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她为什么喜欢贬低同学?

    时间:2020-05-18 08:01: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谁都想有优越感

    焦女士是珠海市横琴新区的一位建筑工程师,丈夫与她同单位、同行,女儿小贻今年14岁,上初中二年级。三口之家经济条件较好,看上去幸福美满,但最近焦女士发现小贻心态有点不对劲,学习上有偏科迹象。为防患于未然,她经人介绍找到我咨询。

    “我发现小贻有不健康的优越感。”一见面,焦女士就开门见山,“她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成绩很好,而且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受奥数培训,还曾经入选过学校的奥数集训队。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最近我发现,她居然因此瞧不起同学。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难题的解法,她不是热情帮忙,而是先数落人家一顿。‘这有什么难的?很简单嘛!’‘稍稍有点数感的人都可以想到这样的思路。’这是她惯用的腔调。可想而知,她有多么让人讨厌!”

    我笑道:“小姑娘不懂事,教她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就可以了,不必焦虑。”

    “不,没那么简单。”焦女士连连摆手,“小贻只是数学成绩好,别的科目成绩一般。尤其是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她的弱项。如果我督促她多阅读,多练习写作文,她就会提到数学,好像数学成绩好就可以放弃别的科目似的。我感觉,数学成绩好使她产生了不健康的优越感。这样下去,别说高考,中考这一关都难过。”

    我问:“小贻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优越感?比如家境好、长相好、身材好等。”

    焦女士十分肯定地说:“没有。我和孩子的爸爸平时十分注意消除小贻的虚荣心,比如不给她买名牌衣服,不开车送她上学,零花钱也不多给,只有买课外读物时不吝啬。”

    我赞赏道:“您和丈夫是明智的家长!小贻有福了。”

    焦女士尴尬一笑,道:“但小贻还是产生了优越感。我有一个疑惑:优越感这种心态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我告诉她,所谓优越感,是指人们自以为生理方面如体形、相貌和体力,心理方面如智力、技能和知识或其他方面比别人强的心理状态。“优越感”这个词往往是贬义的,人们会以这个词来描述自负的人,或者形容一种有问题的道德品质,并产生厌恶的情绪,这种厌恶恰恰反映了每个人潜藏着的寻求优越的需要,这里的厌恶其实是嫉妒。心理学认为,追求优越是人的基本需要,它来源于人的自卑和弱小。无论是年幼的孩子,还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均无法对自卑免疫。自卑感驱使个体寻求优越感以消除自卑感,这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

    “每个人都想有优越感,优越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我解释道,“比如长得漂亮的蔑视长得不那么漂亮的,有钱的看不起穷的,城里人鄙视农村人,聰明人瞧不起愚昧的人,优等生不愿与差等生来往,等等。同时,人对优越感的需求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人总会不断地挖掘出自己的优越之处,并从中咀嚼幸福的滋味。人类从来都是在比较中进步的,在比较中自寻烦恼,也在比较中自我安慰,这优越感便是人们自我安慰的良药。”

    “优越感也有不好的地方。”焦女士把话题转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我说:“是的,优越感对内会造成自欺欺人的幻觉,消磨人的奋斗意志,对外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们对你敬而远之。所以,优越感是一把双刃剑。”

    自欺欺人为哪般

    “优越感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满足优越感的方式。”我告诉焦女士,对小贻而言,满足优越感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现实的途径,如取得好成绩(考试得高分、排名靠前等),获得更高的赞誉(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奥数竞赛获奖等),练就一项令人羡慕的技能(舞蹈、书法、某种体育项目等),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漂亮的外表等。另一条是想象的途径,比如幻想中的成功、名望、魅力、个性品质等,以及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所获得的优越错觉。

    我解释道:“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取优越感通常是积极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与他人产生联结,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通过想象的途径获得优越感是消极的,虽然能得到暂时的自尊提升,但不够稳定,对负面评价的免疫力较低,容易产生强烈的愤怒或沮丧。”

    “没错!小贻最近脾气大得很,有时又灰心丧气。她获取优越感的方式是消极的!”焦女士惊呼道,转念一想,又问,“不对呀,她以数学成绩好为优越感,这不是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得的吗?”

