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艾丽丝·门罗小说集《逃离》中的西方死亡哲学

    时间:2021-02-25 08:00: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由八篇小说组成,篇篇都写到人物的死亡,这些死亡无不体现了典型的西方死亡哲学。本文着重分析的死亡哲学包括:死亡是必然和不可避免的,生命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以及西方人对自杀的两种思考。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逃离》 西方 死亡哲学

    艾丽丝·门罗(1931-),加拿大著名女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代表作《逃离》2004年隆重出版,立刻引起如潮好评,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短篇小说集《逃离》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逃离》、《机缘》、《匆匆》、《沉寂》、《激情》、《侵犯》、《播弄》、《法力》;小说集以第一篇小说《逃离》命名。其中的三篇互有关联,即《机缘》、《匆匆》、《沉寂》。小说集描写的是加拿大小镇中的平凡人们,尤其是女人们的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琐事,内容涉及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小说集中的每一篇都有至少一位人物的死亡,在提到人物的死亡时,有时轻描淡写,有时浓墨重彩。总的来说,小说集涉及到了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类死亡方式,在非正常死亡里又着重写到自杀。本文将分别对作品中出现的这三种死亡进行逐一分析,以阐释西方人的主要死亡哲学。

    一 作品中的正常死亡

    法医学上,正常死亡指由内在的健康原因导致的死亡,例如老死或病死。艾丽丝·门罗把含有人物正常死亡的小说放到了小说集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病死的例子在小说集开头如第一篇《逃离》中贾米森先生因病去世,第二篇《机缘》中埃里克的妻子出了车祸躺在病床上八年后死亡,第三篇《匆匆》中母亲萨拉一直有病到最后还是去世了。

    老死的例子在小说集的结尾部分,并且都是轻描淡写地提及。第七篇小说《播弄》里,做为男主人公的丹尼洛的死亡,小说居然是这样间接地一笔带过的:“亚历山大·阿德齐克与兄弟丹尼洛共同生活,直到后者于1995年9月7日去世。”按照小说中给出的信息,不难算出丹尼洛死亡时71岁,属于终老死。

    第八篇小说《法力》中,通过两位主人公进入老年后的谈话,平静地给出一个事实:

    ——“你记得金妮·罗斯吧?她已经去世了。”

    ——“是吗。”

    金妮·罗斯是主人公南希年轻时的闺蜜,小说的前半部分对于她的描写不算少,但是对于她的死,作者只在这个对话里轻描淡写地提出来。

    而威尔夫的死,老人南希在街上偶遇故友奥利时是这样说的:“我要乘船旅游去阿拉斯加。和其他的老寡妇组成的一个团。威尔夫不在了,你知道吧。他死了快一年了。我现在肚子饿了。”可见,南希在向故友透露自己丈夫的死亡信息时,没有任何悲伤。相反倒说起当下的要紧事:自己饿了。

    西方死亡哲学是与西方社会的逐渐发展相应的。西方社会经历了由奴隶制向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转变,再由封建社会向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演进,西方死亡哲学也随之有这几个阶段的变化:“死亡的诧异”、“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西方人就在无数的观察事件中得出一条普遍规则,即“凡人皆有死”。人对死亡的发现内蕴两个层面:一是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二是死亡的终极性。死亡的这种内蕴在西方死亡哲学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是不可否认的。在古希腊时期的德谟克利特看来,既然人的死亡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死亡无非是自然之神的解体,而人的灵魂又是会死的,来世生活因此便根本不存在。到了现代,弗洛伊德在谈及自然死亡时,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学说。他指出,我们应当“把死亡看待成生命的必然归宿,从而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账,人人都得还清帐—— 一句话,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从这样一种观点出发,他劝解人们不要回避死亡,而要正视死亡,随时做好死亡的思想准备。他断言生本能和死本能相互融合,死本能才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是派生的、第二位的本能。艾丽丝·门罗之所以对小说中人物的正常死亡蜻蜓点水似的带过,就是因为她深深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认为,我们在讨论死亡时必须把老年人活到年限死去与我们在成年或青年时期骤然暴死区别开来。对于老年人到年限的死,方有“等待”二字可言,对于夭亡或暴死,则是无所谓“等待”的。死亡的本意恰恰就是:它总是能提前在这样或那样一个日子里突然出现在等待着它的人们面前。死亡是生命的终了,固然显现了人生的有限性,蒙太涅的死亡哲学是:我们的生命不仅不会由于生命的有限性而贬值,反而正是这种有限性才赋予生命以内在价值;只有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我们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尽量利用我们的生命。他写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我们怎样利用它。你活得够与不够不在于年龄。”他也写到:“在短促生命的范围内,我必须使它更加深刻、更加充实。”

    “百科全书”派的首领狄德罗组织编纂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影响甚大的《百科全书》,因而在西方享有盛誉。他的生死观就是,“活要活得充实,死要死得愉快。”而海德格尔也提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本真的存在是“向死而在”。他要求人们把自己的死亡承担起来,面对自己的死亡和有限性,积极筹划和完善人生。康德说,最令人愉快的生活就是处于紧张劳动状态中的人所过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十分充实的,也是延年益寿的。

