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沉没之鱼》的互文性解读

    时间:2020-05-08 07:55: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华裔作家谭恩美以描写母女之间的冲突和隔阂见长,擅长刻画华裔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沉没之鱼》是谭恩美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描写十二位美国游客从美国出发,到东南亚旅游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的文化冲突和摩擦,最终返回美国的故事。本文尝试从互文性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的阿尔贝·加缪引言、圣经故事和电视节目《达尔文适者生存》,揭示美国游客的自大与无知,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沉没之鱼》;谭恩美;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美国著名小说家谭恩美于1952年在美国出生,先后就读医学、英语和语言学。在语言学习上有很大的天赋,在本科毕业之后,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其代表作包括《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等。其中,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品是《喜福会》,该书有25种语言的翻译版本,并且还被拍摄成电影。作为华裔的第二代移民,譚恩美一方面流淌着中国的血脉,另一方面她的思想又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因此,她的小说中常常通过描写华裔两代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来揭示华裔人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过程中的曲折和冲突,尤其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冲突。《沉没之鱼》是谭恩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发表于2005年。此外,谭恩美还撰写儿童文学和散文集,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分析《沉没之鱼》的互文性主题,从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到现在为止,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分别从生态批评、象征、文学伦理学、后殖民主义、叙事等角度分析该书体现的思想内涵,揭示作者的创作思想。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谭恩美的作品和华裔美国文学都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章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研究这部小说。因此,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分析小说中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挖掘更深的内涵。

    “互文性”也叫“文本间性”,通常被用来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12]。它包括:一,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法国作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认为,文本与文本之间会相互吸收、相互转化,从而相互联系,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在《沉没之鱼》这部小说中,有多处与其他文本的互文。下面,将重点分析小说与法国著名“荒诞哲学”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作品、《圣经》和《达尔文适者生存》的互文,揭示小说的主题。

    在小说的扉页上,引用了两段话。第一段话是:世上的邪恶差不多都源于无知,如果缺乏了解,好意可能和恶意带来的伤害一样多。这句话出自加缪,表达了无知对于人们的恶果。而这,正是对小说内容的完美概括。《沉没之鱼》讲述了一群美国人到亚洲旅行的所见所闻。该小说的英文名字是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 又译作“拯救溺水之鱼”。从标题看,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著作。众所周知,鱼生活在水中,才能自由呼吸和生存,一旦脱离水,便有生命危险。然而,有些“好心做坏事”的人,误以为鱼儿很可怜,向水中的鱼儿伸出援助之手,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反而害死了鱼儿。小说中在描写到这群美国人到达石钟山时由于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错误地把寺庙里的神龛当做小便池,侵犯了神圣之地。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碎了石刻神像,随意践踏植物,破坏当地生态。这群美国人中,有的拥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有的是收藏馆馆长,有的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绝大多数人属于美国中产阶级,但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一系列行为暴露了他们对于国外的无知,这体现了谭恩美对美国上层社会的极大嘲讽。到达兰那王国之后,美国人看到一堆锦鲤鱼和杀猪的场景,他们对于“鱼是怎么死的”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位名叫柏哈利的男士说道:“不,它们是在岸上被淹死的。”可见作者将美国人的无知与愚昧描写得淋漓尽致。加缪是法国作家、哲学家,其主要代表作包括《局外人》、《鼠疫》等。加缪的思想与萨特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存在主义作家。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但是人拥有寻求自由的权利,人可以选择自由。谭恩美的小说《沉没之鱼》也揭示了世界的荒诞,尤其是一群美国游客到达兰那王国、无名之地后的离奇经历,更加反衬出世界的荒诞性,这既是对美国主流社会和主流人士的讽刺,也是对自以为是的美国人的鞭挞。

