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博物馆里的史前山东

    时间:2020-08-26 07:53: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蛋壳陶:用土与火书写着一个民族的传奇

    4000多年前的古城,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陶器,预示吉凶的卜骨,夯实的的城墙……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回到史前的济南。

    我们被一件瓷器震惊。

    4000年前,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4000年以后,经过了工业革命,经过了科技大发展,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后人称它为“蛋壳陶”。

    一万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我国新石器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到新石器时期晚期,龙山蛋壳陶的出现则展示了中国陶瓷文明的第一个高峰。蛋壳陶因薄似蛋壳而得名,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蛋壳的器皿。

    蛋壳陶之薄,至今无有企及者。四千年前埃及的制陶业已经成熟,但是烧制技术远不如龙山时期精湛。从艺术效果看,埃及陶器装饰上有大气之风,但缺少细腻温婉的细节表现,艺术上缺少想象力。龙山蛋壳陶除了偶有简单的镂空花纹以外,几乎没有装饰,但却以它造型的饱满圆润呈现出勃勃生机,耐人寻味。

    蛋壳陶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孕育出中华源远流长的陶瓷文明,用土与火书写着中国传奇。

    黑陶是龙山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们沿着黑陶的足迹,走进龙山文化博物馆。

    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建成于1994年,因墙皮脱落、缺乏消防配套设施等原因,原博物馆在展览空间、内部设施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展示需要。为提升服务水平,章丘市于去年10月投资1500万元启动改造工程,并大力推出“龙山文化”这一主题。

    改造后的博物馆分为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及结束语六部分。

    章丘市文物局局长李东燕介绍,扩建后博物馆的展览面积从原来的10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新馆展出文物也由过去的180件增加到373件,其中包括生活饮食类的陶碗、陶釜、陶鼎等221件,生产工具类的石铲、石斧、石钺等17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龙山文化的代表——龙山黑陶。

    在新馆布置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当数馆中的多处多媒体展示平台,通过这种新的手段,对历次的考古发掘过程进行了图像展示。拐角处的三块大型投影仪,以动画的形式循环播放着对城子崖古城和龙山文化的介绍,国内首创的玻璃通天柜的陈列方式在开阔的空间中将当时的生活用品进行了展示。

    龙山文化横空出世:从“鹅鸭城”到考古圣城

    1928年4月4日,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吴金鼎来到平陵进行考古调查。平陵在章丘龙山东北,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一个重要的城邑。吴金鼎登上高阜东眺,一个长方形小城垣状台城映入眼帘,这就是城子崖,当地人俗称“鹅鸭城”。

    说起鹅鸭城,相传是养鹅鸭的地方:唐初,唐太宗五子李祐被任命为齐州都督,李祐骄奢淫逸,特别喜欢斗鸭、斗鹅,在平陵养了许多善斗的鸭鹅,老百姓就讽刺这里叫鹅鸭城。“养鹅鸭何必建城?”吴金鼎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考古。

    吴金鼎在城子崖西面的断崖上看到火烧的痕迹裸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土里有陶片、贝壳和动物的骨头,随手挖几下,竟挖出两枚粗糙的骨针,再细察土层,不见金属、瓷器碎片,更无煤渣,吴金鼎意识到这是一处远古文化遗址。

    随后的1930年和1931年,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两次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一个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被命名为“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沉睡了4000多年之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发现,证明中国东部在4000多年前存在着一个土生土长、不同于彩陶文化的黑陶文化。

    20世纪20年代,国外考古学家根据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和远东的彩陶有近似之处,提出了中国史前文化西来说的假说。当这种假说甚嚣尘上之时,城子崖考古发现无疑是一道文化宣言,黑陶文化让“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当时参加考古发掘的学者无不为之感激涕零,在他们的考古报告中写道:“我们替中国原始问题的讨论找到了一个新的端绪”,“希望由此渐渐地上溯中国文化的原始,下释商周历史的形成”。

    1934年,详细记录城子崖龙山文化发掘与研究成果的考古报告《城子崖》专刊被列为中国考古报告集首卷出版,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问世。傅斯年在这部报告中称颂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家在中国国家学术机关发布其有预计之发掘未经前人手之遗址之第一次,虽不敢以创新纪元自负,然后来此学之发展,或当承认此一工作为昆仑山下一个长源。”

    此后,城子崖被称为中国“考古圣地”。

    从陶器里钻出来的史前山东

    但是,城子崖发掘毕竟是中国考古学幼年时期的一次发掘,留下了两大悬案。一是自城子崖遗址发掘以后至上世纪7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发掘了很多龙山文化及同时期的遗址,再未发现城址,所以人们怀疑城子崖黑陶文化不是龙山文化城。二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确立了岳石文化以后,人们从《城子崖》一书发表的黑陶文化陶器中也发现有岳石文化陶器,因而推想城子崖遗址是否存在岳石文化堆积?城子崖龙山文化城是否是岳石文化城?

    为了解决城子崖黑陶文化城的年代和是否存在岳石文化遗存两大悬案,正好城子崖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末进行“四有”(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单位或责任人、有保护范围、有完备的档案资料)工作,于是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对遗址进行“四有”勘探试掘的基础上,1990年3月,时任山东省考古所所长张学海带领研究所部分业务人员,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复探与试掘。

    1990年3月16 日,复探先从遗址的东沿与西沿下手,当天上午,在残垣西坡根的黄“生土”下发现夯土,试掘之后更大的发现震惊了考古界。“在城圈的多个方位都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城垣互相叠压的地层现象。原来复探探出的下层城垣遗迹,并不是一座城,而是分属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两座城。城子崖遗址是三个历史时期的城址,三者形制一致,城垣互相叠压。”张学海说。

    下层是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在龙山城的基础上修筑,城垣都有基槽,全采用原始版筑,使用成把的小棍夯筑,夯土层面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夯窝。上层是周代城,即《城子崖》中所说的灰陶文化时期,确切地说基本上是春秋城,不是商周城。尽管此城的修筑是在岳石文化城废弃以后很久,但城垣仍在岳石文化城垣的基础上修筑。春秋城的地面高于现今遗址地面,地面城垣已基本不存,地下墙基也很不完整。

    “此次证明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岳石文化城,而不是龙山文化城。龙山文化城是这次的新发现,同时对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确认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两大悬案都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是城子崖考古和龙山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张学海说。

    1990年城子崖考古新成果获本年度和国家“七五”、“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次年金秋,山东考古界召开了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更成为中国考古界的一大盛事。

    以龙山镇为中心的章丘西部,是济南地区距今八千余年到三国时期的重心所在,城子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城是当时济南地区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者说城子崖古国的国都,堪称古济南。况且济南作为地名,首先起于汉代的东平陵城,西晋元嘉年间才西迁到历城,再迁至济南老城。

    所以龙山镇为中心的济南东部地区,蕴藏着济南地区一部系统的古文化、古城、古国史,同时也是山东古史的一个缩影。

    相关热词搜索: 博物 史前 山东 馆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