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1-03-07 07:57: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抓好学科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总结了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过程,凝练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成果,以期能为全国体育院校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加强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田径;学科;团队;建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4—0385—03 文献标志码:A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田径是重点专业。近五年,在北京市教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田径专业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先后创建了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田径教研室被评为奥运系统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奥运系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全国“十一五”規划教材《田径》《健康体育导论》《青少年体能锻炼》《趣味田径英汉双语教程》等各类教材14部,出版《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篇论文人选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16篇论文人选第8届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一级学术会议。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7项,获得经费资助320多万元。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田径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基于此,我们将团队建设经验做一总结和凝练,以期能为全国体育院校更好地指导田径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共同把田径学科建设好、发展好,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贡献。

    1 田径学科建设几个阶段

    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初创阶段、精品课程创建阶段、学术创新团队创建阶段、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创建阶段。从规模上来说,它经历了由小群体合作逐步发展到全国范围的大团队联合。从内涵上来说,它经历了由单一的编写教材发展到全面构建课程体系。

    1.1 初创阶段(1998—2003年)

    1998年以前,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自1998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研究,发展到2003年时,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在教学研究和田径裁判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此阶段,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体现出以专项技术教法研究为重点,细化田径技术教学环节,规范专项技术教学程序和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短跑》《跨栏跑》《铅球》《标枪》等11部田径教学系列丛书,该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使用者的好评。

    1.2 精品课程创建阶段(2004—2005年)

    该阶段的突出特征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建高质量成果为重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主干课程领域化”的思路,对田径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建立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田径课程新体系,改革了竞技色彩浓厚的田径课程内容。该阶段标志性成果主要有2项:①《田径》(专升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②《健康体育导论(北京市精品教材)。

    1.3 学术创新团队创建阶段(2006—2007年)

    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经过研究和分析,确立了以改革和创新田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加强高水平、高质量、影响大的教材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该阶段标志性成果主要有3项:①主编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统编教材;②主编《青少年体能锻炼》;③建立北京市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

    此阶段的田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主要是按照课程内容的领域和功能,组织了全国33所院校55名田径学科的专家学者,主编全国高等体育院校统编教材《田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田径》和《青少年体能锻炼》共3部。上述教材中有2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并在全国36所高等体育院校中广泛使用,得到了使用者好评。

    1.4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创建阶段(2008—2009年)

    以学术创新团队为平台,按照“汇精英、纳群言”的建设思路,实施了“3个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多学科相结合”,取得3项标志性成果:①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②《我国高等体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③《田径》(体育教育专业)教材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团队合作实施了“5个结合”实现了质的提高,一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励。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北京市学术团队项目共获得经费资助270多万元。出版的专著、教材和阳光体育系列丛书中有1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被评为“第10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部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近20篇论文人选2008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和第8届体育科学大会。完善了全国第一套体育教育专业《田径》CAI课件和《田径技术教学》光盘6项。1人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大规模、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使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 建设经验与重要成果

    2.1 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在初创阶段就树立了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教学研究,而且着重加强了教材建设,其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为此,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突出了精炼田径技术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圆满完成《田径》(专升本)和《学校体能教程》编写工作,其中《田径》(专升本)教材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实现教材建设重大突破。

    2.2 “抢占阵地,完善环节”,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经过分析已有的优势和特色,制定了“占领阵地,完善环节”的发展策略,由此拉开了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序幕。

    全体成员依据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首先实施了“跨校际、跨专业”的联合攻关,通过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发了全国第一个《跳高》技术教学课件,该成果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和“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其次,在学科内部加强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和教案格式,凝练学科优势和特色。2004年创建了北京市田径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平台通过整合、丰富和提炼优秀教学资源,2005年田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在全国高校田径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3 树立集合整成思想,创建学术创新团队

    高校是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摇篮,2005年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团队汇集全

    国21所体育院校的29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统编教材。

    在实施教材建设过程中认识到,要引领学科发展,推动田径精品课程上层次、出精品、出高质量成果,就必须建立具有多学科融合特征的和专业化的高水平学术团队。为此,2006年创建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田径课程体系的构建》,该团队的建立不仅获得科研资助90万元,而且为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2.4 实施“5个结合”,提升学术团队整体水平

