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最亮还是红纱灯

    时间:2020-04-27 07:53: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琦君的名字总是和台湾怀旧散文联系在一起的,自琦君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琴心》算起,之后的《烟愁》、《红纱灯》、《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二十多本散文集,都以其浓郁的怀旧风格和独特的民俗意义吸引着离乡背井的台湾人的目光。本文从对故乡的饮食、中草药文化和民间工艺的记录来彰显琦君散文的民俗学意义。

    关键词:琦君 怀旧散文 风俗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琦君的名字总是和台湾怀旧散文联系在一起的,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所作的关于台湾近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的调查表明,在台湾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琦君和林清玄,而琦君又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琦君自50年代开始创作并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琴心》算起,之后共出版了《烟愁》、《红纱灯》、《桂花雨》、《细雨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等二十多本散文集,这些散文以其浓郁的怀旧风格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离乡背井的台湾人的目光,因此琦君才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琦君自1949年离开故乡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后,故乡就成了她念念不忘的心结,与故乡的隔绝而产生的对故乡文化的瞬间断层,使移植于他乡的琦君对往昔的生活备感怀恋。在她的大多数散文作品中,琦君用真挚热烈的语言,抒发着对故乡山水和童年生活诗一样的记忆,以及对父母、师长、亲友深沉的怀念。而正是这些对故乡的深情回忆,构成了琦君怀旧散文的基本特征和鲜明风格,也如实地记录下了故乡的民俗民风,所以琦君不仅仅是在书写一种对故乡生活的表面回忆,而是贯穿了对古老中华文化的深情,也包含了琦君在精神层面上揭示某种生活现象的深层含义。她在记录个人生活经历的同时,所记下的却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记忆。本文将对琦君的怀旧散文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

    一 故乡的饮食风俗

    “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士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这种感情,一直是琦君怀旧散文中的主基调,琦君用她平和直白的语言,记下了故乡独特而古老的饮食文化。如在《粽子里的乡愁》一文里,琦君详细地描写了故乡一种叫做“灰汤粽”的食品:“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用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子浸泡在灰汤里一段时间(大概一夜晚吧),提出来一煮,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琦君的故乡人称这种灰汤粽的功能是“咬食”,也就是助消化,而这种制作棕子的方法是非常独特的。据传,“灰汤粽”算得上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创造,始于西晋之前。后魏贾思勰所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中的一条:“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这大概是古人关于“灰汤”的最早记载。稻草灰中含有碳酸钾等成分,稻草灰融入棕子后起到了发色剂、添香剂、品质改良剂、防腐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作用。被稻草灰汤浸过的粽子有着独特的风味,白糯米被灰水浸泡成了嫩黄嫩黄的颜色,有着天然的芬芳和极好的口感,使人食之难忘,此风俗至今仍在浙江兰溪一带流传着。每逢端午来临,兰溪人仍要淋稻草灰,做灰汤棕吃。正是因为这种带有食疗文化的食物,留给了琦君深刻的记忆,更让身在他乡的琦君深深怀念:“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

    而《桂花雨》一文又记下了故乡人对于桂花的合理食用和摇桂花的习俗:“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捡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或是过年时做糕饼。”古人久有食桂花的习俗,在《山海经·南山经》就记载着“招摇之山多桂”的现象;屈原《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诗句;苏杭一带久有食桂花的风俗,白居易的诗里就曾有“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描写,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亦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桂花香味不仅清新迷人,还具有止咳化痰、养心润肺之功效,能解除口干舌燥、肠胃不适等病症,并可滋润皮肤,所以古人是把桂花既当成食物也当成药物来使用的。在琦君的故乡,有一种叫做“桂花莲子羹”的小吃:“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种雅谈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能形容出来的。”而琦君的母亲,就是做桂花食品的高手,她做桂花茶的方法简直让人称绝:“母亲又把最嫩的明前或前茶焙热,把去了水气半干的桂花和入,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完全吸收在茶叶中。”母亲还用桂花做成蜜饯,“待(桂花)半干时就用瓦罐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琦君的故乡还有食花的风俗:“玫瑰花不但漂亮,还可以当药,或做玫瑰露。玉兰花、木碧花、莲花都可以和了鸡蛋面粉炸来吃,吃了齿颊留香。山茶花酸酸的,采下来就可以放在嘴里嚼,我站在那里可以吃完一树的花。”这种描写,不仅写出了故乡的风情,更表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与高贵。

    二 故乡的中草药风俗

    正如台湾学者方忠所云:“琦君是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中国式的作家,她周身涌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她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远离故土家园的生活境遇,使她对故乡故土产生深深的眷恋和怀念。这种情感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最后终于从笔端奔涌而出。”中华民族对于中草药的利用自神农氏尝百草算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多种物质,也蕴藏了先民们的智慧。对于中华中草药文化的记录也是琦君怀旧散文里的一大特色,如《此处有仙桃》一文,琦君记录下了一种奇特的“柚子茶”:“这种柚子茶是由整个柚子,顶上挖个洞,榨去汁后,装入中药制成。装的什么药,制作过程如何,是台湾南部一个小镇的祖传秘方,外人不得而知。”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轻身悦色等功用。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颜等功效,所以这种秘制的柚子茶几乎相当于日本的仁丹,具有缓解病痛的神奇功效,琦君在远离故乡时总是随身携带着它,称之为“万应灵丹”——“旅途劳顿,加上欧美饮食不对胃口,柚子茶成了时刻不离口的良伴……因为在客居,我至少可以安安稳稳地服用从家乡带来的万应灵丹,再也不虞匮乏了。”琦君母亲的“午时茶”也是一个治疗小儿发烧的偏方:“炒过的茶叶、米、鸡蛋壳,焙焦的鸡肫皮,烤过的生姜块,五样名堂包在一张粗草纸里,放在水缸边抽去火气,用净水熬给我喝”;母亲治疗咳嗽的偏方是“在院子里采几张新鲜的枇杷叶,刷得干干净净的,熬汤给我喝”;母亲治疗疖毒的独特秘方是“从墙角挖来白色的蜘蛛窝,用红糖捏捏,贴在疮上,居然几天就好了”。

