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匠人营国

    时间:2021-01-29 08:00: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战火纷飞的岁月,他期待家园重建;百废待兴的年代,他探索城市蓝图。从长安街规划到菊儿胡同改造,从广义建筑学到人居环境科学,他用一生在追求什么?

    吴良镛,两院院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8年前,他关注更多的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8年后,吴先生关注最多的却是他近20年来一直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从建筑到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是吴良镛一生学术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图1)

    2011年2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上,作为会议主要筹办者的吴良镛先生作了《学术前沿议人居》的报告,年届九旬的他坚持站在讲台上演讲了整整一个小时。

    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说以人为本是天经地义的。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学科体系的建立,是吴良镛先生近20年来在学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2010年6月,他凭借这一成就荣获了“陈嘉庚技术科学奖”。很少有人会在功成名就之后、年届九旬之时追求和完成这样的转型,是什么让吴良镛先生如此孜孜以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他65年前协助梁思成先生亲手创办、并坚持工作至今的地方。建筑学院的墙上有吴良镛写的4个字:匠人营国。(图2)

    吴良镛说,这是《周礼》中的一句话,国是城市,匠人营国是经营城市,但是我们把它放大了,意思是国家。营造包括经营、管理、规划。

    成为“匠人”是吴良镛18岁时做出的人生选择。少年时代,由于家道中落,他们全家人曾被逐出家门,流离失所。而1940年,在高考的最后一天,他又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品尝到了家园破碎的滋味。

    吴良镛说,大学考试结束,已经筋疲力尽,中午,日本飞机又开始轰炸,合川的大火烧死很多人,对我刺激很大。为了要重建家园,我报考了中央大学。当时全国只有这么一个学校有建筑系。

    1944年,对于正在读大学4年级的吴良镛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发生的几件事坚定了他对事业的抉择。由于日军的封锁,很多重要物资都是通过驼峰航线运到重庆,吴良镛则从中获得了一条极有价值的信息。

    吴良镛说,在这些物资里,有一种缩微胶卷,里面有两本建筑杂志,杂志中几篇谈战后住宅改建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增强了战后重建国家的信心。

    学习的动力和劲头也大了。

    就在这一年,吴良镛被征调到云南,在远征军里担任翻译。在滇西地区作战时,他切身感受到了战争对自然环境和百姓生活的破坏。这不但坚定了他投身战后重建的决心,也为他几十年后创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埋下了伏笔。而当时,身在云南的吴良镛并不知道,他在校刊上发表的一篇关于古代建筑的论文已经引起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注意。1945年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得知吴良镛回到了重庆,专门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助手,吴良镛接受了。(图3)

    无论家园重建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大量人才。1946年,梁思成决定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招贤纳士,教书育人。

    吴良镛说,当时清华各系都有大师,我从事的这个工作,当时是从建立图书室做起,是开创工作,自己很振奋,感觉这里就是自己待一辈子的地方,心里非常安定。

    除了学术环境之外,清华园的居住环境也让吴良镛感到心情舒畅。当年他虽然只是个年轻的助教,却幸运地住进了著名哲学大师、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的房子里。

    吴良镛说,虽然房子旧一点,但房子旁有一棵大树,夏天屋子外头等于有一个绿色的罩子,风景如画,像画境、诗境。

    多年之后,吴良镛在他的“人居环境”学说中提出,要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或许与他在清华园这段世外桃源般的记忆不无关系。

    1948年,吴良镛赴美留学。两年后,学业有成的他收到师母林徽因在病床上托人带来的一封信,上面“百废待兴”4个字,让吴良镛毅然决定回国,实现他重建家园的梦想。

    1950年,吴良镛回到清华大学。第二年他担任了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顾问,和恩师梁思成一起,在多年战乱留下的废墟上建设新的家园,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然而,从格局规划开始,营国的道路并不平坦,很多人对于要营建一个怎样的城市和国家没有清晰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个时候个人的建筑理念或者建筑思想,实现的空间并不大,更多的是服从当时时代的需要。

    吴良镛说,各个时代有不同的特点,那时在建筑方向上还在探讨,城市规划该怎么弄,建筑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个探索过程。

    在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里,建筑师们更多地是依靠宏伟的公共建筑来体现国家的意志和时代的风貌,十大建筑就是其中最辉煌的成就。不过,在吴良镛的记忆中,这个宏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里也遇到过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

