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刘家华,感受“裂变”与崩塌的都市

    时间:2020-05-20 07:53: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没有中断停滞,没有往复徘徊,刘家华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特别顺理成章。他似乎已经寻觅到了某种潜藏于生活表面下的法则,或者是掌握了某种人生的节奏,好像他在做的只不过是往早就勾勒好的人生轮廓里填充色彩。他理智而沉稳的自信只不过想道出一个被疲于盲目奔波的人忽略的简单道理:艺术家不那么容易,但也并不苦大仇深。要不断积累内涵,对自己够坚定,那么这就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采访中,刘家华的一些观点似乎是对人们惯常思考的一种挑衅,比如为什么我们总对艺术家问出诸如“为什么最终坚持艺术这条路”或者“是怎样坚持下来的”这类官方又正式的问题?实际上这问题本身就带有某种自以为是的指向性,为什么很少有人会问一个学医或者搞金融的人这样的问题?正如刘家华的意思,若辩证地看,所有的职业风险其实都是一样的,要说生活压力,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而这种偏见正是以主流价值衡量出来的,说到底一切只不过是自己不够坚定,或者是无尽的欲望在作祟。

    在都市中感受“裂变”

    刘家华从初中开始正规地学画画,06年从川美毕业后就顺利做职业艺术家了。他说他并不是“坚持”下来的,因为根本没经历过思想斗争,一切都只不过是自然进行。他在毕业展上卖掉了自己的画,就到重庆坦克裤艺术区开了工作室专心搞创作。当他把画画作为真正的职业后,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靠卖作品,当经济危机导致艺术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他就靠吃老本挺过来。他并不在意这些,因为已经把这些看得很清楚了,他知道经济危机意味着什么,但他早已意识这只不过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有低谷就总会有缓解的一天。他非常明白,艺术对他的吸引远不只是利润而已,于是物质上的压力并不足够造成威胁。他认为人生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只要方向确定一切自然就会良性地运转下去,并且还会越来越顺。就像树一样,所有的外部干扰都只是在上方,根茎是永远不会的。一旦把整个趋势看清楚就不会受到干扰,也不会彷徨。他说,犹豫与纠结只是内心不够强大,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的时候,其实不管哪个方向都可能会通往成功,只要我们想好了自己想走的那一条,然后就去走就是了。刘家华认为是那种自我挑战的精神压力,才让他在思想上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称之为“艰苦”的过程。

    2010年,刘家华从重庆转战到了北京,感到矛盾重重。他一方面厌恶大城市的现实与势力,想与它保持距离。他感到大城市的人都很忙碌,而不过只是奔波于生存的层面上,还没到生活的状态。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享受更多,人们就陷入了另一个场里面,它就像个泥潭般令人无法逃脱。“我要往后退半步,让自己别陷入那种漩涡中,”他说,“生活环境让人们必须以这样的节奏不能停下来,而这样的状态跟生活是矛盾的。”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重庆的“艺术气场”与北京相比太弱,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局限。他认为当代艺术与做水墨等唯美的绘画作品并不相同,它注重的是态度和观念,需要生活中有一些裂变的东西和感知的强烈刺激才能让人去不断思考,如果你生活太安逸,惰性就会让人安于现状,激情就会被吞噬。他说:“或者是年龄结构的问题,说不定我到五六十岁的时候我也会想回去了。”刘家华说这种状态常常是很多元素集结而成,他只知道现在更需要的似乎是在城市的这种感觉。

    崩塌的古建筑

    刘家华把绘画这件事经营得很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让人感到似乎现在走的每一步,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设想之中正常地进行着,他形容自己是个感性的人,却理性地做事。吃饭、聊天、睡觉,他随时都会思考下一幅作品怎么去画,而不是那种酒后即兴创作的艺术家。“应该说我随时都在想着创作这件事,你不信吧?”刘家华说。的确,他并不那么疯狂和莫测,他让他的艺术在横向上并不“出格”,但却在深度上下功夫。当面对空白画布创作构思的时候让他特别有快感,而真正去动手画的时候就只是如思想的搬运工一样地完成任务罢了。他认为一个人所选择做的作品是对他喜好以及成长、生活的环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比如张晓刚选择大家庭这个主题,并不是信手拈来的。如果你让张晓刚画方力钧或者高瑀那样的作品,他画不出来,他没有那种生存体验,只有经历吻合便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选择了那样的事、物来画。杜尚绝不是酒后‘神经’把小便器拿到美术馆展览。”刘家华认为作品肯定会有它的内在体系结构,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理性了,要让这个作品有高度,就要把它放在艺术史的文本里面,让它有一个上下文的关系,而那种随便跟着感觉来的东西是支撑不了思想的厚度的。

