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民间年画色彩语言及其创造性转化

    时间:2021-03-26 08:02: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在中国民间年画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稳定而独立的审美体系,而色彩审美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审美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并与中国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最具民族艺术特色的审美规范,民间年画的色彩审美具有鲜明、直观等特征,但自汉代以来,民间年画的总体色彩并没有根本的变化。本文以现代视角,对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特征予以分析,并对民间年画在现代科技、装饰材料下的创造性转化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民间年画 色彩语言 转化

    中国民间年画历史久远,最早在中国古籍《山海经》中就记述“神荼、郁垒用苇索缚鬼喂虎”的画面,北宋沈括在其《补笔录》中也描述到:“都中有吴道子者画钟馗以驱鬼。”中国民间年画种类众多,体裁丰富,按其内容区分总体有三大类,戏曲故事类、神话故事类和神类。民间年画在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审美理念,尤其是以本能观感创作形成的色彩审美,蕴含着深刻的民俗、绘画、哲学及宗教等方面的民族基因烙印。而在艺术多元化与商业化的冲击下,中国民间年画色彩发展及其审美和所有中华传统文化一样,被时代涂抹上夕阳日暮的悲怆色彩。但正如那些殉道于传统文明的笔墨一样,中国年画也立足于中国数千年感性创作和智慧积累的基础上,执着地坚守着朴素而内在的审美理念。

    一 以当代视角看民间年画色彩

    中国民间年画色彩源远流长,并以其主观直觉的创作特征给人以极其神秘的视觉观感,其象征意义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多方位的暗示和启迪。解析民间美术色彩的本质需要自其诞生的土壤进行分析,也就是要从中国民族文化的根系中探索其根源,要从社会学、艺术学、哲学、宗教及民俗文化中综合分析,如此,才能明晰民间美术色彩在现时代下的发展与创新。

    1 中国民间年画色彩蕴含着民族母体的文化特征,也即是地域性的本土文化特征。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与本土文化是中国民间年画色彩形成的土壤和背景,是完全有别于西方理性的、后天发展的色彩学。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来自民间、源于华夏乡土,产生于先祖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甚至包含着人生的信仰和对人类心魂的呵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行色彩说就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色彩理念,不仅符合自然规律,而且含有和谐、完美的哲学内涵。其以白、黑、蓝、黄、红为基础色,且不受敷彩限制,而是依据内容题材和色彩感情相机运用。五行色彩是中国民族色彩的正色,主领中国民族色彩两千多年,是中国民族色彩美学的基础。

    2 民间年画色彩作为自成体系的、华夏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原生态色彩,一直在相对稳定但又封闭的生态中发展,从而造就了旺盛的生命活力。另外,民间年画色彩从诞生之初,就是远古人类一种本能和直觉的表现,从而使民间年画色彩具有简纯、质朴、鲜活且本真的品质,是一种本源生命的直观呈现。无论是对祖先的崇拜、对宗教神明的敬畏,还是对原始图腾的崇拜以及生殖崇拜,都凸显出强烈的生存渴求和生命期盼。并把这种强烈的愿望表达民间年画色彩之中,迸射出穿越时空的永恒生命震撼力。民间年画当中,黑、白、蓝、红共同组合运用。

    3 中国民间年画色彩基于劳动人民本能的反应和精神的寄托,表达出人民群众质朴的原始面貌,它的配色形式都是祖传或者师承传袭下来,或者受到当地习俗的规范,呈现出集体表现的特征。所以,对于民间年画色彩艺人,无需职业性的色彩训练,人们群众都很容易参与。如在陕西凤祥村中,至今还有十几家年画制作的传统作坊,到了每年年关前,刚临近腊月,这里的作坊就开始忙碌,展现出家家做年画的热闹景象。这些年画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粗放的造型,给人心理上的愉悦和视觉上的祥和,非常自然地展现了内心的情感色彩,是人民群众一种内心的释放和精神上的解放,诠释出发自人类本能色彩的强劲生命力。当然,民间年画的弱项在于创新的缓慢和模仿成分较多,但这正是集体智慧和经典作品成就的必要条件。而且,这种模仿本质是对自然色彩常态理念的沉淀和优化。人类和大自然密不可分息息相关,自然中的色彩直接刺激、激发着群众的色彩本能,这一点对于原始人和现代人同样适用,无论是初级精神状态和现代思维都必然经历这一创作基点。民间年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自觉地吸收了民间雕塑、化妆造型、戏剧服装等方面的色彩特征,使民间年画色彩成为综合各种民间艺术、智慧的艺术结晶。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出,作为原始初期人类对自然色彩的本能精神状态的反应,经历了漫长的激励、启发,也伴随着不断的为强化色彩感的模仿,从而形成了今天具有地域色彩和集体表现特征的色彩美学,这种年画色彩美学特征是一种民族精神,在这一点上来说,民间年画的色彩美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4 民间年画色彩赋有一种自信阳刚、乐观向上以及淳朴素质的地域乡土气息,因而显得明快而单纯,给人强烈的饱和感。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民间年画色彩也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民间大众年节或者农闲自发创造的产物,并在大众喜好的检阅、筛选中传承下来,所以它是真正区别于知识、理论的纯直观的大众审美,没有受政治或者上层左右的意识色彩,农民们直抒胸臆、自由布色,并在代代相传与集体琢磨中最终流传为经典,重心象、重感情、重理想,直觉且主观,民间年画色彩一直以一种质朴的自信和天然的执着顽强地延续到今天。或许是物质的局限,但民间美术色彩因此更显的古拙而质朴、大气又粗放,中庸和谐而又潜含强烈的生动。即使经史子集对其有“悦妇孺、粗俗、鄙浅”等微词,但民间美术色彩与经史子集一乡野一朝堂数千年传承不遑多让。或许可以这样说,民间美术色彩就像乡野中再朴素不过的小花,上不了贵族达官的厅堂,入不了丹青大家的法眼,但是,它却被最广大的布衣百姓贴在门上、墙上,红红火火地点亮着一代代人们的热情和希望。

