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时间:2021-03-20 08:07: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各级政府一直积极推进的一个目标,要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就要建立一种机制,实现按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

    关键词: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广,甚至可以说是民生的根本问题,搞好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缓解了许多社会矛盾。近年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的一个目标,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让全民分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成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重视,而且还要解决好的问题。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以下问题:

    (1)从宏观角度来看,个人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扩大,国家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2)中国1%的家庭掌握全国41.1%的财富;

    (3)少数人的个人银行储蓄额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4)职工工资外收入在个人收入中比重扩大;

    (5)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6)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近些年来,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整体上的差距。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国际一般标准是:基尼系数<0.2:收入绝对平等;在0.3-0.4中间表示是正常状态;大于0.4就算警戒状态,表示绝对不平均;如果超过0.6时,则表示收入分配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会引起众多的社会问题。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2003年升至0.458,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而2005年这一指标则逼近0.47,2011年为0.55,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5。这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攀升,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调控手段、加大调控力度,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化。下文就从政策、法律、税收、财政等调控手段进行阐述。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制度和收入政策

    在我国,市场制度及收入分配不仅仅是简单的、局部的利益分配和政策问题,而是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同时不断调整分配机制,保证低收入社会群体更多的享受到分配政策的优惠措施。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过程中,要注重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用,确保社会各个阶层及群体都能够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实现政府政策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收入分配整体合理性,建立健全全社会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二、兼顾社会公平,缩小个人差距和地区差距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整体上相对落后和各地区的相对不平衡性。因而导致人和人之间、地区及地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衡。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不但要鼓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经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地缩小差距,倡导先富帮扶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居民收入增加了,消费就必然会增加,而这恰恰也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所在,也能使广大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三、完善税收制度,增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还需加强,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同时加大高收入者的税负,尤其重视高收入群体个税严重流失的现象。在增强公民纳税观念的同时,要积极施行公民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比如:针对像经纪人、个体经营者等非工薪阶层的从业人员的高收入要通过施行特殊税种进行调节,并且要加强税收征管,增强税务人员的职责,不断改进税收征管方法及手段,对各种偷、漏、逃、抗税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针对流通领域的公司、各种垄断性行业、商业性金融机构及证券、房地产等行业,设置特别税费,把其大部分超额利润收归国家所有,逐步缩小个人收入差距。近年来,最低工资水平连续上调,个税起征点的调整等等,都让普通百姓确实尝到了政策的甜头。

    四、规范收入分配方式,整顿不合理收入

    不合理收入的范畴指的是通过不正常渠道获得的额外收入。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在我国,虽然是极少数人取得非法收入的,但是这些人影响极坏,危害甚烈。对正常的市场秩序及消费者的心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扰乱,而且还会影响到商品市场的正常发展,对调动大多数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的深入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予以整顿并依法惩处。

    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影响力的扩大,传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也悄然发生着转变,其他生产要素在分配方式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资料、科技、劳动力、知识、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均是由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市场来投入,个人既是劳动力要素的所有者,又能作为其他要素的所有者来参与生产和分配。这种情况从分配机制来看,分配机制不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这是一种合理、合法的收入分配方式。显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提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市场经济才能充分的发挥其效率。

    不管哪种资源配置方式,都需要对两个方面的基本经济问题进行解决:1.生产要素如何投入;2.产出如何分配。第1点是决定生产要素由谁投入,通过何种方式投入;第2点是决定由谁来分享生产的结果、如何分享。这2点在社会资源稀缺的大背景下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取得是需要成本的,要素投入者在产出方面一定要享有要求权,要素投入者在这一产权上能得到保证,才能在经济上得到补偿,才会激励对生产进行持续、扩大的投入,这是构成一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即:产出的分配方式及分配结果要体现要素投入者的利益,否则必然因为要素所有者缺乏必要的激励而导致要素投入不足,社会经济就达不到应有的发展水平。从另一方面来看,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考察,产出的分配结果一定要符合社会公平标准,以弥补个人因为要素投入能力存在差异所导致的产出分配结果的不均衡。在具有投入能力的生命阶段,不同的个人之间由于先天的和自然的原因其投入能力也存在差异,社会分配机制必须保证弱势个体获得能够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产出。如果产出分配结果不能体现最低程度的社会公平,将会破坏社会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进而影响要素投入的总水平和投入一产出的效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同样难以为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