    难怪刘家华的工作室堆满了“崩塌的古建筑”,原来这么多年他只画了一个主题,即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感悟。由于从小生活在田园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和谐而自然,没有现在的距离和陌生感,这让他对这一方面特别敏感。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城市大范围的拆建背后所牵涉的政治问题,他看到了在权力和利益的趋势下人的欲望与贪婪,以及打着虚伪旗号周而复始的破坏和掠夺。在刘家华的作品中,古建筑作为一个表征的符号,象征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它金碧辉煌却千疮百孔,具有明显的精神指向性和浓郁的社会批判味道;而画中的红绳是打散的中国结,他将中国的古建筑和中国结这两个传统的东西放在一起,营造一种当代的视觉感受,传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红绳缠绕着中国的古建筑,牵绊、纠缠、吞噬甚至是强奸着它,正如现在的都市人所感受到的生存压力,其实只不过是自我纠缠不清。他感到当代艺术始终逃离不了政治,除非只做一些很情绪化的东西。

    他画了太多这样的古建筑,但他说还没画够,这个主题有太多他想画的东西,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没说完,很多想法还没有实现,只有把它都画出来整个体系才能丰满,才能把问题说的透彻。他计划下一步将要表现人精神信仰丢失,由现实的表达转向精神层面。“最开始创作的时候一般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就是对于我想表达的东西,一定要很主动让别人看得清楚明白,确切地知道我的意思。但我后来发现,其实作为艺术作品,有时候要给别人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会让你变得更自由,而且有空间之后就有深度了嘛!”刘家华说他今后所要做的仅仅只是向观者指出一个方向,不会像现在“拆”和“建”那么明确了。而不论是架上绘画、装置、雕塑还是影像,在刘家华看来只是换不同的工具罢了,他翻弄着一幅幅完成的油画作品,讲述着哪些还可以做成装置,哪些可以做成动画或者实体雕塑,做成展览会显得非常丰富。他认为手段上的改变并不难,可以灵活转换,关键在于所表达的东西背后的构架,这是决定作品内涵和深度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产生想法并成功构建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去沉淀的过程。

    被“西化”的方式

    “书籍是养分,是思想的源泉,它会给你开一扇门和窗,会让你闪烁的东西更多,如果不读书从哪里吸取营养?”刘家华并不靠凭空想象,他借助书籍来获得可信赖的认知。我想这也是刘家华作品深度的来源,也是作为艺术家不能缺少的。刘家华说他不喜欢看画册,更需要看一些文字的东西,画册缩小了想象的空间,就如同我们总在看完一部改编的电影后感叹还是原著好看一样。比如都取名为“青春”的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张照片或者一幅画,虽然表达的同样的内容,但给人留下的空间却不一样。而事实上这个只能靠感知的空间反而最有意义,它好像存在于你我所看不到的一个维度中,不同的人所感知到的这种“不同”就很新鲜,他所做的正是在找这一看不见、摸不到但却存在的感觉,然后把它呈现出来。

    也许是因为越是了解的东西越对它有批判性的缘故,刘家华反而更能说出所欣赏的一些跨界的东西,比如一些国外的插画师的作品,他说可能是因为未知的领域更具吸引力的缘故。而抛开领域不谈,刘家华总的来说更喜欢偏复杂的作品,对于那些概念类型的作品,他表示:“太概念了!就是一个概念。我喜欢有看头的、可以回味和阅读的作品,除了思考还是思考,或者一看就明白的作品都不喜欢,我喜欢那些在满足视觉感受的同时还能让人思考的东西,它背后一定要囊括很多的内容才行。”每个人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不同,那些如白领或者小资喜欢的太乖、太奶油的作品并不能触动刘家华,“我喜欢狠一点的,当然并不是说那种不好,只是我不喜欢罢了。”

    “我是中国的艺术家,我画不出很西方的感觉,所以就画出如你们所看到的这种感觉了。其实这是看艺术家怎么想,立场是什么,每个人喜好不同,有的人就喜欢那样玩。”刘家华认为艺术应该是越独特越自我的便越有意义和价值,如果和别人的东西很相似,创作就没有意义了,不过只是多了个相似品而已。真正成功艺术家的作品绝不会跟谁的作品相像,那些缺乏个人风格的模仿者们是对自己创作的认识还不到一定程度,尽管短期内也可以卖,但永远只能停留于那个层面上活动。他说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绝招”,作品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认识和水平,也是内心外化的表征,是真正具有独特之处还是故意的标新立异都可以看出来。然而,不可否认西方文化也让刘家华感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他曾经具有的那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与含蓄如今已被直接与批判这些很西方的方式代替了,并且价值观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 裂变 崩塌 感受 都市 刘家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