    经过2年多的辛勤耕耘,2008年团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拓宽田径学科内涵”,通过“5个结合”,即校内外相结合、不同学科相结合、不同专业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田径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增强科研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就业竞争力,团队成员积极拓宽田径学科内涵,新开选修课程《双语趣味田径游戏》《定向运动》《健身路径》和《自行车运动》4门课程,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密切联系各级学校教学实践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调研,先后汇集全国33所院校的49名知名专家、学者,主编和出版了全国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田径》教材、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材。2009年又联合全国12个单位3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和出版了《阳光体育导论》《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快乐走与跑》《快乐跳与投》《校园极限运动》《健康运动与保健》《田径运动欣赏》《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设计》共8部系列丛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果一经面世立即受到使用者的一致好评,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极大地提升了田径学科队伍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2.5 内部挖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全国一流成果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全国一流成果”是团队深化田径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方向。为此,团队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确定了“以我为主,实施跨专业、跨校际合作”的联合研究,先后与北京市田径队、清华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单位合作,制作了“田径"CAI系列教学课件和“田径技术教学”光盘。

    高水平、高质量的全国第一套体育教育专业必修项目CAI课件,不仅让成员们获得了一系列奖励,也获得了多项课题资助,制作的6个课件在全国和北京市的课件比赛中全部获奖,其中“跳高”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和“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掷标枪”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跳远”“短跑”“跨栏跑”“推铅球”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目前,教学课件在首都体育学院校园网运行2年多以来,点击率较高,深受使用者好评。

    2.6 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创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田径学科建设和发展不仅培育出了在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形成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学术团队,培养了一支能够连续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型教学队伍,为全面提高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团队骨干成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曾主持国家级课题、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各类课题27项,且在多个方向取得一些高质量研究成果。2008年获得“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z部、“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1人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经费90万元,为进一步创新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提供了重要保障。

    3 启示

    3.1 团队建设需要成员具有优秀的教师风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作为大学教师而言,育人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因此,强调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体现教师风范是本团队永恒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成员们“言为师表,行为世范”,严格要求教学规范和教学程序,夯实运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如果一名教师不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是很难集中精力投身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更不可能“做好事、育好人”。我院田径学科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全国领先水平,就是依靠团队成员良好的教师风范,才得以实施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今天这样的突出成绩。可以说,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不仅为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2 好的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第一要素

    建设一支优秀团队,一个好的带头人是第一要素!在实际工作中,“群众看干部”是一个普遍心态,这就必然要求学科带头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对于学科发展要有“高屋建瓴”的分析判断能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带领队伍稳步前行。

    由此我们诚挚地向正在建设和筹划建设团队的学科带头人们提出建议,只要学科带头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虚怀若谷的待人方式,面对成绩和荣誉主动谦让,一个团队就必然能够带领好、建设好!一个过多考虑自身利益的学科带头人是凝聚不了人心、集中不了力量做大事的。

    3.3 骨干成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队骨干成员就是团队的核心和脊梁,能否落实和贯彻学科建设内容,能否出好主意、领好队、带好头,骨干成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学科建设中骨干成员一定要具有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由于學科建设工作繁杂、任务艰巨、加班熬夜的工作时常需要骨干成员来承担,这就要求骨干成员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集体利益,要心甘情愿地把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其他成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赖,才能心甘情愿为集体作贡献。也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批骨干成员,才使得田径学科建设人气兴旺、成果不断涌现。

    3.4 学科建设必须依托和谐奋进的团队

    “团结就是力量”,团队成员就是在工作中不断磨合逐步融合在一起的。实践证明,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相互谦让、相互包容,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的“人气”保障。也正是因为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才得以顺利贯彻“集众智、纳群言”的发展思路,才得以实现“5个结合”,才得以取得突出成果,才得以赢得校内外专家的好评。

    从成长条件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坏人变好”。因此,团队建设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好的工作氛围,树立正气,使成员“乐在其中”。可以说,田径教研室被评为“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集体”,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都是长期良好环境熏陶出来的,它既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积淀,也是几代人优秀品质的传承和弘扬。

    4 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的田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赞扬和肯定,同时它也意味着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等待着我们继往开来,期望大家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团结协作,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好建设目标和内容,以拼搏者的精神创造新的辉煌。最后,衷心感谢曾经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兄弟单位和同仁们,感谢参加我们团队建设的朋友们!

    相关热词搜索: 精品课程 启示 团队 优秀 经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