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关系研究

    时间:2021-02-08 08:01: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人”和“公民”。实施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工作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中的鉴别性特征。强化通识教育办学思想、把握胜任力科学内涵、做好通识教育顶层设计、加强课程改革与管理、重视师资培训是实施通识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职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84—04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译作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rkard)首次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专识教育)提出来的,李曼丽采用“理想类型”法对其进行了归纳,“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胜任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其文章《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 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 gence)中提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等等”[2]。胜任力有三个特征:具体工作岗位中与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存在可描述的具体工作情景、能够区分出高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3]。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包括个人外在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素质,又包括内在的动机、自我概念、态度、价值取向等隐性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修养。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决定其必须进行通识教育,而“职业性”则要求其紧紧围绕“就业”、“职业”,以及将来职业晋升必须具备的“职业胜任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关系,并对更好地围绕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提出建议。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实施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更好地了解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概况,笔者对常州市6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骨干)2所、省级示范校3所、民办校1所)的通识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通识教育实施有保障,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无论是国家示范(骨干)还是省级示范、公办或民办高职,都实施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规定了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实施途径、教学时数和学分。以某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其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技术基础课、岗位技术课、素质拓展课和实训实习课五大类,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拓展课实施,公共必修课为720课时,占总学时的26%;素质拓展课为252课时,占总学时的9%。通识教育类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35%以上。

    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系统研究与规划。首先,公共必修课程设置重政治素质、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培育。公共必修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其次,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通专”结合不紧密。虽然开设的通识课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但并未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角度系统地设计,而仅限于人文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的简单相加,未能将两种课程很好地融合,体现不出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二)重必修课程建设,轻选修课程管理

    高职院校一般设立专门机构,如基础科学部、社会科学部负责公共必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并且各级教育部门还会针对公共必修课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与评估,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检查、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与评估、就业指导工作检查等。学校对公共必修课的课程管理要求等同于专业课程,在公共必修课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科研中实施倾斜政策,这些举措保障和促进了公共必修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相对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则较为薄弱。一是公共选修课的申报过于宽松,课程设置比较随意。通常做法是向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料)即可,对申报人资格和课程内容等实质审查则流于形式。二是过程管理不足,大部分学校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主要是检查课程申报材料与课程结束材料(教案与课程成绩),对实施过程则缺少相应的跟进措施。三是课程质量评估缺失,往往仅凭任课教师一家之言,没有建立相应的课程激励与淘汰机制。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改革创新不足

    当前高职教育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就通识教育而言,其教师的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由于学校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在师资培训、知识更新、荣誉奖励等方面更多倾向于专业教师,造成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与时俱进。通识教育育人作用的潜在性、长期性等特点,造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短期内很难通过量化标准获得认可,可视化程度不高,加之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建立通识教育改革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导致许多从事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产生失落感,缺少工作积极性。同时,教改的不足也限制了专业教育中通识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与横向联系。

    二、通识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系

    (一)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基本工作能力,为学生胜任职业奠定扎实基础

    胜任工作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职业群要求必须具备的、通用的基本工作能力,二是特定工作的职业能力。根据麦可思公司建立的基于SC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的需求模型,即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主要包括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五大类35项,不同职业群的职业胜任力在某些大类和项目上会有所侧重。通识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普遍适用的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强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定量定性分析能力、理解和鉴赏能力、判断能力等的培养,并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高等数学、心理健康等公共必修课程,保证基础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胜任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认为,基础知识面的扩展(本科62%、高职高专54%)和人生观的建立(本科45%、高职高专39%)是母校对自己事业和生活帮助最大的,也充分证实了通识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影响力。

    (二)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职业胜任力中的鉴别性特征,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胜任

    麦克利兰的胜任力冰山结构图显示:职业胜任力分为五个层次,水上冰山部分(知识和技能)是基准性特征,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水下部分可以统称为鉴别性特征,是区分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见图1。通常,表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改变,通过培训即可实现;自我概念,如态度、价值观和自信也可通过培训实现改变,但这种培训比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困难;核心的动机和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其有助于培养和增强职业胜任力中的鉴别性特征,使从业者表现卓越,获得成就。这是因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人”和“公民”的非功利性育人目标,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广泛领域的知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灵活学习机制,融知识课程与活动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人”的独特的兴趣、感情及道德发展的需要,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更能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思考,培养和挖掘兴趣,激发好奇心和动机,增强自信,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全有力的人格。2011年麦可思公司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中期发展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毕业生3年内获得职位晋升,而这些优秀人才认为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扩大社会人脉关系最为重要,其次是假期实习和课外兼职。这些内容和活动正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强化通识教育办学思想,把握“胜任力”科学内涵

    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短且具有职业指向性,使得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甚至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如把通识教育等同于通识课程,认为通识教育是低年级实施的教育,等等。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领会通识教育的精神实质,把通识教育的办学思想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做好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基于学生职业胜任力、通识教育“全人”理念构建公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知识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做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加强各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内容,把通识教育思想贯穿到专业教学中去,既注重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产生叠加或倍增效应。

    (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管理,增强职业胜任力培养效果

    第一,对原有的通识课程按其内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整合,建立有行业、职业群痕迹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核心模块,在内容上不求泛化,实践上贴近社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堂讲授、交流研讨、图片展示、专题报告、团体辅导、社会实践、读书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第三,改革课程评价制度,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多元的评价制度,将态度、动机、情感等因素量化并纳入考核体系。第四,加强对公共选修类通识课程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审核和过程管理,实施质量监控,制定激励和淘汰制度,建设优秀教学资源,保证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保护学生选修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职业胜任力。

    (四)加强通识教育教师职业胜任力培养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职业岗位的胜任除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其对职业价值认同、工作态度与情感、责任心与进取心等内在个性特征更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职业的态度与情感。第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倡导“德艺双馨”的教师风范,鼓励教师用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4]。第二,加强教师培训,除知识提升培训外,也要定期选送通识教育教师去企业学习,把握行业、职业群对职业胜任力的定位,掌握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转变观念,提升对通识教育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三,提高通识教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激发、调动、保护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职业胜任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吴继红.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5.

    [2]David McClelland. 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hysiol— ogist,1973(28):1—14.

    [3]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8—32.

    [4]向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7):37—39.

    相关热词搜索: 胜任 关系 高职院校 职业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