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圆桌讨论:中学语文选修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1-02-23 07:54: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主持人:李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语)2003年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中学语文的“选修课”设想,对于几十年传统的语文教育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几年来,经过全国各地的实践和探索,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有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可以从那些方面加以完善?为此,我们邀请来自国内多个省市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曾经参与课改的中学教师与课改的亲历学生展开了一次圆桌讨论,讨论触及到了当前这一课程改革值得注意的现象,下面是一些讨论的要点摘录。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继凯充分肯定了中学语文选修课开设的意义,他结合自己多年来主持“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设想。

    教育硕士应成为文学选修课的生力军

    ◎李继凯

    笔者作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有幸成为两届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的评委,参与了相关的评选活动。从今年各高校申报的82篇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来看,没有一篇将“文学选修课”作为专题进行整体研究的专业学位论文。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如何进行文学选修的问题无疑是教学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目前争议也很大,却多为情绪化的议论,缺乏具有学理性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应试”大山的压迫和遮蔽,不仅使学习成为苦役,也使语文课枯燥而令人生厌,只要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严酷现状依旧,文学选修课的命运大抵也只能沦为某种附庸或点缀。也就是说,更有甚者,是将选修课演变为学校或教师“私下”开小灶、捞外快的所谓“活动课”“备赛课”。

    笔者认为,从事语文教学论学习的教育硕士,应该格外自觉地关注文学选修课,充当文学选修课的生力军并逐步成为“王牌”主力。

    中学的文学选修课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除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最关键的还是“人”本身的问题。中学选修课应该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它不是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人可以从事的,也不是不加认真准备就可以草率从事的。过去说“严师出高徒”,如今更要强调“大师或明师出高徒”。这个“大师”的“大”和“明”主要是指自身修养要高,知识和趣味等要能够接通和融汇古今中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洞明事理且明晓学生,胸襟阔大,见地高明,以学生为本、以创造为旨。教育硕士作为国家实践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天之骄子,作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生力军,就应该在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以此为前提的创造天赋发掘上多费些心思,多进行一些细致的有益的探索。

    当然,教育硕士们对文学选修课不那么重视的深层原因大抵仍在社会现实之中。在目前,文学依然被边缘化,社会思潮重理轻文、急功近利,文学究竟是否会成为一门学科专业也都会受到严重质疑,“学”文学和“教”文学都不再有某种神圣的意味,当年鲁迅、郭沫若们的“弃医从文”都曾成为传播甚广的佳话,而今却会经常成为很多人的笑柄。其实,不仅因为“文学是人学”需要学习文学,即使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母语,也要好好学习文学。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国际汉语教育战略,其实质就是在发动一场关乎中华文化命运的“大文化”的攻坚战,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人类文化多元化而进行的积极努力。语言就是文化,语言的艺术就是文学,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写的,都很值得寻味和研究,通过文学的潜心钻研习得精妙语言,向来也是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们寄予厚望于从事文学教育的教育硕士们,他们理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为此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针对语文选修课中的难点——新诗选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万生教授与靳彤教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新诗如何选修

    ◎曹万生 靳 彤

    这是一个难题。一难新诗不好读,二难新诗不好懂,三难新诗不好记,四难新诗不好教,五难新诗不好学,六怨新诗高考不考,新诗暴露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弱点与难点,所以更要开设并开好。笔者以为,要开好新诗选修课,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要选好新诗,二是要讲好新诗,三是使学生具有新诗鉴赏的修养。

    好的选本是最关键的问题。新诗的选法,不一定要跟随现行的诗史或文学史,应该考虑诗美、诗性、有味、好学、好教。以笔者今年为中学生编选的《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为例。我们的选诗有几个突破:对名家所处时代意义、一贯主题的突破,如胡适身处“五四”,一般选其体现个性解放思想的诗,但笔者选了他的《希望》一诗,这首诗上口、好读、明了、清晰,体现了初期白话诗的口语与诗的结合的特点:“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突破按文学史时间比例选诗之陈习。一般的习惯将现当代对半分,我们却现代选了约三分之二,当代选了约三分之一,从1949年到1976年,我们只选了一家两首诗,这样,就把好诗突出了;平庸或一般的诗人根本不选,我们这个选本100年历史只选了27位诗人的诗。

