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1-03-07 08:00: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度剖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关键词】:西游记;文艺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并赋予文艺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的艺术理论。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社会作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一、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

    时代性是指文艺作品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人民性是从实践的角度和阶级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就是来自于实践生活,而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特征。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宗教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和巅峰之作。《西游记》具有很高的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意义,小说的背景就体现了时代性,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并不全是吴承恩随意虚构出来的,而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明武宗时,农民起义就在国内爆发了。这些农民起义的队伍,如狂风般席卷了明朝的大半疆土,沉重打击了腐败的封建统治。明朝统治者对起义军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经过多番的激烈战斗,起义军虽被明朝统治者镇压,但他们用于反抗的精神却震撼了整个时代人们的心灵。这给了作家们深刻的创作题材。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恰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孙悟空原本在花果山水帘洞为王,生活的逍遥快活,后為摆脱阎王爷的掌管决心去找菩提老祖求仙学道。学成后便回到家乡,剿灭了欺压自己同类的“混世魔王”。接着为了防御敌人的侵略,就练兵习武,向东海龙王借了兵器,又迫使阎王爷勾销名号,永远不归他们管辖。这些都说明孙悟空是不甘心在统治者的掌控下过奴隶般的生活,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恶势力的镇压从而得到自由幸福的生活。这种要求,符合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渴望解放的愿望。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扰乱了玉帝的蟠桃会,偷吃了老君的仙丹,然后回到花果山。这种举动,表明了孙悟空对神仙世界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制度的挑衅。当如来佛斥责他时,他明确表示了要夺取玉皇大帝的宝座,这意味着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企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封建统治,从而创造一种不受压迫的生活,这体现了人民对民主社会的深切向往。

    二、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文艺作品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后所创作的作品才会充满生命力。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内涵深度,如果一个作品没有思想性那么它一定是枯燥无味的。而作品的思想性往往是通过作者所赋予的,这需要作者本人的思想深度有一定的高度。

    《西游记》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形象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作者通过他们不同的种类、生活方式等特征进行塑造。比如孙悟空是“猴类”,就是灵活聪慧的;猪八戒是“猪类”,就是笨重愚拙、好吃懒做的;唐僧是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而从小就学佛的僧徒,就是克己守礼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吴承恩在创造这些艺术形象时,结合了实际生活,所以才能塑造这些典型性格。作者把猴子、猪八戒等等动物加以“人格化”,写成了生命、有个性、有思想感情的社会上的“人”。当作者不断赋予文艺作品思想时,读者便能感受到其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西游记》之所以能有这么多喜爱它的读者,是因为它的思想性。吴承恩笔下的妖魔鬼怪形形色色,常常在当地作威作福。吴承恩把它们当作危害人民利益的豪绅、恶霸,当它们为非作歹时,读者都不禁与之共愤。而孙悟空把它们消灭时,又会感到无比的兴奋,正义感十足!吴承恩描绘的这些生动形象,引起了读者在心灵上的共鸣。

    西游记能吸引广大读者还因为它充满了喜剧性,但《西游记》的喜剧风格又不仅是由作家的主观因素所影响的,这和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主题内容相关。可以说,这是吴承恩的主观思想与客观现实互相统一下的艺术创作。在当时苦不堪言的社会中生存,人们需要欢乐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也是《西游记》形成喜剧风格的重要原因和所包涵的深刻思想内涵。

    三、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

    文艺的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特征。作为一个文艺作品,又是不可缺乏审美性的。《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最精彩的算是师徒四人经历八十一难的情况了。这八十一难的情节跌宕起伏,前后剧情环环相扣。《西游记》中诙谐笔调贯穿全书,我们看到全文始终洋溢着一种幽默诙谐的气氛,其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等等,都充满了喜剧性。《西游记》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忽而神魔杂出,忽而仕女纷至。书中所写的神灵妖魔,如猴、猪、牛、虎、龙、蛇、蝎、雷、电等等,这些奇幻的形象是广大读者从前闻所未闻的。作者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同时也使其充满了审美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就应是在创作中应注重反应现实社会,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吴承痛恨作恶的妖魔,也是对残暴统治者的反抗。吴承恩通过书中人物的口吻,表达现实生活中对统治者的严重控诉。比如写比丘国的国君,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作药引,唐僧在了解这种情况后,就怒斥道:“昏君昏君!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吴承恩把当时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斥为“昏君”,表达了对腐败统治的愤恨。种种迹象都充分表明了《西游记》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义的现实主义杰作。

    四、结论

    通过以《西游记》这部巨大杰作的分析理解后,恰好能解释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重要特性,也是最能体现其理论核心的几个特性。

    参考文献:

    [1] 张颢瀚. 话说《西游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10.

    [2] 钟璇.浅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A],文艺生活旬刊,2012(3):103-103.

    [3] 张兴龙.《西游记》诗性文化叙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2.

    [4] 韩田鹿.大话西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 严云受. 孙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