    “这就是心理的微妙之处。”我说,“小贻数学成绩好,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当然可以引以为荣,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她以数学成绩好为借口放弃语文等学科,还贬低同学,就是在通过想象的途径获取不真实的优越感,属于自欺欺人,无疑是消极的。”

    焦女士问:“消极的方式包括哪些?”

    我告诉她,消极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心理防御机制:

    1.贬低。富人看不起穷人,学霸看不起学渣,王子看不起乞丐,北京人看不起上海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贬低,背后仅仅是为了获得优越感。

    2.幻想。拥有最高智力和万人迷的美貌,被亿万粉丝拥戴,成为操纵一切的黑客,像蜘蛛侠那样拥有特异功能……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样也是为了寻求优越感。

    3.否认。否认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所犯错误合理化,以及诸多自欺欺人的观念,目的也只是为了防御自卑,维持优越的幻象。

    4.懈怠。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有的人对不擅长的任务采取懈怠的策略。比如,不喜欢某学科,即不努力学习,考试不认真,造成懒惰、马虎等假象等,以掩饰自己的无能感。

    焦女士问:“小贻对语文采取的就是懈怠策略。她为什么会这样愚蠢呢?”

    我说:“因为懈怠策略是她自我保护的屏障,甚至可以帮助她把劣势变成优势。在她看来,语文成绩不佳,原因有二:不聪明、不努力。您说她愿意选择哪个?”

    “不努力!”焦女士如梦方醒,“如果我是小贻,也会这样想。我可不想让人瞧不起我的智商,况且,我的智商已经在数学方面被一再确认过了——哎呀对了!小贻贬低同学,其实就是在确认自己的智商高人一等!”

    “没错!”我说,“其实小贻还有一条心理上的后路:我是因为不下功夫学才落后的,要是我打起精神来,会比那些语文学霸厉害多了!”

    焦女士问:“您的分析十分合理,但问题是,一个14岁小女生有这么重的心机吗?”

    我笑道:“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心思缜密的预谋,但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她这样做,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她追求优越感的天性。”

    评价体系要全面

    焦女士问:“原来优越感有这么多学问,看来,想做一个合格家长,我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方面。现在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帮助小贻克服消极优越感带来的不良影响呢?”

    根据小贻的具体情况,我给焦女士提出了以下三条建议:

    第一,帮助小贻建立全面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自己,几乎是每一名中小学生的弱点,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每一位家长必须做的一项工作。要让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的“我”,家长可以经常指出孩子其他方面的不足,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越只是某一方面,而非全部,自己还有许多不如别人的地方。

    第二,夸奖孩子要适度。虽然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家长的夸奖有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但凡事都要讲究分寸,过度的夸奖容易让孩子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尤其是在客人面前夸奖孩子,会使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会助长孩子的优越感。殊不知,当不真实的优越感在现实面前突然崩塌,孩子会陷入严重的自卑泥潭,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引导孩子不独占成绩。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只属于自己,它包含了许多人的辛勤汗水,是老师、家长和孩子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家长的关心和照顾,没有老师的辛勤培育,怎么会有孩子的优异成绩呢?所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感激别人的劳动,不要自以为是。家长还要纠正儿童对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地位的错误看法,尽量使自己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不要给他们搞特殊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助长孩子的优越心理。

    第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別人的夸奖。家长可以管住自己不过分夸奖孩子,但管不住别人的嘴,所以,家长有必要在孩子的心中砌起一座堤坝,提防泛滥的夸奖。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的夸奖大多是出于礼貌,是善意,却未必真实,所以要以礼相待,但不可信以为真,更不能产生虚幻的优越感。

    最后我提醒焦女士,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珍视的能力或品质,这些成了优越感的来源,当它们受到攻击时,可能会导致心理崩溃。所以,引导工作一定要注意分寸,不可操之过急。

    【编辑:陈彤】

    相关热词搜索: 贬低 她为 同学 喜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