    新诗讲法因人而异,但现在的问题是,讲得太多,特别是微言大义太多,象征内涵太多,但字面讲得太少。这是要解决的问题,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是中学更要解决的问题。

    要讲好中学新诗选修课,首先要精讲经典诗。精讲得老师示范,老师要把所讲之诗烂熟于胸,才能感染学生。要烂熟于胸,一定要有诗的鉴赏力,如果不够,则需要补课,要读大量鉴赏佳作。其次,要扫除诗中所涉的知识难点,这类知识难点要写进教材,作为知识点明确出来,要言不烦,让学生一看就基本能懂。第三,在精读、泛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去自学一点新诗史、诗人论的概貌。诗歌的选修课,宜采这种先精后泛、先诗后史的学法。

    最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提高新诗鉴赏力的途径很多,最关键的是艺术修养,这与其他艺术修养是相通的。并且在语文艺术门类中,诗又是最难欣赏的,所以要重申“诗是文学的皇冠”的定义,小说与诗歌的欣赏,有些类似于流行歌曲与小提琴协奏曲的差别,不依靠叙事而依靠抒情写意的方式,如何欣赏,是需要知识准备与欣赏准备的,欣赏诗是需要“成本”的。

    王本朝教授是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他也看重了“文学选修课”的价值:

    趣味培养与中学生的文学选修课

    ◎王本朝

    中学开设文学选修课,是一种探索,也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补充或提升。中学生的文学选修课应有别于大学里的文学史,也不同于为大学生开设的文学通选课,当然与中学生所学的语文也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中学生虽然学了10多年的语文,但并没有体验到语文的奥妙,包括汉语表达的丰富,文学作品的魅力,所有的语言与文学都成为训练中学生识记、理解、表达、欣赏等所谓应试的知识和能力的材料,中学语文教学过于具体,过于零散,过于目标化、条款化。特别是根据国家考试的需要,语文被分为“语言知识和应用”“古文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表达”几个知识板块,其实是将活生生的语文弄得支离破碎,以这种方式学习语文,也自然会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和写作。人们常常抱怨中学生“预制板”作文现象突出,比如描写祖母的衰老,总使用“岁月如刀在祖母满是皱纹的脸上刻上了时间的霜痕”,华丽而模式化,远不如“祖母老了,扶着墙根走路,没有脚步声”这样直接而准确。

    为中学生开设文学选修课应该超越这样的教学思维,着眼于文学兴趣的培养, 进一步说,还可以上升到对文学与人生关系的领悟。文学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启迪生活,深化人生体验,可以感受语文的不同艺术效果。文学本身是丰富的,也有不同的需求和理解。文学可以抵达生活和生命的深处,超越社会流行意识的限制,创造人生的“诗意”。文学教育可以促进文学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形成,在今天这个已被板结化的社会里预留思想和情感空间。当然对中学生而言,能感悟多少是多少,能达到什么水平是什么水平,不必强求,只作为努力的方向。即使实现不了,也可以留下记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就只有等而下之了。可以肯定,选修课的效果也有优劣,结果与初衷也会不一致,甚至是相反,但笔者认为可以去尝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康莉蓉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她认为应该注意:

    中学语文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探索

    ◎康莉蓉

    目前对中学语文选修课开设的问题,中语界还有各种争论:一方面,根据2003年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已经成为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不容回避,但另外一方面,在目前的教育测评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应试的要求依然像紧箍咒般的缠绕着教育者,如何跳脱出来自如地“选修”呢?这些争论有它的道理,但却也在有意无意地夸大某些事实:其实,我们的考试设计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20年、10年前的高考形式与今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的考试已经从紧扣教材的知识性测定演变为对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重视。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我们的教育测评制度已经和正在发生改变,难道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作自我的新调整么?无论如何,将一切教育改革的困难都简单归咎于“高考制度”也多少有“不作为”之嫌。

