从新的角度研究鲁迅,这些研究清楚地表明,真实的鲁迅将与那位生前被人崇拜的作家有所不同,也比政治宣传的那位楷模更为有趣。

    研究范式正在发生变化,正是在这个语境之下,拙文才试图刻画出更为丰满的鲁迅。为此,拙文从鲁迅生活中选取了一个相对来说不太著名的时期和一篇令人费解的小说,最终要说明这个时期和这个故事能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鲁迅的写作和人生。下文讨论的小说就是那个奇怪的、很少被人提及的《头发的故事》,时间从鲁迅1909年自日本回国至1911年共和肇始的两年,这两年也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故事的题材和自传性的关联正好用来分析与作者相关的那些问题。《头发的故事》写的是辫子,鲁迅写辫子,写到旁人,妙笔生花,写到自己,又语焉不详,这一点我们将在小说里见到。在辫子的问题上鲁迅没有一视同仁,拙文正是从这耐人寻味的地方开始的。提到别人的辫子,鲁迅能以通俗的文字和独特的技巧将实实在在的现实与文化象征提炼出来。七斤和阿Q尤其令人无法忘怀。比如《风波》里的七斤,共和革命那年他进城后被人剪去了辫子。小说一开始,传言说皇帝要回来,又要辫子了,七斤听后惴惴不安。在《阿Q正传》里,现代中国大名鼎鼎的阿Q,头上也有一根辫子,这辫子虽然是点缀,但意义还是有的。阿Q的辫子在故事里多次出现,一次阿Q与他的对手小D相遇,二人扭打成一团,互相抓住对方的辫子,同时用空出的手护着自己的辫子,最后双方力竭,不分胜负,其打斗的姿态无不与辫子有关。这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出现在现代文学发生之初那几年,读者将其视为他们自卫性的自我和他们所在民族的写照。这些故事,连同那些犀利的文章,很快就把鲁迅推到现代文学最高的位置上。

    上述故事是对国民性的鲜明写照,但几乎没人注意,在这些故事里,这位著名作家还有一幅自画像,提到了他的辫子——或没有辫子。从细节上说,鲁迅的经历与其创作的人物不相上下。他1902年抵达日本,不到半年就剪掉了辫子。如他在1936年的文章里所述,1909年回国后,他身上还有一根从上海买来的假辫子。在故乡绍兴,他发现家人和乡亲对这件东西格外好奇,在“装了一个月”后,就扔到了一边,再次穿上西装。他的短发和其他装束已是一目了然,在街上引来一次次的嘲讽。鲁迅先在杭州教书,之后又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教务长,此时旧传统依然存在。在那两所学校里,他先是被上级怀疑,继而又因为拒绝建议学生剪掉辫子被他们所轻视。1911年革命之后,鲁迅北上京城,结束了生活中的这一阶段(《病后杂谈之余》)。

    上文提到的几件小事,为鲁迅写传的作家很少提及。那些固定的话题才是他们总要提到的:鲁迅的教职、教授的课目与方法、他在学校的进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他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这些事实有时能得到合理的分析,①但更多的时候成了研究者寻找鲁迅后来与政治关联的素材。②与此形成对照,假辫子、谩骂、学生就剪辫子提出的问题等就少有提及,读者只有在鲁迅的大传里才能找到,③如卜立德(Pollard)所指出的,这些传记把现有的材料一股脑地寫入不分彼此的一大卷。然而,事实上鲁迅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的那些经历,如1920年在《头发的故事》里,此外在1926、1935、1936年的文章或其他小说中也提到过。

    那些诱人的信息没有流传开来,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原因之一与鲁迅的写作手法有关。当辫子与鲁迅的个人经历稍一接触,这位文笔犀利的作家就不再使用他用在阿Q或七斤身上的那些闪光的画面或鞭辟入里的比喻。一碰到鲁迅的个人遭遇,读者就读不到那些因困顿生发出的不安和教益。为了理解这些与鲁迅生活相关的因素,拙文将一一指出并探究那些削弱作者写作效果的文学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同时剖析那些令批评家和传记作家颇感迷惑的地方,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鲁迅,因为他个人的心理总是个有趣的话题,同时更好地理解他的写作手法,尤其是一些文章和《头发的故事》等不被重视的小作品是如何写成的,最终理解这些作品与写作手法之间的关系。

    虽然鲁迅的态度和表达方式使我们无法对其亲身经历一目了然,但好在这里还有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小说叙述的话题:辫子(或没辫子)。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希望纠缠他民国之前的经历。在描写鲁迅的文字里,也很难找到与辫子相关的事件。问题不是不知道辫子的存在。相反,辫子是人人皆知的。辫子是满人1644年入关后强迫推行的发式。民元之前十五年改革者就提出要剪掉辫子,后来剪辫子被视为反抗满清的标志,不久又成为拥护革命的行为,所以等到1911年革命成功后,剪辫子已是明日黄花。问题是,这些为人所知的事实皆为政治史的素材。与之相对,鲁迅所写的故事不在人们熟知的民族斗争的范围之内,更确切地说,是辫子演变史的一部分。《阿Q正传》和《头发的故事》里的讽刺,其感染力并非来自排满情感,而是来自身陷新旧国度之内个人的一片茫然。以结构上更为简洁的《风波》为例:其中的人物——不仅是七斤,还有七斤嫂、众乡亲、高人一等的店主——就个人经验来说,辫子的意义在他们那里已经打了折扣,是政治象征所不能涵盖的。因为鲁迅在《风波》和《阿Q正传》里牢牢地把握了语调,所以读者轻易就能从人物身在其中的尴尬里品到乐趣,虽然他们稍感苦涩。不过,一旦作者自己成为话题之后,主人公如何应对周围的变化,要从中发现合理的解释就大为不易,原因是作者的引领少之又少。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 奇特 晚清 头发 写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