    5 民间年画色彩具有大众化、程式化的特征,同时具有封闭而又稳定的自我结构,它自成体系,而又矫矫不群。在天高皇帝远的原生态发展环境中,民间年画色彩通过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智慧沉淀,并通过口传身授代代相传,历经时间的沉淀、优胜劣汰和洗涤,建立了完备的体系。大众耳熟能详的题材、民众心意神会的造型同生活化的意象色彩,一起完成了民俗文化的艺术象征和哲理寓意。驱邪招福、富贵平安、年年有余等成为民间年画的通用意象。这些通俗易懂、喜庆吉祥色彩成为人群中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

    中国民间年画色彩彰显出强烈的东方文化观念,翻阅中国民间年画的历史浩卷,细悟其色彩,在大红大绿的强烈色彩感中,给我们鲜闹热烈、华贵靓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内心观感。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它总是以蓝、黄、红为基础色,再附之以金、白、黑,以此交替使用,从而氤氲成中国民间年画丰富艳丽而又变幻莫测的色彩乾坤。

    二 民间年画色彩的创造性转化

    现代装饰元素创作理念的回归及新材料的出现为民间年画的创新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契机。重视下意识活动的影响和直觉观感的现代装饰,以料理肌理、分解重构、平面化和几何化为表现手段,开始与传统民间年画取得不谋而合的默契与沟通,因为民间年画也是劳动群众本能的表达和诉求,这一点与现代艺术家们下意识的创作异曲同工,在此创作下,民间年画色彩重新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被运用得美轮美奂,达到了色、形、意的最佳优化组合,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成为新时代极富感官冲击力的特色民俗画。

    讲究空间、色、线及平面感的回归现代装饰画,以河南朱仙镇的灶王图年画最具代表性,它把八仙过海、护法门神、招财童子、送子观音等不同场景、不同时空的多意象人物巧妙地集于一体,构图饱满、规模宏大,合理而又不乏丰富。既具有传统年画的功能,也兼具现代装饰画、招贴画的特征。历史上明宪宗曾让画工创作了“和合致祥”的年画,后传袭于苏州,成为今天桃花坞的经典年画题材,明宪宗亦命人创作了“一团和气”年画,色彩祥和,意蕴深远,以圆形构图,把三个老者的面貌姿容彼此借用,“合三为一,达心无二”,构思巧妙,想象奇绝,而又无懈可击,成为年画立体派分解重构的经典之作。桃花坞年画受此启发,创作出“一团和气”的儒释道三合一的童颜老妪,花团锦簇的色彩服饰、绚丽明亮的色彩观感,像一幅现代纹样画,形神兼备,成为现代年画创新的典范。另外,由陈幼坚设计的其公司图案,取材《六子争头》,属于河北武强年画,这幅图案意趣绵延,意象连绵相扣,妙不可言,简练的象形却均衡和谐,饱满的线条给人大义微言的意味,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凸显出强烈的现代理念,给现代年画色彩以巨大启示。

    中国民间年画无论是运用套印还是技法来说,都有重叠色块、穿插色线的技巧,这一点和现代平面装饰色彩是一致的。现代设计受传统年画启迪、运用创新的例子举不胜举,启悟我们传统年画在现代科技和观念循环中潜藏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论是古为今用,还是借今兴古,都给中国年画的创造性转换以更多可能。

    中国年画色彩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和沉淀,承袭了一代代无数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大众文化气质,不会也不可能泯灭在现代商业文明的泡沫中,我们要认清民间年画艺术的永恒价值,对其予以保护,同时,对于民间年画的创作,我们要结合新技术、新科技、新观念和新思维,进行技法、色彩和造型的创造性转换和升级,让民间年画这一瑰丽艺术焕发出时代生命力。一些现代新材料,如云母、金银箔、彩妆亮片、建筑砂岩及结晶新岩均被运用,达到了即传承古老艺术审美又展示出时代元素特征的现代感效果。在这一点上,民间年画完全可以借鉴,民间年画的勾线填图与重彩画基本一致,如以粘贴金箔制作造型,以大红新岩为自然底色,之后勾勒墨线,勾线和金箔结合有变换无穷的效果,从而颠覆了以往年画丝线古板僵化的状态,取得巧接红底绽放金色,使金色更加明亮,用无色取代有色,使视觉震撼力更加强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同时,以年画题材为基础,可以用立粉代替墨线,在底色完备的木板中,用金箔立粉为线,这样线条立体感更加活灵活现,不受底色束缚,使年画人物在金丝线条中仿佛龙跃虹霓之间,展显出现代装饰语言的艺术魅力,由大俗跃升至大雅。

    三 结语

    民间年画色彩是中国数千年浩淼精深的一项审美艺术,只有大胆的尝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间年画唯有通过创造性的转化,才会拥有现代生存空间。

    注:本文系2011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JG201124,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元素在高校《室内设计》课程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丽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新闻传播》,2010年第12期。

    [2] 萧睿:《论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5期。

    [3] 王越胜:《民间国粹 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南农业》,2006年第12期。

    [4] 戴信军、代倩:《凤翔民间木版年画 最后的守望者》,《西北美术》,2009年第3期。

    [5] 超然、世周:《历史悠久朱仙镇 千古岁月留神韵》,《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2期。

    [6] 李万卿:《气息奄奄的“文化瑰宝”——朱仙镇木板年画历史及现状的调查》,《中州今古》,2001年第2期。

    (张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相关热词搜索: 年画 创造性 转化 色彩 民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