    我们的考试制度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不过就目前而论,在语文选修课方面的积极努力还是很有开拓的空间。多年来笔者从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深深地感受到,所谓选修课的重要基础还在于一套新颖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应该与一般的语文课文形成明显的差异,而且多样化应该就是它的常态。一般的语文教材强调对语文系统知识的介绍和把握,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但也可能流于呆板。在这个时候,选修课教材恰恰可以尝试多姿多彩的探索:我们可以结合中外文学史发展,将语文选修课编写成世界文学的精品集粹,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新诗选读》《现代传记选读》《中国短篇小说选读》《外国小说选读》等等;我们也可以跳出文学的范围,将语文学习与人类思想史的学习结合起来,编写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老子、孔子、庄子等中外思想家的著作选读;我们更可以让语文走进社会文化,吸引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调研相配合,将自我表达与田野调查相融会,学习和讨论诸如《当代社会流行语》《网络语汇调查》《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与区域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与区域文化》《少数民族口头文学采风》等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可以由老师与学生共同编写,或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显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与更大意义的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完美结合,为“大语文”能力的养成探索新的思路。

    总之,对于教育制度的整体改革,我们不能等待,而必须以自己的努力来开掘新的可能,编写多样化的选修课教材,便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不过,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目前中学第一线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却感受到了选修课开设的更多的压力和困惑,北京14中语文高级教师张一春提出:

    选修课:实践中的困惑

    ◎张一春

    我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差距,就是在于课程结构的设置: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是单一的必修课程设置。早在好几年前,钱理群先生就曾提出了中学母校开设选修课的思想,如今,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地开设选修课已经成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新的课程改革设置,必然带来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新的冲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新困惑也出现了。

    来自学生的困惑:选修课的选课制度如何设置?如今门门学科都设置必修选修,每个学生要承担七八门的选修必修的作业和模块考试,仅期末模块考试,就要两次。学习负担反而加重,从而对选修产生厌烦心理。由于普通高中在教师的配备体系上远远逊于大学,开设选修课的硬件和软件都欠缺,学生选课没有自主选择权,更没有兴趣可言。

    来自教师的困惑:笔者仔细研读新课标的必修课程,其中的诸多能力培养和高考考纲无二。四本必修课本必须在一个学年度修完,加上一个古诗文鉴赏的选修课本,笔者觉得:开设教师自己钟爱的选修课已经没有空间了,真如同戴着锁链在舞蹈。新课改之后的高考应是怎样的一种形式?面对新增的古文篇目,大量的要求诵记,是放弃还是遵循旧的考纲来诵记?我们真的有点束手无策。所以,很多选修课程就变味了。比如诗歌与散文的选修课程,就拿来变成进行专门的高考诗歌散文文本训练了,我们的学子如何不厌倦?

    笔者认为走出困惑之道应该是选修结合必修。毋庸置疑,我们的学生学习是非常功利的,一切的东西,只要与高考相关联,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如何将选修内容与高考实战相结合,笔者试举一例,仅供参考:

    《人间词话》选读: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此二则词话为评价苏轼辛弃疾词之风格。32字的词评,如果展开研究,怕是8000字还说不透彻。笔者的设想是,教师应当将必修与选修的内容相结合,深入浅出,将高考的诗歌鉴赏和作文素材相结合。东坡词风旷达,我们可以拓展延伸他的诗词名句来认识,除去课本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还可以按照东坡生平际遇选择典型诗句,让学生加深理解。不是仅仅介绍东坡之生平,而是要从诗词中理解其生命意义,比如《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浣溪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清暑笔谈》自云:“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购书叔觉曰: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谋南徙,以分此味。”其生命状态决定了诗词文风。这样的课程设计,也符合王静安先生所提出的理解东坡先生的胸襟之意了。课堂上,我们既有具体的诗歌鉴赏,又可加入诗词鉴赏技巧的讲解,另可撷取东坡典型事例,用于作文的材料储备。