    此外,小说中多次提到《圣经》。美国游客到达的兰那王国是一个崇敬神灵的国度,“小白哥”安德鲁斯利用这一点,欺骗了所有人。兰那王国的人民信奉安德鲁斯,认为他能够带回《重要文字》,重新寻回他们部落的力量。根据小说内容,在1982年,“小白哥”来到南夷部落,被奉为“万能的圣灵之王”。然而,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魔术表演是“小白哥”常用的骗术。利用魔术,“小白哥”可以将《圣经》翻过一页,甚至是从旧约翻到新约,翻开的《圣经》会向前飞。圣经故事中主要的章节包括伊甸园、十二个探子,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耶稣。在西方人看来,耶稣是救世主,在南夷部落,很显然,当地人名把“小白哥”视作与耶稣同等重要地位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小白哥”手上总是拿着《圣经》的原因。伊甸园是天堂、乐园的代名词,是世人向往的地方。小说中多处对于兰那王国景色的描写,正是对伊甸园的再现。无名之地的人们生活在丛林里,通过一个吊桥与外界相连系,吊桥与藤蔓混为一体,蕨类植物彻底将其覆盖。而外人是无法看到这座吊桥的。隐蔽的吊桥收起的时候,无名之地与外界隔离开来,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神秘世界。而这个世界便是当地人民的伊甸园。十二个探子也是圣经里的故事。《圣经》第三十四章讲述了摩西选择十二个人从南疆走到北疆,并带回葡萄返回的故事。在小说中,十二名美国游客从旧金山出发,经过云南、到达东南亚的兰那王国、无名之地,后来返回美国。因此,从数量上看,都是十二;从历程上看,沿途也都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艰险。尤其是美国游客,在兰那王国受到疟疾的侵袭,一度昏迷,后来恢复。十二名探子带回了食物,这是物质上的收获;而十二名美国游客带回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东西。在历经劫难之后,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物,获得了真正的满足感。

    小说中提到很多电视节目的名称,其中,《达尔文适者生存》在小说末尾频繁提及。“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学上关于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俄国作家阿·德·涅克拉索夫曾经写过一本名为《达尔文传——适者生存》的著作。该书记载了达尔文从童年到晚年的人生经历,其中包括达尔文1832年到1835年间三次乘“贝格尔”号旅行,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物种起源》的问世与“达尔文主义”、《人类的起源》的发表等内容。在《沉没之鱼》这部小说中,一群美国人看着《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录制节目,同时自身也经历着和达尔文冒险一样的历险。书中提到,“当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时,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们要么应对得極为勇敢,要么极为软弱,很少会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之所以多次提到这个冒险节目,除了美国人在国外的游历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外,更重要的是作者想通过借此电视节目名称,反衬出美国游客试图通过探索兰那王国人民的生活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但是,事与愿违,美国游客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发现,有的却是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机之中。根据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和小说中的同名电视节目,可以看出其实美国白人在兰那王国根本无法生存,主要原因是不懂当地文化,闹出了很大的笑话,甚至一度有着生命危险。

    综上所述,《沉没之鱼》这部小说内容涵盖非常丰富,小说中开篇提到的引言与加缪的主要思想互文,小说描写的场景与《圣经》中的伊甸园类似,十二位美国游客就像十二个探子一样,探索充满危险的旅途,而耶稣的形象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小说中的电视节目录制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思想一致,在丛林中如此,在真实世界中也是如此。所有这些文本间的互文,为读者进一步理解谭恩美的思想做了铺垫,提供了新的线索。此外,小说中还提到了《剧院魅影》、“通往天堂之路”等书名和意向,从这些细节着手,可以分析出更多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Becnel, Kim E.. Bloom’s How to Write about Amy Tan [M].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2]Guerin, Wilfred L., Labor, Earle, Morgan, Lee,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3]Tan, Amy.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M]. London: Harper Perennial, 2005.

    [4]常转娃. 论谭恩美小说《沉没之鱼》中的反讽艺术[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何新敏.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拯救溺水鱼》[J]. 山花, 2012(1).

    [6]寇洋. 东西方文化的误读——浅谈《沉没之鱼》中的象征[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

    [7][美] 谭恩美. 蔡骏译. 《沉没之鱼》[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8]王瑾. 互文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吴菲. 对《沉没之鱼》的生态解读[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10]张琼. 谁在诉说,谁在倾听——谭恩美《拯救溺水鱼》的叙事意义[J]. 当代外国文学,2008.

    [11]张雨. 《沉没之鱼》的荒诞色彩解读[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2]赵一凡. 西方文论关键词[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13]邹建军,朱颂. 从文化误读到文化冲突——《沉没之鱼》中的三个意象[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

    相关热词搜索: 沉没 解读 互文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