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两种不同历史语境下的黄飞鸿

    时间:2020-09-09 07:58: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黄飞鸿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标签,不断地被改编、演绎、创造,形成黄飞鸿影视艺术形象,而隐藏在历史语境中黄飞鸿的真实行迹被淡然忘却。在两种不同历史语境中显现了不同际遇的黄飞鸿,是有历史依据发展过程的,文章通过真实历史语境下的黄飞鸿和流行文化语境中的黄飞鸿功夫来探讨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黄飞鸿 影视文化 流行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18—03

    黄飞鸿,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旧中国时代活跃在南方武林中的功夫大师,也是唯一能够根据文献资料大致清晰还原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恰逢旧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社会激荡漩涡之中,然而冥冥之中他的人生轨迹与清末民初时期多灾多难的时代达到了某种契合度,多悲剧的人生际遇也发生在他身上,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演武生涯上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苦难。然而真实人物的多变化人生轨迹,没能阻挡他的人格魅力在影视大众文化中得到渲染,特别是宣扬能引起普通群众共鸣的匡扶正义、古道热肠、医武双馨的人物特征,这些都与黄飞鸿的人生轨迹和武艺传承有着承传关联性。

    广东作为清末开眼望世界的第一站,也是社会语境下各种变革最为激烈的地方,黄飞鸿在此社会环境中见证了它的发展和演变,其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活历史,再结合他出神入化、世莫能当的洪拳功夫;济弱扶倾、行侠仗义的道德品质,亦成为时代动乱背景下需要英雄人物来解救劳苦大众的正能量,因此,黄飞鸿题材就促成了之后急需要精神来鼓舞普通大众的精神需求,也就成为了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最好素材以及最佳选择。这种因素发展情境下的人物自传情节,使它本身在固有题材上塑造了新的能凸显人物性格的创新,这就有了接下来我们要谈论的两种文化语境下的黄飞鸿现象。

    1 真实历史语境下的黄飞鸿

    1.1 生活际遇语境下的黄飞鸿

    黄飞鸿,1847年生于一个武术之家,父亲是当时的“广东十虎”之一,自幼跟随父亲习武。因家境贫寒,早年饱受漂泊之苦,五六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走街串巷,鬻技街衢,靠演武卖艺,售卖膏药为生,这给黄飞鸿打下坚持的武术根基。十六岁的黄飞鸿受同乡行会之约,到广州定居。开始独当一面开设武馆,以其高尚的武德,和精湛的武艺匡助弱小免受恶霸欺凌,得到江湖人士赞誉。然而在自身家庭生活当中,黄飞鸿曾四度结婚,嫡妻姓罗,婚后3个月便去世,续娶马氏,生有两子,一名汉林、一名汉森,不久马氏病卒。又娶岑氏,生汉枢、江熙,也因病去世,前三任妻子都英年早逝,黄飞鸿自认有克妻之命,因此到1915年,六十多岁岁的黄飞鸿娶了19岁的莫桂兰后,黄飞鸿没有给莫桂兰以妻的名分,而是以妾的身份来定两人的关系,两人最终相伴一生。黄飞鸿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被妒,在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刘永福兵败后,黄飞鸿看到武术在军队中的式微,回到广州后,只行医,不授徒习武,过着淡然隐于世的隐居状态,生活相当艰苦。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之际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黄飞鸿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亦毁于战火,黄飞鸿在经历丧子之痛和生活困境中郁郁而终,在时隔六年后的1925年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广东南拳一代宗师溘然长逝。家徒四壁的后人无力安葬,多亏弟子邓秀琼出资相助,黄飞鸿才得以埋葬到白云山麓。

    1.2 演武仕途生涯下的黄飞鸿

    黄飞鸿承传的功夫,一方面传承於陆阿采——黄泰——黄麒英,另一方面传承於铁桥三——林福成,最后融百家为一家,形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黄飞鸿洪拳支系系统。黄飞鸿自幼随父行走江湖,以买药为生讨生活,到十九世纪末期在广州开设“宝芝林”,悬壶济世,才正式稳定下来。起起伏伏的半个世纪的生活历练,看尽人间冷暖,全部凝缩在洪拳传统创新上。而洪拳传人把他改编和凝练升华的洪拳体系作为分界线,与早期洪拳进行区分,表明了黄飞鸿系统洪拳在洪拳体系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飞鸿对自身的洪拳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并加以创新整合,如虎鹤双形拳就属于他融合南派武艺的精髓推陈出新所创的拳术。同时成名技有飞铊、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现传下来的拳术套路主要有洪拳三宝,五行拳等;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棍、瑶家大钯等。