    总之,选修课的实施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是正是勇于思考、探索、施行的人们,披荆斩棘,才辟出坦途,利于后人。

    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张爱民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提出“新课改不必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新设想,因为他自己一直尝试在“必修课”中寻找和扩大语文教学资源。

    什么是选修课的课程资源?

    ◎张爱民

    高中语文新课改将高中语文教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板块。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必修课和选修课打成两截,难以有机整合;特别是选修课的开设通常在高二、高三阶段,而高中阶段越往后高考的“紧箍咒”越念越紧,选修课势必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牺牲的选修课时间将被用来强化应试训练,使应试之风愈演愈烈,结果事与愿违。笔者所在的地区尚未参加新课改,但笔者多年来以文本和单元教学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开发出了一系列相当于新课程标准中选修课内容的课程资源。现总结出几种阅读教学中选修课资源随机生成的方式,以就教于方家。

    1.采用原型批评,贯通古今。荣格认为,除了个体无意识之外,人类还存在深层的反映了以往集体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而原型指的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剔除这个理论的神秘色彩,笔者认为原型就是一部远古经典作品所开创的情节模式。这个情节模式一经形成,就被后世作家有意或无意地沿袭使用,形成一条原型链。试以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结尾为例:“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个结尾就开创了一个原型。在文学史的长河中作一巡礼,我们会发现这样一条原型链:《孔雀东南飞》结尾→南朝乐府《华山畿》所本故事→《搜神记·韩凭夫妇》结尾→《梁祝》。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好鸟的意象由《孔雀东南飞》《韩凭夫妇》中悲鸣的鸳鸯发展到《梁祝》中双宿双飞的蝴蝶,是一个质的飞跃。《梁祝》中化蝶的结局象征着梁山伯、祝英台身后的自由、幸福,是唯美浪漫的,一扫《孔雀东南飞》《韩凭夫妇》中鸳鸯意象的哀怨凄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批评方式明显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原型链条的展示,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原型链条的分析比较,可让学生懂得文学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增强比较意识,课外资源信手拈来。解读文本时,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题材文本比较、同主题文本比较、叙事性作品人物形象比较、史传与史论参照比读、英语原诗与汉语译诗比较、跨文化比较等。下面列出一些笔者运用得得心应手的例子,如葛朗台与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形象。他们无疑都具有吝啬、贪婪、六亲不认的特点,但由于产生他们的经济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葛朗台精明强悍,他精力充沛,几乎不大需要睡眠,“夜里大半时间都在作种种初步的盘算。这些盘算,使他的见解、观察、计划,特别来得准确,而且百发百中,做一样成功一样”﹙《欧也妮·葛朗台》﹚。凭借他的精明能干、省吃俭用,葛朗台毕生把不断地追求资本增殖视作自己的天职,一生聚敛了价值一千七百万法郎的财富。而泼留希金头脑异常蠢笨,他甚至不知道把自己聚敛来的巨大财富兑换成钞票或硬通货,他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布匹和各种各样的废物,由于年深日久,这些东西都已经霉烂、变灰,“而且连他自己也竟变成人的灰堆了” ﹙《死魂灵》﹚,他的聚敛显然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破坏。文学是一面镜子,这两个人物形象映照出19世纪俄、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极不平衡。运用比较法研读文本,既能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学生养成慎思明辨的能力。

