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区内初中班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时间:2020-05-18 07:56: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区内初中班新生出现的上述几个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研究,使区内初中班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态度,构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唯其如此,我们所培养的一代,才能把握属于他们的未来。相信成功的喜悦不但会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也会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分享。

    关键词:区内初中班;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41-02

    区内初中班顾名思义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为不断缩小我区边远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让广大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同样享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昌吉、哈密、库尔勒和阿克苏8个城市开办的新疆区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我所在职的学校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从全疆各地区招收来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较发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因此,做好这些青少年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认真研究新生,把握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新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成为内初班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的头等重要工作。

    一、适应新环境,尽快摆脱孤独

    刚进入初中的区内初中班新生,每个人尽管形式上同属于一个班级,在同一个班级里上课,住在同一个宿舍,但每个同学并没有相互了解,彼此情感联系较少,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同学之间不愿将内心的话语轻易向他人倾吐。这种孤独感是同学突然离开小学母校、离开熟悉的小学老师、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人地两不熟造成的。作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不可轻视这一“孤独期”。因为在一个集体中,如果不能使学生迅速走出这一时期,不仅会使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不协调,而且会使部分学生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各自独行。久而久之,本班同学缺乏交流,每人都大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很有可能产生心理上的疾病。这一时期的长短,我认为很大程度决定于校心理健康辅导和班主任老师工作。为了使学生迅速走出孤独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军训时,我给学生上一节心理游戏课-“大风吹"。游戏很简单,就是让具有共同特征的同学抢椅子,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活跃团体气氛,舒展身体还可以给孩子提供相互结识的好机会,增强了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了解。

    二、建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挫折

    区内初中班的新生在小学时受老师的宠爱,来到一个强手如云的环境中,加之学习困难重重,他们往往会由自负滑落入极自卑的消极情绪。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当学生因学习挫折而受挫时,心理健康老师及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信若离开了自己所具有的条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变希望为现实。因此,对班级中的成绩较为一般甚至差的学生,我都设法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爱的温暖,从不鄙视他们,每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当然不仅在学习方面),我都要在课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公开表扬。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也是途径之一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但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区内初中班的学生,他们大多勤奋好学、自尊心强、上进心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他们的心理非常脆弱。对人、对事都很敏感,任何一次失败对他们的心灵将会产生巨大的创伤。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呢?在讨论这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成功。我给学生讲成功时,特别喜欢用麦当娜当年致敬迈克尔杰克逊演讲当中的一段话:“他是英雄,因为他让你相信你可以自由的飞翔,你可以有自己的梦想,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物,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的人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让大家有勇气去梦想”。我是这样教育我的学生们的:你们是成功者,你们考上内初班已经影响了你们的同学、老师、甚至全村人。他们都以你们为榜样,所以你们值得去相信自己。其实七年级区内初中班的新生刚入校时,他们大多在以前的学校里的都是佼佼者,到了这里以后却感觉到自己在班里很渺小,心理落差很大,对自己丧失自信心。而这种鼓励对那么小就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来说真的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但能让学生给自己积极的定义外,还能让学生知道是学习给他们这种成就感,是学习让他们不断成长,因此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又专门在心理健康课上开展了一次活动,活动的名字是“我有我风采”。课上,我设计了学生到讲台前向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的环节,在活动中,我还鼓励学生进行才艺展示。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同学们不但增强了了解,激发了友谊最重要的是让自信的笑容挂在了每一个同学们的脸上。为了增强学生自信心,我在课上还设计接龙游戏,让每个同学依次站起来大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有信心××”或者说“我能行!我对自己的××有信心”从他们坚定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3、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一个人不可能即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一直以来,关于学习的一个最流行的概念是“学习要刻苦”。“刻苦”或“吃苦”这一类学习态度,我们习惯于欣赏所表达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总是忽略它里面包含的那个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服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一想到学习时,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谁会喜欢苦呢?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吃苦”,必须基于他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这种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来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适了。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是如此。感觉“甜”的东西他就喜欢,感觉“苦”的东西他就讨厌。我们指责孩子“不刻苦”是件很容易的事,与之相伴的是批评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学习的好处。孩子并非不知道刻苦学习可以换来好成绩,他只是做不到。当学习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惰,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自己在学习上做的更好,愿意让父母满意,愿意受到大人的夸奖。因为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上进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现出对学习没有上进心,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后台成长中慢慢丢失了。家长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夫人特点,体恤儿童的心理,注意从“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凭空产生,它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从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个因果关系,前一项不存在,后一项就不能很好的实现。所以,每一种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重要,呵护好了兴趣,才可能产生方法,有了兴趣和方法,才能生长出勤奋。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采取了三个办法来帮助他们。一是找了些高考、中考状元以及很多成功人士谈经验的资料,尤其是那些谈刻苦用功的,让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和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不勤快。这表面上看是强化了学习要刻苦,实际上缓解了她们对苦的感受。既然比我们优秀的人都那么用功。那么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这过程中,我注意没有向他们提出一句要求他们吃苦用功的话。

    还有一个就是我经常给他们讲我们学校老师的故事。讲身边的人和事,效果反而比上面还要大。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教学成绩优秀,爱研究教学理论,爱读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秀老师。同时很多老师工作多年,根本就不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多优秀,他们认真教书,钻研教学理论是因为他们是对学习或工作建起了兴趣和责任感,把学习、工作当成一辈子的事情,因此他们是快乐的,而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做到学而不累。

    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内初班新生升入初中以后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感。通过一节“规则的意义”的心理活动课,开展案例分析及分组讨论我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只有一个人把规则、责任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时,他才会真正意识到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地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学校和社会各种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的许可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力,那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和尊重。通过这次活动课,学生由被动的遵守逐渐变为自觉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新生年纪尚小经常会出现不知如何去遵从制度去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力,因此需要心理健康老师及班主任老师需要一至二月的时间进行紧跟班,督促新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总之,区内初中班新生出现的上述几个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研究,使区内初中班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态度,构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唯其如此,我们所培养的一代,才能把握属于他们的未来。相信成功的喜悦不但会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也会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分享。

    相关热词搜索: 区内 心理健康 新生 探讨 初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