    作为民间武术家,黄飞鸿有一段投身军旅的以武艺报效国家的荣耀经历,但是黄飞鸿的行伍生涯,并不顺利。1894年,黄飞鸿作为医官和技击总教练的身份,与刘永福福字军一起人台,抗击日军数月,终因寡不敌众,撤回大陆。1895年6月福建省臬台唐景崧自立为“台湾民主国总统”,任黄飞鸿为殿前大将军,后被李鸿章的淮军镇压l引。黄飞鸿看到立志无望广州,昔日的少年英雄此时已经是一位神情凝重的中年人,对于重回江湖黄飞鸿毫无兴趣,他决定只行医,不收徒弟教授武艺,在宝芝林门前张贴告示“武艺功夫,难以传授;求师学技,千金莫问”的标语。黄飞鸿五十岁时,刘永福将军参加国民革命军,再次邀请黄飞鸿出山,担当民团武术教练,但时运不济,几个月之后,刘永福去职回乡,黄飞鸿也失去施展抱负的最后机会。人们最后一次领略这位南拳大师的风采,是在1919年4月9号广州精武会成立仪式上大典上,当时广州珠海戏院里人声鼎沸,民国政要,社会名流,汇聚一堂,六十三岁的黄飞鸿上台表演飞坨绝技引起阵阵掌声。经此之后,黄飞鸿自此没能再次出山,隐没在时间洪流中。

    1.3 承传功夫上的扩布流传

    林世荣是黄飞鸿授受的最后一个徒弟,从师学艺二十几年,也是黄飞鸿收的最有成就的一个徒弟,因为是林世荣将黄飞鸿武艺带人大众文化和扩布流传添枝散叶的第一人。从黄飞鸿身上,林世荣系统的学到了洪拳系统,并继承了黄飞鸿系统的精髓:自创的虎鹤双形拳和洪拳系统中的其他拳械套路。林世荣作为黄飞鸿“虎鹤双形拳”的第一代传承人,对它进行了的深入研究和努力的习练,之后更是被称谓“虎鹤先生”的美誉被人所传唱。在2007年9月份,在南海西樵山举行的黄飞鸿诞辰160周年盛会,从世界各地赶赴南海参加纪念黄飞鸿的传人多达207人,大部分均出自黄飞鸿、林世荣两位大师的派系,有一半选手是来自国外,其中林祖系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捷克等国家地区。此次大会是黄飞鸿传人最为集中的交流的一场盛宴,而其中林世荣支系传人占到了此次大会总人的过半。在这次交流盛会中,作为黄飞鸿洪拳系统的发源地西樵山,却没有西樵山洪拳拳师习练黄飞鸿洪拳系统的核心“洪拳三宝”。这一点就侧向说明了黄飞鸿洪拳主要在香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传播海内外。

    2 流行文化语境中的黄飞鸿功夫

    中国功夫电影的辉煌由香港电影造就,而香港电影是以广东文化为依托,于是在香港武侠功夫片领域中,作为广东南派拳法代表的“洪拳”,一度被推崇到泰山北斗的地位。而让广东洪拳红遍大江南北的是根据“黄飞鸿”其人其事经过艺术加工改编的电影《黄飞鸿》系列。然而艺术演绎加工下的黄飞鸿是以真实人物为依托的,在清末大时代背景下,有着过人武艺的黄飞鸿,虽然有一副拳拳报国之心,但是他的报国志向却得不到发扬。而晚年的一系列家庭巨变,更是把他变成了一位生活在悲剧中的落魄、迷失、消极的老人,这是真实版的黄飞鸿。而在黄飞鸿去世之后,通过各种渠道辗转到香港的传人,通过小说、漫画、电影等被各层级人群容易接受的方式,对黄飞鸿的其人其事的侠义事迹进行艺术加工和渲染,使黄飞鸿成为了一种标签和名片,其中黄飞鸿传人中林世荣支系是做的最为积极和用心的。