    3.在对文本主题的拓展和深化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以莫泊桑的《项链》的主题解读为例。在这篇小说中,一挂小小的项链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支配着玛蒂尔德的情感和命运,为了偿还因赔偿项链所欠下的巨额债务,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劳动,搭上了自己的娇好容颜。这不正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述的“人的异化”的悲剧吗?所谓人的异化,就是指人创造了世间万物,本应该自由地支配它,然而实际上却却沦为自己所创造的物的奴隶。其实,对人的异化的悲剧体认得最为敏锐的应该是中国的作家,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揭示了这种异化之苦:“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笔者在对《项链》主题的崭新解读过程中,就这样浑然天成地生成了一系列课外教学资源。

    4.以教材的单元教学为框架,适度补充,让学生见木见林。教材的单元编排多是按时代和体裁来组织的,便于教师补充课外资源。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单元教师可补充一些自己喜欢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精品,第三册唐诗宋词单元可增补一些唐诗宋词精品。笔者在教学第一册先秦诸子散文单元时作过开设比较系统的选修课的尝试。这个单元教材只选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四篇文章,对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为此增补了以下资料:《〈论语〉百则》《〈孟子〉十篇》《〈孟子〉格言三十则》《〈庄子〉寓言二十则》。为了让学生既见木又见林,笔者还开设了系列讲座:《孔、孟之比较》《孟子、荀子之比较》《从〈庄子〉寓言管窥其思想》《先秦四大显学简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意识到,在向高中生介绍先秦诸子时,应少从哲学史的角度来加以解读,而应侧重于诸子的个性风采,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

    笔者认为,对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新课改不必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内容应是在必修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样或可规避新课改推行选修课所带来的一些尴尬。

    对于中学语文的种种改革,拥有发言权的不仅仅是教师,曾经走过这一阶段、如今又在高校中文系重新学习和研究的学生们的观察和反思也是值得重视的。欧婧曾经在西南大学附中就读,如今是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她认为选修课应该:

    为高中语文开一扇窗

    ◎欧婧

    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因为拥有一位教学理念与方法都与众不同的老师,让我在本应是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为主的课堂上,得以享受到有别于纯粹的课文讲解的教学。这种类似于高中新课程选修课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在阐释课本知识的同时,讲解或补充更多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对较为局限的书本知识进行延展与深入的同时,实则向学生开启一扇展现中华与世界的深厚文化底蕴的窗口。

    “文学”——究其本质,很大程度上便是一门“人学”,当老师曾经在讲解《论语》《呐喊》《边城》等节选课文时,讲述的大量有关于孔子、鲁迅、沈从文的生平轶事,在体现先贤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更好地将其人其性与其文学作品的紧密联系展现在我们眼前,很大程度上使得我们能够对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由衷的感悟,以及独树一帜的宝贵个人见解;当老师讲解《诗经》、楚辞、唐诗的部分诗文的同时,进行的大量未入选课本的名句的补充书写,很好地弥补了课本容量受限而可能导致的学生的视野受限,而我们在课堂记录的同时,不仅体味了广博的中国古典诗歌之美,还易产生深入挖掘的兴趣从而引导自身在课堂外的大量阅读学习;当老师补充讲解魏晋风度、盛唐诗风、禅宗以及大量文人贤士如李贽、王夫之、王国维等的名言警句时,展现在我们面前则是一扇更为开阔的人文之窗,

    高中语文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既能在良好应对考试的同时,注重对当下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不忘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我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在大学课堂上学习科目详尽分类明细的文学知识时,我总能在很多时候体会到这是实际上是对我高中所被赋予的文化视野的延伸,而大学所学在很多时候也与高中的知识储备相重合,甚至有时候当下所学的基础学科知识还不及过去课堂上的补充来的深入宽广,从而使得我能够拥有比一般同学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与更浓厚、坚定的学习热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梁娟将中学语文教育的选修课问题作为自己学术思考的重要内容,她的意见是:

    对开设文学选修课的浅见

    ◎梁娟

    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选修课不一定要给学生传授现成的语文知识或学科课程结论,它更多地是教给学生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语文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一种学习的愉悦。语文必修课的知识是现成的、预先规定的;语文选修课的知识是生成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多元化、开放化以及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而形成的立体化是它的特点和生命所在。