    艾丽丝·门罗用她的充实的一生践行了蒙太涅、狄德罗和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从少女时代起,艾丽丝·门罗就开始写小说,生了孩子以后,也是忙里偷闲写作。现如今,年近八旬,还笔耕不缀。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一生获得诸多荣誉。她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现代西方人直面死亡的积极生死观。

    二 作品中的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事故致死。

    艾丽丝·门罗把含有非正常死亡的小说放到了小说集的中间部分。第四篇《沉寂》中的埃里克出海溺水而亡;第五篇《激情》中的尼尔开车撞上了桥墩死亡;第六篇《侵犯》中新出生的宝宝从睡筐里摔出去死亡。其中,第五篇《激情》里描写主人公尼尔的死亡虽然篇幅不多,但甚为精妙。尼尔前一秒还处在激情燃烧的恋爱中,后一秒就惨烈地车毁人亡了,小说没有直接描写车祸的血腥现场,但是小说人物的话语对车祸的描述让人读起来惊心动魄。描写非正常死亡篇幅较多的要数第四篇《沉寂》。作家用了将近三页的篇幅平静地叙述了埃里克出海时的随行人员、尸体发现时的情况、如何准备火化以及火化的过程。在叙述中,艾丽丝·门罗并没有提到任何人的悲伤、眼泪等等,反而聊家常似地写谁来点火、谁来讲话、讲话的人怎么了、人群又怎么了。最后以埃里克的妻子,也就是主人公朱丽叶的一段内心想法结束:“那无非是肉,正在燃烧的一团肉,与埃里克没有什么相干。”

    现代哲学家叔本华指出:人生在世,险境丛生,人们往往为了维护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挣扎和斗争,这种挣扎和斗争的整个过程本身实际上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命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千方百计避开这些暗礁和漩涡,但是,尽管他历尽艰辛,使出全身解数成功地逃过去了,他也正是由此一步一步接近那最后的、整个的、不可避免不可挽救地船沉海底,对着死亡驶去。

    在尼采看来,虽然人生有苦难,有折磨,有死亡,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而成为一个忧郁者。他和叔本华一样,把死亡看做“总是站在人后面的人的影子”。但是与叔本华不同的是,他挺身去接受和肯定生命,把克服悲观主义当做自己的特殊使命,用另一种方式去爱生命,即爱恨相间的方式,犹如我们爱一个使我们怀疑的女子一样。

    三 作品中的自杀

    自杀也是非正常死亡的一种,但是艾丽丝·门罗着重写到了自杀。第五篇小说《激情》介绍主人公尼尔的母亲的病因时,有一句话是“尼尔的父亲原来是自杀的。”而事实上,尼尔的父亲从未在小说中出现过。这样的方式来解释尼尔的母亲神经方面有问题,让人心里不觉一沉。

    第二篇小说《机缘》里叙述了这样一个自杀事件:火车上,一个陌生男子想要跟女主人公朱丽叶搭伙儿聊聊,被朱丽叶无情拒绝后,投身到了火车底下。小说没有提到一句有关男子自杀前的心理活动,也没有直接描写自杀后场面的血腥可怕,而是重点写乘客们对此的表现。朱丽叶自己更是“感到很羞愧,泪水涌上了她的眼睛。”由此,艾丽丝·门罗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自杀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会对其他生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自杀是一个苦涩而又无奈的词语。它可能是人生苦难的一种逃遁,是意志的唯一自我实现的方式,是对自然之道的反驳,是自我毁灭的行为。然而,自杀的本相是死亡。加缪说过,唯有自杀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加缪认为,自杀的根源在于孤独和荒诞。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放逐无可救药,因为人被剥夺了对故园的回忆和对乐土的希望。正是这一荒诞感,甚至使所有健康的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

    苏格拉底和之后的卢梭、康德的思想分别代表了西方人对死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在苏格拉底看来,既然死亡的境界无非是两种可能: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那么死亡就根本没什么可怕的。尽管他还不能确知死亡本性,但他始终对死抱着乐观的希望。他认为,人死后可以“摆脱俗累”,因而死就有可能比生更好。因此,当晚年的苏格拉底以“慢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宣布要被判处死刑后,他选择在狱中饮鸩自杀。据记载,饮鸩之后的苏格拉底依然镇定自若,还嘱咐在场痛哭的朋友们替他还人一只公鸡,完全实践了他的“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的人生理想。

    而与此相反,从关切自己生存、保全自己生命这一原理出发,卢梭否认自杀是自然权利。同样,康德认为,人应该把人当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即使痛苦和灾难使人生成为负担而甘愿一死,也不应该自杀,而应该坚强地活下去;再说,如果自杀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律,人人都自杀,人类社会就无法保持下去。

    四 结语

    艾丽丝·门罗一生经历了父亲和母亲分别因病离世,而她的二女儿出生15小时后就夭折,至亲的死亡使作家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和脆弱。在西方文化环境下,艾丽丝·门罗将生老病死统统写进其小说集《逃离》中,作品处处体现了西方死亡哲学,而这些死亡哲学值得每一个人去研究和品味,以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李文俊译:《逃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美]K·R·贾米森,一熙译:《生命逝如斯——揭开自杀的谜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 [奥地利]弗洛伊德,孙恺祥译,罗达仁校:《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代莲,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 门罗 逃离 小说集 哲学 死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