    吴良镛说,后来的所谓十大建筑,已经不是原来设想的全部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没有钱了,这个事情,很多人现在不一定知道。人大会堂盖完了,总理请梁先生跟他在人大会堂绕了一圈,总理讲,我算松了一口气。所以十大建筑了不起,我现在去人民大会堂,还是感觉到相当自豪。(图4)

    20世纪60年代,吴良镛参与了长安街规划,在祖国首都最核心的区域,动笔勾勒一条长街乃至一个城市的蓝图。但在之后10年动乱中,他们在沙盘上营建的美景迟迟没有变成现实。倒是在左家庄一带顺利完成的住宅项目,让吴良镛看到了希望。建筑风格总是受时代所限,“谋万家居”却是永恒的主题,吴良镛由此把目光从公共建筑转移到了居民住宅上面。1984年,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

    什么叫广义建筑学呢?

    吴良镛认为,建筑不只是房子。从聚居谈起,叫SETFLEMENT。从最早的穴居野处,到后来盖房子,再到后来不只是盖房子,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物概念了,它是个社会概念了,社会概念就是人在里头。

    找到了聚居的概念,就好像找到了建筑的灵魂,吴良镛的眼前豁然开朗。在理论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吴良镛在实践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传统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1978~1987年,吴良镛选择了北京的菊儿胡同作为旧城改造的试验田。

    吴良镛说,我有个核心思想,北京城的保护,不仅是古建筑。文革前,北京对住房不怎么注意,文革后,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北京胡同、大街、四合院的住房,这套体系国外没有,很独特,我们叫它四合院体系。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造。

    改造前的菊儿胡同,居住环境相当恶劣。吴良镛说,那时菊儿胡同41号院,是一个破庙,大部分都是棚户。我们以绿地为核心,把古老的树木留下来,以四合院的原型,围着树木、院落,做二层、三层建筑,每家建有厨房、厕所,保持了传统城市原有的肌理,叫有机更新。(图5)

    在近10年的时间里,吴良镛反复探讨和修改着菊儿胡同的改造方案,光审查就经历了七八次,他探索出了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这个模式是成功的。

    吴良镛认为,改造中要注意保护传统的遗产。根据现代化的建设要求,设计新的环境,但保持传统的居住味道很重要。

    建筑艺术与居住环境的完美结合,使菊儿胡同改造工程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史上的杰作。1992年,它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在这个成功案例的基础上,1993年,吴良镛正式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希望通过多学科、多行业的交叉配合,共同营建适宜的人居环境。1995年,在吴良镛倡导下,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1998年,清华大学又参与了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规划项目。吴良镛回到50多年前战斗过的地方,与本校的同事、云南的专家们一起考察、研讨,并作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报告。

    2001年,经过近10年的潜心探索,吴良镛出版了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人居环境”的概念日渐清晰。(图6)

    吴良镛说,一个城市,要保持它原来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美,但城市也要发展,但新的发展应该使城市更加增色而不是破坏。往往破坏一个城市不难,几栋高楼就可以把它破坏了。

    2007年,85岁高龄的吴良镛因中风住院,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追求“营国”之梦的脚步,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他成功地康复并回到了工作岗位。2010年,吴良镛出版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一书。同年6月5日,他在广东云浮举行的“转变发展模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上,提议把人居环境建设列为“十二五”国家战略。

    吴良镛说,人居环境建设,非常博大也非常具体,是说起来都能懂的事情,它又叫平凡真理。如果加以提高,要变成社会共识,不是建筑师说了算,而是地方的领导,当地的建筑者共同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变成一个哲理性的社会共同追求。我们要走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的概念,就是进一步啃硬骨头。

    吴良镛所说的啃硬骨头,指的是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转化为现实。2010年,他把“陈嘉庚科学奖”奖给他的3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吴良镛人居科学基金”,希望鼓励更多的人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历过一次次的探索和转型,在步入人生第9个10年的今天,吴良镛心中想要营造的城市和国家有了全新的蓝图,为此,自称“九零后”的他依然在不懈地努力着。

    吴良镛先生写过这样一句话:“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居环境,贵在融汇。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上下求索,其道大光。”这不仅凝结着他多年来对人居环境的思索,更寄托着他对这一新兴学科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图7)

    相关热词搜索: 匠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