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造型与笔墨

    时间:2021-03-09 07:52: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太极》图是我以运动中打太极拳的姿势,通过一定的笔墨语言,以略为夸张的造型,以水墨技法创作的一幅作品,在造型和笔墨的运用上有我自己的体会和心得。通过作品我领会到了中国写意画的精神。

    关键词:太极;造型;笔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179-02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演变为八卦。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而其理论则来源于道教思想,道教继承和发展老庄道家思想,集中体现在太极拳的拳理上。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理论思维与无数、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它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和有序、刚柔相济,既自然又高雅,乃中国之“国粹”。

    创作讲究多元化,丰富的创意和多变的思维才能使创作有所成,它并不是从拿起画笔开始,而是以主题的确立及素材的累积为起点的。在正式开始毕业创作之前,我曾为主题的选择烦恼了很久,太偏的,担心素材不全;普通的,又怕都已被人用尽,最终我选择了以公园为主题进行创作。按照原来的设想,我准备用三组不同造型,不同状态下公园中的人物来表现那种休闲安逸的生活,每组两人或三人,再配以不同的公园背景。可能是我自身水平不足以描绘出我心中所想,我的想法并没有通过老师的审核。就在我不知所措之际,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为什么不专注于表达“太极拳”这一种活动呢。我顿时醒悟,是啊,专注于一种内容不但素材容易收集,而且能使画面效果更为统一完整,再者,太极拳是我国“国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形象生动,颇具趣味。之后,我就开始搜集太极拳的素材,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和公园的实地取材,太极拳的素材逐渐丰富,我也开始了下一步的绘稿。

    一、太极的造型

    造型与构图是中国画创作的关键步骤,对创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任何画种,任何画派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六法中的“经营位置”指的就是构图,而构图又被称为“章法”。构图是检验创作素材收集是否完整,个人能力修养是否到位,画面效果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而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还是中国画中的造型艺术。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会将“造型”写为“造形”,甚至将他们的涵义都混为一谈。但是,“形”与“型”是不同的,“形”只是物体的外形、轮廓,是“型”的具象载体,而“型”通常是能被我们的视觉直接感知的,由笔墨、色彩等组合而成的一种“形神兼备”的形象。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还有唐代张彦远也在《历代名画记》里写道“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①八大山人更是在中国画史上有着独特的建树,他在取物造型上倾心于以形写神、寄情于景、形神兼备,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所以“造型”是对“形”、“神”的提炼与深化、塑造与表现。

    造型之法乃造物取象之法,是主客观的产物。绘画离不开造型,造型是我们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掌握的关键之一。绘画中用线来造型,中国画的造型更是以线为基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人物画中的“十八描”。线描造型是中国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独有手段,它的运用不仅能充分地描绘客观事物的形体结构,从根本上分析并掌握中国画中线条的美感特性,更是能充分体现出画家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与意境。

    从我个人的创作来看,我在构图造型是所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我必须考虑到怎样组织人物,安排人物的线条,才能在之后使用笔墨时在画面上呈现出最丰富多变的效果。当我完成初稿后,老师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经过反复修改并在老师认可的情况下,我将稿子放大,此时发现,放大后的稿子又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主要是在人物的造型和线条的组织上。比如说在人物衣纹的组织上,由于我创作中的人物服装较为宽松并有垂坠感,为了表现这种效果,我加入了很多小线条,遗憾的是这样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使画面显得凌乱,并且很多线条没有用在结构上。由于正式落墨时,我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必须将人物的线条结构理清,以避免许多的偶然性,画面也在我的手下一次次的调整直到满意。

    二、太极的笔墨

    苏轼说过:“书画本一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书画同源”的说法。从我们开始学习中国画的第一天起,“以书入画”就一直影响着我们,书法上用笔用墨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画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而历史上也有许多“善书善画,善画能书”之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固有画”。②由此看来,中国画的笔墨运用于书法一脉同源,要用好笔墨就要借助书法的特点,使书画相得益彰,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最能体现画家的功底与修养的。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很高,它的创作实践必须通过笔墨的运用才能实现。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笔墨时,通常是靠借鉴临摹古人的画作去寻求画面的位置、感觉等因素来熟悉笔墨的运用,顺着笔墨走,学习并领悟一些用墨技法。当然,任何一个画家都是依靠学习前人的技法来不断练习,不断提高,从而领悟出最适合自身特点的画技。中国画中的笔墨可以从“笔”、“墨”两部分来看:用“笔”讲究勾勒、皴擦以及运笔时的轻重、快慢、偏正、曲直、中锋、侧锋、逆锋等,?唐代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写到:“执笔在乎边稳,用笔在乎轻健……太流则浮滑,浮滑则俗”。而用“墨”则讲究破、积、烘、染、干、湿、浓、淡、枯等诸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写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③郭熙曾说道:“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哉”离墨则无笔,离笔则无墨,两者相依,不可分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因此,只要属于中国的绘画范畴,我们就离不开中国画的传统笔墨。

    在我正式动笔落墨之后,创作中的问题还是一一浮现,比如在动笔时,我必须考虑画上去每一笔的干湿、浓淡以及线条的组织排列。由于中国画不可涂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落墨前做到“胸中丘壑”,要利用我们手中的毛笔将笔下的线条组织成即围绕结构,相互统一,又精彩耐看的作品来。在我的创作《太极》中,共有三组人物,每组两个人,而我在制作时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这就要求人物间墨色的相互区别,但又相互统一,相互融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在完成的几张中只有一张略微达到这一要求。再者,众所周知,中国画非常讲究“神采”,甚至可以说,一副没有神采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同时,这也是中国画中笔墨运用表现的终极目标。就如清人沈芥舟所言“神竟不来者,必其用笔有未尽处……”这就要求我在注重运笔用墨的过程中还必须掌控对人物神采的处理,可以说水墨附着于具体的人物形象,而墨色中映射出人物的个性形象。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才接触中国画不久的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我这一点,但这是必须考虑和注意到的。通常在中国画的绘画过程中,我们都会注意到线条的长短、粗细、干湿、浓淡,而往往会忽略画面中的空白部分。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白守黑”、“计白当黑”,这些画理无不说明了中国画中的空白也是人物形象与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衬托出画面主体,使画面留有余地,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正所谓意到笔不到。

    中国画作为我国特有的绘画门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造型和笔墨只是我们在学习中国画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无数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对中国画的几个主要门类都有所涉及,但主要的学习方向还是人物画。通过这大学四年的最后一次创作,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绘画技法,更是明白了很多以前想不通的道理。无论今后我是否会继续绘画,这四年的生活对于我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而我也会继续努力,力求有新的突破。

    注释:

    ①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②沈伊默.唐韩方明授笔要说释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③韩拙(北宋).山水纯全集[M].宣和三年.

    相关热词搜索: 笔墨 造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