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改革研究

    时间:2021-03-18 08:16: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性作用也随之凸显。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很多,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应出现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分式不合理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影响共同富裕的步伐;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与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它不仅仅关系到经济领域,还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改革;初分配;再分配

    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之一是尽快落实收入分配改革行动,拉动消费,大内需,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潜力,提高消费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收入分配改革成功的制度性保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的表现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总结经验和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了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方式,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起到良好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收入分配问题。

    (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当前,诸多不合理因素造成了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从分配本身看主要包括:一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表现为关键岗位或工种的职工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普通岗位的职工收入却高于劳动力市场平均价值。二是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有重要影响。比如,住房制度改革后,经过公房出售这个环节,默认了过去住房实物分配中造成的不平等,福利分房时代分到更多、更好的住房的,利用出租或出售房改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或利益。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能够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大都是处于垄断性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的职工不但在职时工资收入高,而且退休后还能得到企业年金。

    (二)收入分配不公

    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造成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普通岗位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比其他行业同工种的收入高出很多,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此外,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一般来说,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平等,再分配应缓和并缩小不平等。但我国当前的再分配却加剧了不平等,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平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资金渠道过多、过滥。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差额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和福利,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行政机关把通过财政以外的渠道获得的资金,也转化为职工津贴、补贴等收入项目,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公务员的收入过分悬殊。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改革的对策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具体对策上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改革措施如下。

    (一)初次分配改革的具体措施

    总体言之,初次分配改革主要是坚持市场导向改革,重点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分别概述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推动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工资收入腰痛劳动力市场价位相一致。二是推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公务员工资分配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不仅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工资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而且有利于引导和推动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三是推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其中工资分配都应同市场接轨。工资收入的高低,不应当取决于所供职的单位,而取决于所从事的职业。

    (二)再分配改革的具体措施

    再分配改革主要是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分别概述主要包括:一是要着力解决再分配的“逆向调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个人所得税收入中,高收入者的贡献率并不高,相反,工薪阶层却成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其二,垄断性行业的职工不仅在职时能领取很高的收入,而且退休后通过企业年金等形式也能领取丰厚的退休收入。再分配的“逆向调节”,不仅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极为不利,而且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潜在因素,亟须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以及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加以解决。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税收调节体系。目前,我国贫富差距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差距,居民的财富占有形态呈现多样化,对贫富差距的税收调节应是全面的。开征遗产与税对增加税收收入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可以引导富人向社会转移财富。

    (三)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机会公平问题。分别概述主要包括: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不同家庭的孩子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向困难群体倾斜。二是就业机会的公平。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地区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市场分割,让劳动者在平等竞争中得到合理的报酬,以过程公平促进劳动者发展机会的公平。三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机会的公平。要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过大的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扶贫工作改革的具体措施

    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必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对一些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人类生活居住地区的居民,要逐步迁移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异地扶贫。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政策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一)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这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过分依赖于出口、投资,消费驱动比例较低,原因就是内需不足。而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相对较慢。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提高低阶层收入水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以国民实力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拉动内需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内需的拉动也会在某些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人民大众可以在消费的同时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引导我国经济良性增长。

    (二)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增加中低阶层收入。普通民众的收入提高了,手上就会有更多的闲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或者用来投资,自己创业,又或者可用来加大精神文化消费,如旅游、继续学习、阅读、欣赏戏剧等。国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会在精神生活上加大投入。这样一来,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进而从一定程度上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幸福指数、社会归属感创造更多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提升我国人民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又能促进改革继续深化,提高经济效益,从而筹集大量的资金。除了要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外,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投入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加快社会保障的筹资步伐,有利于国企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合情合理的。

    总之,改革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型分配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对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对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竞相迸放,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竞相涌流,加快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人对居民收人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11,(4).

    [2]  世界银行报告.共享增长的收人:中国收人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4-17.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