    黄飞鸿在其习武生涯中不断地为洪拳体系开枝散叶,使洪拳不仅在广东传习,还被其徒弟通过多种渠道方式传播至海外。但是这种只在地域性传习洪拳影响范围有限,而真正把洪家拳名称传进普通群众意识中的是香港武侠剧传播影响下引起的习武热潮。香港武侠剧拍摄的洪拳系列的电影多不胜数。如洪拳主要代表人物黄飞鸿,在经过近70年来数以百计的电影、小说、电视剧、戏剧等文艺作品的描绘已家喻户晓,其中以黄飞鸿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目前已经103部,2001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最长寿的电影片集”。黄飞鸿得以被广泛传颂为一代宗师,与其徒弟林世荣分不开,甚至可说是世人因林世荣才知道黄飞鸿。林世荣曾获孙中山嘉奖,授徒无数,整理出版有《铁线拳》等珍贵武术图书。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不少都是香港武术电影界人士,明星刘家良就是其弟子刘湛的儿子,成龙、李连杰、赵文卓等也曾凭黄飞鸿系列电影而大红大紫,市民对黄飞鸿的了解,大多源于电影。因为电影武侠片的艺术之泉,是武侠文学作品。影视固需生活之源,但有无艺术之泉作借鉴,也是大不一样的。从武侠片看,社会历史的背景和观众的需要,是它的艺术之源,而精彩纷呈的新派武侠小说,则是它勃兴的艺术之泉,在香港电影武侠剧中“黄飞鸿”的起源在于林世荣的徒弟朱愚斋所写的“黄飞鸿”系列小说。朱愚斋首先对黄飞鸿的生平事迹作了详细、生动而且具创作力的描述,为后人了解,研究这位武林大师、跌打名医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为文史界、影艺界创作黄飞鸿传奇,电影、电视剧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朱愚斋不但擅长著书,并且擅长编书、说书,他把黄飞鸿及其他武林高手的事迹编成故事,自编自说,成为闻名全港的“讲古佬”(说书人)。今天,黄飞鸿的名字传遍世界各地,朱愚斋立了头功。“黄飞鸿”的声名事迹不断地被各种形式演绎,以及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都是以他的武术和武德为衬托来突显人物个性的。这种性格突显,活灵活现的人物,并且距离我们所生活的年代很近,有根有据确实存在“黄飞鸿”其人,这种输出方式更容易被普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伴随着洪拳也被普通群众所容易认同。正是这种通俗武侠影视传播和林世荣把洪拳倾囊相授传给他的徒弟,并通过徒弟传播国内外形成的洪拳热潮的带动,洪拳才能更快的传播开来。

    3 总结

    流传至今的“黄飞鸿”文化俨然已成为一种标签、现象,其人其事亦成为民间大众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的事情。南海区政府为了把黄飞鸿文化做成南海宝贵的名片和旅游资源,还提出要打造“文康武鸿”的旅游品牌形象,而这些都源于黄飞鸿的功夫。但是自称“豆腐教头”的黄飞鸿能够为人众知成为流行文化现象,主要是他去世之后,在媒体和电影等宣传下,做生做活了黄飞鸿,而真实的黄飞鸿并不是电影、小说、漫画等所渲染的是个穿着传奇色彩的武林人物,然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的侠义精神却是他一直秉承成的美德,并且在择徒授艺时,也是考察徒弟的标准,也正是他的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的严格要求,使黄飞鸿洪拳系统能够传承下来的的原因。虽然黄飞鸿的时代已经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其人其事我们不可能去考究他那个时代的事情,然而他从南拳武师到如今誉满全球,乃罕成为华人武术的符号,却实实在在是在香港这块士地上发酵的,而到港传艺的黄飞鸿弟子们的拓展和宣传则是洪拳传播的张力。在香港传艺最有作为和知名度的莫过于林世荣支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两种 语境 历史 黄飞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