    又如《外公》一文中,因为外公是一个义务给人看病的乡医,更积攒了许多的偏方。外公来看母亲时,也会背来大包的根根草草让母亲服用,外公在家里“老是架起炉火来熬甜甜的草药”,活像一个老神仙;当遇到家人有肚子痛或其它的小毛病时,外公的草药能立竿见影地解除痛苦。母亲的那些用苦瓜水治疗痱子、用生盐治疗嗓子痛、用口吸额角的办法治疗头痛的中医方法,都是从外公那里学到的。琦君议论这些中医技术云:“是因为这些偏方确实百无一害,不像退烧针那么霸道,抗生素那么败胃,外科医生动刀动剪子那么惊心动魄。那些药是那么的温和、可口,清香扑鼻。”

    中草药不仅可以治病,还有养颜护发的功用。作者在写到浙东妇女每年七月初七用青叶子洗一次头的习俗时,提到了一种叫做“翠玉藜”的植物,“这是一种矮矮的灌木,叶子比冬青树大一些,没有那一层油亮,叶边有齿……花的颜色好漂亮,春天盛开时一片紫色的云霞”。据说,这种植物有粘粘的汁液,可以去除头发上的污垢,具有洁发润发的功能,所以每到七月间,浙东妇女要采集“翠玉藜”的叶子,揉出有淡淡清香的汁液来用于洗发。“翠玉藜”不但清洁了头发,更滋养头皮,备受乡间女性的喜爱,于是整个乡村在这一天就会飘散着“翠玉藜”的清香,再加上披散着乌发的妇女们,简直是一幅绝版的风俗画。所以琦君评论道:“那绿油油的汁液,那股自然的青草味,比起今天的‘露华浓’、‘乌溜溜’、‘绿野香波’等洗发精润发丝不知好千万倍呢?”

    三 故乡的民间工艺品

    制作手工艺品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体现着古代先民的心灵手巧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更包含着先民们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淳朴生存态度,如《母亲的手艺》一文中,琦君描写了母亲对于民间工艺品制作的精通:母亲会绣花,会打线、编草鞋、腌咸菜,做各种面点、酿酒,最独特的是母亲会把看似无用的柚子皮加工成小碗小盒。心灵手巧的母亲把一个小瓷碗放在柚子皮里撑着,然后把柚子皮慢慢风干后,柚子皮就自然地成了一个小碗的形状,再加上一个小盖子,这样的柚子碗可以盛物而不易破碎,最适合给小孩子使用;又因为它有股清香的气味,藏物也非常好,“柚子盒非常的清香,外公拿它装旱烟,旱烟也透着一股柚子香”。母亲还擅于把莲蓬头晾干后加工成旱烟管,成串地挂在屋檐下让外公用,“莲蓬头烟袋管的好处是清香去火气”。母亲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的给予,直接承继着中华民俗的精神基因,正如学者方忠所言:“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在琦君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亲切,充分表现出在经过长期的隔绝后她对故乡故土的深切思念。琦君把自己对故土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爱恋通过这一类追念童年生活的怀旧散文尽情抒发出来,从而使作品不仅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台湾作家白先勇评价道:“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重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正是在这种离乡又怀乡、疏离又相亲的双重情感之下,琦君更加怀想故乡的风俗,在她的数量惊人的怀旧散文里,不但保留了故乡的饮食文化、中草药文化和民间工艺的记录,还记下了大量的故乡风情,如雪夜里那“提灯的队伍穿过热闹的街心,两边的店铺都噼噼啪啪地放起鞭炮来,队伍的最前面敲着锣鼓,也有吹箫与拉胡琴的声音,闹闹哄哄地穿过街道,又往河边走去。火把与红红绿绿的灯光照在静止的深蓝色河面上,岸上与河里两排灯火,弯弯曲曲,摇摇晃晃地向前蠕动着”的绝美风情,那“样子四四方方,雪白柔软的糯米粉,当中镶着一片猪油豆沙和着桂花”的样子难看实则好吃的烂脚糖,那乡下儿童自制的玩具坑姑娘,都流露着中华民俗文化的神韵,构成了琦君散文特有的风情。琦君的怀旧散文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命的美丽瞬间组成了往昔生活的长卷,并产生了独特的民俗学意义。正如席慕蓉所形容的那样:“生命中有很多特定的刹那都像一个极短篇:没有起始, 没有终结。因此,那挑选出来的一刹那就特别清新而淡远, 特别苦涩而又甘香。”

    参考文献:

    [1] 武治纯:《压不扁的玫瑰花——台湾乡土文学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

    [2] 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 琦君:《琦君自选集》,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4] 赵遐秋主编:《台湾乡土文学八大家》,台海出版社,1999年版。

    [5] 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史杰,女,1976—,河南泌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纱灯 最亮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