    一些学校出于现实教育和高考成绩的考虑,提出并实施选修课与必修课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案,在选修课堂上也一再地强调并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成语等基础知识,实则让选修课成为了必修课的第二课堂。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身心疲惫不说,甚至会产生厌恶语文的情绪,不会真正从语文和文学中获得乐趣,这与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起来了,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更重要的是,兴趣对学生文学素养提高的推动力。如果一门好的文学选修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中学毕业,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抱有对阅读的爱好,那就功德无量了。所以笔者认为选修课不应太强调其功利性和工具性方面,而是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教师激发学生对语文兴趣的方法是见仁见智的,而课堂上的激发又是最重要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通过专题的形式来讲授课程。要注意不要特意强调应试考试的知识点,不要面面俱到,既想讲字音字形,又想赏析文本,这样只会将学生的兴趣分散。2.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提问,调动大家的情绪外,还可以在学期开始时就布置几个与课程相关的课题,通过学生分组准备,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培养大家多方面的综合素质。3.授课形式和地点不拘一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小游戏,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激活大家的思维。可以通过多媒体(影响、PPT、音乐)的使用,或借鉴像《百家讲坛》讲故事的形式,使得课堂形式更生动有趣。甚至可以在教室之外进行授课,将大家带到户外的草坪上进行座谈,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使得大家得到收获。通过对固有教学模式的打破给学生带来新颖感,从而激发其兴趣。

    少年作家蔡少阳如今已经保送进入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回首自己的中学语文学习特别是写作的成长,他深有感慨,提出了关于语文写作教育的思考,这位少年成功者的意见,值得我们教育界参考。

    写作,用心灵吟唱

    ——论中学语文选修课写作板块的开设

    ◎蔡少阳

    伴随中学语文教改,选修课作为一种拟与大学教育接轨的教学模式正被逐渐引入中学课堂。作为一种学制,选修课的功过利弊尚需时间检验。但是对于选修课的开设目地,却值得我们在将选修课推广开来之前加以深思。

    一、语文学习侧重的不应仅是知识累积,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传统中学语文学习的一大误区是将语文学习“数理化”,在标准答案面前,泾渭分明地判断学生语文水平的优劣。这种方法在尺度公平上确实有其优越性,并且易于操作,利于推广。然而,这种传统的“数理化”语文学习方法使得语文学习更加侧重于知识积累,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应作为独立思维能力培养的平台。如何进行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就是中学语文进行学制改革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二、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关键

    笔者认为,提高作文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质的可取方法。写作能力作为一种表达与沟通的基本能力,是任何学科领域甚至日常生活都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是,写作是自发的,具有极大主观性和随意性。这对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思考和养成独立人格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只有真正自发、自由、自我的“心灵写作”,才能起到这一重要作用。

    三、中学选修课的开设或可在高考和作文能力培养之间构建一种平衡

    选修课,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选择度、自由性的课程。也就是说,如果在中学阶段的语文选修课上开设写作板块,那么无疑契合了“心灵写作”的自由要素。中学语文选修课更可以看做是给一部分有天赋、有激情的孩子一个自由想象和憧憬的文学空间。中学语文选修课还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强制性,学生可以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进行或多或少的写作训练,而这种训练又由于不存在外在干预而显得更具趣味性。再加上课程本身配备有专门教师,因此,在不抹杀学生自由度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对于学生的写作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中学语文选修课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也许正是他们踏入文学殿堂的第一步。中学语文选修课如能广泛地引入写作教学,那么无疑是这些孩子们的幸事。而许多孩子都是在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产生创作念头之后开始才热衷于语文学习的。如果我们能通过写作教学更好的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兴趣,相信这些年轻的生命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他们所书写的经典。让我们以写作的名义,与这些孩子们共勉!

    (李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相关热词搜索: 圆桌 选修课 中学语文 对策 现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