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武夷悬棺崖洞上的古墓疑云

    时间:2020-08-26 07:53: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1000多年前,福建的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千百年来,人们对悬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美誉。在地质史上,由于造山运动的影响,这里的山脉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在峭壁峡谷间形成了许多的天然缝隙和岩洞,就在这些岩洞里,存放着远古时代留给后人的秘密——“悬棺”。

    白岩洞悬棺

    1978年,考古队第一次来到武夷山,试图对悬棺进行一次考古检测,揭开笼罩在悬棺上的千古之谜,他们选定了位于武夷山西北部一个叫“白岩洞”的地方。白岩洞海拔500米,距离谷底51米深,山势陡峭,分布着十几处天然洞穴,因为岩壁呈现灰白色,因此得名白岩洞。

    考古队员进入白岩洞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惊险,因为崖壁是向外倾斜的,崖壁夹在两个山坳之间。考古队在崖壁的对面安了个绞车,往山底放了一根钢缆下来,固定定滑轮,定滑轮下面绑一个篮子,通过对面的绞车摇吊篮上升。垂直升到洞口的水平位置后,距离洞口仍有3米。当年的考古队员梅华全回忆说,他们用两块3米长的木板搭天桥,并用绳索固定后,他就第一个躬身钻了进去。

    梅华全进到洞里,发现洞穴很小,只能弯着腰。测量的结果,洞穴深5米,最高处只有1.5米,最宽处有6.8米,洞穴底部向外倾斜,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出去。梅华全当时曾考虑直接打开棺材,但洞顶太低,只有把棺材取出洞穴。最后悬棺终于被移到了当时的福建省博物馆保存。经测定,这具悬棺距今3445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商代。现代考古证实,福建东南沿海是在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文明的,人们也许就是用一柄铜锛,凿出了后来让世人震惊的武夷悬棺。

    悬棺“飘升”之谜

    武夷悬棺是武夷山最大的谜,而悬棺本身最大的谜则是它的升置方法。如此沉重的棺木究竟是如何被放到悬崖上的?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明代文人张于垒考察武夷山悬棺后提出了一种有趣的猜想,他认为悬棺在开始时并不是悬空的,远古时这一带溪流浩荡,和山峰顶部差不多高,古人把船棺放在水里的石缝中,后来水退了,才形成今天的悬棺景象。但是,根据地质学家研究,这种沧海桑田的过程至少要历经千百万年之久,恐怕不是数千年间能完成的。

    也有人从武夷山的山体特征上受到启发,这种平行岩层,久经风雨后,常会沿水平方向掏凿出一些孔洞,伸出一串长可以达数十米,人们由此推想,武夷山上的许多山段都曾架设栈道,悬棺的升置方法自然找到了一种最合理的解释。

    但事实上,在白岩洞,考古队查遍了四周上下的石壁,没有发现栈道的痕迹。也许船棺本身还能告诉我们更多的秘密。

    在棺盖沿的两侧,靠近后隔板的地方,分别凿有一个长方形孔,两个孔相对的棺盖上面,留有绳子的勒痕,人们据此推测,两个孔很可能是扎绳子用的,悬棺的升置因此又有了一种合理的推想:有人先行到山顶把绳子抛下来,下面的人抓住绳子拴紧船棺,拴好的船棺被缓缓吊起来,山顶拽绳子的人应该有几十位以上,一声吆喝,船棺被吊起。考古队推断,船棺被起吊到与崖洞水平的位置,先行等在崖洞里的人用竹竿拴着的铁钩将船棺慢慢拖进崖洞,细心地把船棺引放到合适位置。

    无论具体过程怎样,抬置船棺所经过的艰难,在武夷先民的心目中一定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精神含义,每一次悬棺葬的举行,也就是部族最盛大的仪式,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因此得到了抚慰。

    相关热词搜索: 悬棺 疑云 古墓 武夷 崖洞上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