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杜田林:驼峰脚下的不老松

    时间:2020-09-01 07:55: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地处黑龙江省巴彦县、木兰县交界的骆驼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驼峰脚下的龙泉镇,有一位常年活跃在村屯、街道、学校,孜孜不倦地宣讲科普、教育下一代的名叫杜田林的老者,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驼峰脚下的不老松。

    龙泉镇退休干部杜田林,今年78岁,上个世纪1950年参加教育工作,1956年调任龙泉乡政府工作,先后担任民政助理、文卫助理、农技站长、司法所长、镇关工委主任等职务,现担任巴彦县老科协龙泉分会理事。1992年退休以来,杜田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积极发挥余热,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关心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发挥了“传、幫、带”的作用。

    自费购置设备定期宣讲科普

    退休后的杜老,不甘寂寞,把宣讲科普、培养教育青少年作为已任。为做好工作,加强教育效果,编写辅导资料60余篇达40万字。他用自己的积蓄,自费订阅了《黑龙江法制报》、《生活报》、《农村报》,并在哈尔滨市旧货市场购买了扩音器、麦克风、大喇叭,在自家安上了扩音设备,办起了家庭播音室,坚持定期为群众宣讲有关法律知识、科技致富专业技术、革命传统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他还自制6块黑板,开辟“科学种植”、“畜禽防疫”、“法律咨询”、“绿色家园”等专栏,每月出一期板报,内容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青少年思想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编写名人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

    杜老深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做人的道理,他认真研究了青少年心理状况,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名人为典范,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他先后编写了古代名人屈原、李白、王安石、岳飞,近现代牛顿、哥白尼、钱学森、华罗庚、张海迪和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故事,并结合本镇孟庆赋、王贵君、李洪涛3位博士刻苦读书的事迹,教育中小学生珍惜时光,刻苦读书,养成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立志报国的好品质。他还坚持骑自行车,深入全镇12所中小学巡回报告,每年达20多场(次),中小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故事爷爷”。

    宣讲老区史,激发爱国热情

    为了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杜老充分挖掘龙泉革命老区的资源,编写了《革命志士姜振范》、《张甲洲与巴彦抗日游击队》等6篇乡土教材,用龙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教育龙泉的下一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区革命斗争史,极大地激发了老区后代——龙泉镇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祖国的解放,多少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龙泉是革命先烈热血染红的土地,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以案说法,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他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把在校学生犯罪的典型事例编入教材,通过案例分析,以案讲法,帮助学生查根源找危害,提高法律意识。

    为了教育迷恋网吧的孩子,他把有关“学生上网,学习下滑,走上犯罪”的资料剪裁成册,带着案例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各中小学校长请杜老到校作专题报告,并吸收部分家长参加,把法制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明显。在杜老的帮助下,龙泉、平泉、交通等学校有21名学生告别了网吧,安心学习了。

    高二学生王彦连续多天不去上学,晚上在网吧过夜,情绪异常低落。通过走访杜老了解到,王彦的爸爸多年打工不往家里拿钱,父母正在闹离婚,孩子失去了读书的信心。杜老把王彦找回家,用“迷恋网吧,走上犯罪”的大量事例开导他,并语重心长地说:“你妈妈每天3点起来到鸡场扫粪,又脏又累干3个小时才挣10元钱,6点回家吃饭7点就到大棚劳动,每月才挣360元,还要种20亩地,成年累月超负荷劳动,不就是为了供你读书吗?你爸不务正业,你再不好好读书,你妈妈还有活路吗?”王彦被说的痛哭流涕,当面表示马上回校好好读书,期末王彦在班上考了第9名,获得300元奖学金。他的父母在杜老和亲友的劝说下,放弃了离婚念头,一家人和好如初。家长感动地说:“杜老都70多岁的人了,还帮助我们教育孩子,让我们怎样感谢你呀!”杜老说:“孩子改了毛病,学习进步了,我的工作就没白做,心里就高兴”。

    关心特殊群体,扶助他们走上致富路

    杜老常说,“特困”青年是农村的特殊群体,让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掌握一门技术,走上致富路是农村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他动员村“五老”对8个自然屯的“两放”、“特困”青年进行调查走访,分别造册,落实帮教对象和致富项目,结成帮教对子,扶助他们走上致富路。

    龙泉村青年小彭,17岁时就迷上了“法轮功”,曾两次被劳教,受到群众的岐视。杜老想:这样的年轻人正是需要关爱的时候,他利用过去的老乡关系,首先找到小彭的父亲谈心,与家长共同帮助小彭与“法轮功”彻底决裂,鼓励他振奋精神走上人生正路,在杜老的帮助下,小彭在街面开起了农杂店,每天都有百余元收入,2005年小彭结了婚,在新婚典礼时彭家特意请杜老当证婚人。

    龙泉镇东北街青年李彦春,没有正当职业,其父为供销下岗职工没有分得土地,生活很困难,杜老安排老村长栾玉林帮扶他,动员他参加镇养猪培训班,帮他在农行贷款盖起了猪舍,买了仔猪。三年过去了,李家猪存栏发展到200头,成了养猪大户,每年都能卖两茬猪,年收入达到20万元,走上了富裕路。

    2008年8月,杜老到万发小学讲课了解到钱小山屯的钱彦坤同学,考取了“八一农大”,一家人都乐不起来,原因是父亲病故欠外债2万元,母亲有病不能干重活,两个妹妹在中学读书,学费无法解决。杜老及时把情况向镇、村领导汇报,然后动员社会各界捐资1.5万元,解决了三姐妹的学费,圆了钱彦坤的大学梦。

    “小车不倒只管推” 无私奉献为他人

    2009年1月杜老不慎被摩托车撞成重伤,县医院检查为粉碎性骨折,抢救费花了7000多元,他只在县医院住了3天,就回家自养。头一个月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他趟在炕上心急如焚,急的是科普知识该宣讲了,板报该换内容了,该到学校辅导了,屯里特困青年该走访了……老伴劝他静心养病,不要着急,他却说:“我是小车不倒只管推的人,不为群众干事心里能不急吗?”于是他让老伴找来资料,结合农村实际带病在床上写出80多页的科学种田讲义和家庭教育辅导材料,三个月后杜老腿上的钢板还没有取出,就扶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到校作辅导讲课,到农户做小青年的工作,科普讲座、革命传统教育、宣传板报等恢复如常。有的群众问他:“你都70多岁了又不挣钱,整天忙忙碌碌图的是啥?”杜老微笑着回答:“我是党员干部,如今退休了,每月开1000多元钱,不为群众干点事心里不得劲”。

    望着杜老满头的银发,清瘦的身姿,顿觉他有如驼峰上苍松一样,其谆谆教诲如春风暖物、孜孜不倦之态如阳光融雪……(黑龙江省巴彦县老科协推荐)

    相关热词搜索: 驼峰 不老 脚下 田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