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运用马克思文艺理论观来分析肖邦钢琴作品及练习

    时间:2021-03-07 08:00: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可以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三大特点充分展现了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马克思基本原理概念与肖邦钢琴作品的练习相连密切,甚至处处指导着肖邦钢琴作品的练习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文艺理论;肖邦;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08-02

    一、结合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可以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然而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三大特点充分展现了肖邦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肖邦的钢琴作品是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相结合指的是文艺的创作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的同时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

    肖邦生活的时代是个战争绵连的时代。他的父亲在1792年和1794年参加了俄波战争的科希丘什科起义。肖邦小时候深受其父的影响,有着一颗浓烈的爱国之心。1829年,富有音乐才能的肖邦开始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并被社会人士高度评价。即使在国外演出但肖邦也时时刻刻牵挂着祖国。1830年波兰爆发了“华沙革命”,肖邦无法回国,他的父亲建议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一心爱国的肖邦忍痛暂时定居巴黎并创作了一些赋有当时战争时代特征的钢琴作品。例如《c小调练习曲》(革命)这部作品肖邦是在华沙革命坚持了十个月后,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了。起义失败后肖邦心中悲恸不已,他将这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而作出了这首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催人奋起有冲劲的旋律,深刻地反映了肖邦以及波兰人民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愤慨之情,并且鼓舞着波兰人民不惜牺牲生命保卫家园,表现了波兰人民誓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二)肖邦的钢琴作品是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指文艺作品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只有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艺作品才会有生命力。肖邦的作品是波兰被侵略的社会环境下的文艺产物,他的作品与当时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虽然当时不仅仅有肖邦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还有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但是肖邦的作品却一直保存下来且越显珍贵,深得世界泛泛大众的喜爱。

    1、在当今的时代里,肖邦的钢琴作品是各个国际钢琴大赛的必选曲目之一。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堪称音乐界的奥运会,它是世界上最有名、最严格、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每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一次,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中就指定选手必须弹奏五首以上的肖邦钢琴作品。②俄罗斯举办的托姆斯克国际钢琴比赛就要求选手需演奏一首肖邦的钢琴作品。

    2、随着人类思想文化的进步,钢琴演奏的要求越来越高,肖邦的钢琴作品却是每一个学钢琴者的必弹曲目。在肖邦的作品中,他独创了“键盘地形学”,他认为人们的五个手指长短强弱不一,而钢琴上的黑键白键也有高低长短之分。他在编订个指法时,尽量将不同长短的手指与不同长短的黑键组合起来并发挥各个手指的特点让强弱手指各得其所。所以在每一个钢琴学者年幼时,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弹一些力所能及的肖邦钢琴曲作为基础的铺垫以获得更大的技巧进步。

    3、肖邦的钢琴作品不仅仅被波兰人民接纳,而且已经推向全世界人民之中了。例如中国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就有很多引用肖邦的作品作为音乐动机。其中以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尤为广泛流行。

    可见他作品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艺术价值是极高的。

    (三)肖邦的钢琴作品是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谐融合

    现实性与审美性的意思就是在创作中应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忠实反映,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形象的创作来体现历史,表达对现实的思考。这种现实性并非只是对社会的简单描述,而应透过现象直抵实物的本质,将对现实的描述提高到一种审美的高度。

    肖邦的钢琴作品既没有李斯特华丽的炫技性,也没有舒曼冲动极端的情感表现,更没有勃拉姆斯的磅礴宏伟的豪情,他以其内敛委婉的风格诞生于世,表面上是优美迷人的旋律实际却是描述了在他那个年代里波兰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以及国家被侵略的愤恨之情。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肖邦《F大调叙事曲》就体现了这一特征。这首作品写在1836年,第一主题运用三拍子舞曲的行走速度,给人平静微波荡漾之感。第一主题之后掀起一场“平地风波”使人刚到惊心动魄,如火如茶的急板,好像是预示着波兰人民宁静的生活被打扰了,灾难的战争来到了。波兰人民经过不断的抗争,反抗。整曲最后的尾声又恢复到最初的宁静,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家园的向往、渴望。

    这部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审美特点;(1)它取名为叙事曲,鲜明的标题以及段落之间明显的对比性让非专业的人士通过标题以及段落对比了解这部作品的实际内容。(2)和声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部作品音乐变化更有色彩更动感。(3)旋律的歌唱性和鲜明的节奏。让这部作品赢的了钢琴业内人士的喜爱。

    二、在马克思指导下肖邦钢琴作品的练习方法

    马克思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作为无产阶级的美学观、艺术观,它的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那么所有文学艺术的作品都和马克思基本原理有一定的联系,甚至以它作为练习的科学指导前提。马克思基本原理概念与肖邦钢琴作品的练习相连密切,甚至处处指导着肖邦钢琴作品的练习方法。在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有两个侧重是练习肖邦钢琴作品需要注意的,即:1、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一)我们应该坚持矛盾的分析法来练习肖邦钢琴作品

    谱例1:《F大调叙事曲》下图中左右手都有演奏部分(第111到第116小节)(1)我们应该注意左手声部的音量不能大过右手声部导致覆盖了右手声部的音量。这就是运用了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理论来练习的。(2)谱例中右手声部的和弦,这几个和弦的各个音符有主次之分。图中和弦最高的音符是右手声部的旋律(G—F—D—降B—C,D—降B—G—A—降B—G—E—F—#F),这就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时要突出和弦中旋律声部的音符,只有这样这部作品的这六个小节才有歌唱性和旋律感。这是运用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来进行理性的练习。(3)在谱例1的这一对矛盾中,右手声部的旋律占主要地位同时谱子上ff的力度标记(ff意大利文Fortissimo意为很强)。肖邦向来身体虚弱,即使他是钢琴神童,体弱的他也绝没有足够的力量演奏出体格健壮的李斯特的作品在力度记号是ff时需要的力度。“肖邦的风格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可以他的风格与其他作曲家的风格相混淆。”

    (二)我们应该坚持适度的原则来练习肖邦钢琴作品

    谱例2:(第149至151小节)149小节从力度记号ff开始。练习者在练习时不能因为是ff力度标记就在钢琴上弹奏过大的音量致使改变肖邦的音乐风格。图中■标记,是渐弱记号,不能把整小节只表现ff的力度,练习者在练习时要轻弹同时声音还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否则会听不见声音。这就要我们练习的时候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梁赞诺夫.夏凡.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3]高丽.肖邦《F大调叙事曲》OP.38创作特征与演奏的研究[M].

    相关热词搜索: 肖邦 马克思 文艺理论 钢琴 作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