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新浪潮”电影导演徐克对香港电影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0-09-09 07:52: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徐克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旗手,他利用先进的导演技巧以及创新的光影语言将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个人理解完美的进行了展现,不仅得到了香港乃至亚洲影坛的高度认可,更为香港电影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

    知史可以明鉴。从世界各国的电影发展史可以看出,发生于任何地域的任何一场新电影运动或者浪潮都是使电影类型、内涵、技术、制作等方面得到飞速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香港是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制造基地,自然会留给观众别样的惊喜。上个世纪70年代末,出身于“菲林组”的徐克等一批青年导演大胆突破港片固有的格调,执导了多部极具个性化特征的影片,由此展开了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这场短暂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对香港电影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概述

    1.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发起的动因。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电影发源地的法国率先发起了电影“新浪潮”运动,这场意义深远的电影美学运动波及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引发了各国电影的变革和快速发展①。而这一时期,香港电影正因李小龙去世后功夫片的衰败,传统喜剧的视觉疲惫,独立制片人随经济发展的崛起等因素的影响由创作繁荣期转入了发展停滞期②,也就是说,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行业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以保持亚洲电影制作龙头的地位,这也就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发起的根本动因。

    2.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兴起。香港电影的本质是来自中华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其中所表现的主题和制作形式都具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传统气息,但是香港又有着极为特殊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身份,它所特有的开放性、接纳性又使其所拍摄的电影在保留上海电影风格的同时还吸收西方电影和亚洲其它国家的电影意蕴。因此,多元的文化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广袤的改变空间,法国等欧美国家的电影“新浪潮”运动势必会高度影响香港电影行业,使其发展方向更倾向于现代化和国际化。

    1976年,香港无线电视台节目部经理梁淑怡创立“菲林组”,吸引了许鞍华、严浩、余允杭等一大批自海外学习归来的青年导演,随后,“菲林组”又以国外专业性知识培训了徐克、章国明、蔡继光等人。这批青年电影导演在16毫米电视片的制作中得到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并逐渐在独立制片人的帮助下开始自行执导电影,在短期内即拍摄了一批从内容、形式和技术均与以往香港电影截然不同且独树一帜的影片,不仅为香港影坛带来了一股耳目一新的气息,也由此将香港电影带入了一个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③。

    二、徐克影片对香港电影发展的影响

    徐克被誉为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崛起的新生代导演中的“鬼才”,他的作品从出道即以“新视觉”、“电影特技”对“东方色彩”的完美诠释而著称④,无论是武侠片或是警匪片都在承接香港电影传统精粹的同时不断求新求变,这使得当时发展近乎于停滞状态的香港影片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力。可以说,徐克所执导的影片对香港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1.徐克的影片提升了香港商业电影的艺术价值。1979年,徐克拍摄了处女作——新武侠片《蝶变》,该片融合了高度的娱乐性和艺术创意,同时使香港武侠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可能是徐克当初在“菲林组”受到国外专业知识培训的原因,首先,《蝶变》彻底突破了中国传统武侠片模式,首开科技电影之先河,在武打场面中大量添加科技、科幻因素,给观众带来即刺激又跳出虚幻接近现实的感受。其次,徐克将人物形象打造成兼具美国西部枪手、日本忍者等特质的新型中国侠客,令人耳目一新⑤;此外,他在叙事方式上采用古装生活和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更利用惊险、写实手法,提高影片视觉冲击力,构建了一种具有未来主义特征的新型武侠片,这创造性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寓言与娱乐的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了香港商业电影的艺术价值,为香港电影进军国际影坛奠定了基础。

    2.徐克的影片深化了香港商业电影的民族底蕴。在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开始之前,香港电影多体现娱乐化、市场化,而徐克的影片则更多的展示了本民族文化如何用现代的方式去传承。他的影片在涉及中国古典名著和真实的历史事件时,通常都会思考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用新的视听元素等感性形式以及新价值观,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原来的故事进行新解读,甚至直接颠覆。这样的创作方式,让现代人可以从影片的虚幻体味现实中的道德价值观。例如,他执导的《倩女幽魂》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内容与原著大相径庭,塑造出的是一个人鬼殊途的动人爱情故事。《笑傲江湖》中的人物,除了具有传统武侠片或正义或邪恶的外在表现,更展现了历史使命感与民族情感。徐克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讲:“泥土性、官能刺激性、感情、正义感是电影的感染力所在,古代远离现在,可以给人更多浪漫的感觉,拍古代人物单纯、原始且易于唤起我们心中既定的印象。中国传统的好处可谓数之不尽,但要加以适当的现代化更能令人乐于接受。”⑥徐克的影片正是以这种创新的探索精神挖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将其通过光影、色彩、道具、服装、人物造型、镜头角度、剪辑方法等进行尽情的宣泄,毋庸置疑,这应该是徐克影片最为成功的一面,也是香港电影逐渐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的内在修养。

    3.徐克的影片促进了香港电影“人文主义”的回归。众所周知,电影特有的语言是不需要与观众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它隶属于一种被编制的“意指”领域,主要是影像在镜头前如何进行组合⑦。而徐克影片正是利用这种奇特的语言艺术,使影片最大化接近于观众,赢得观众的共鸣。徐克还非常善于将细节演绎为影片的主题,从细微之处让观众对现实生活进行严肃思考。可以说,徐克的影片高度关注了观众的多层次需求,这使得香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纯粹的市场娱乐化领域,逐渐开始回归“人文主义”,从而激活了香港电影新的社会功能。

    实际上,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存留期很短,但它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实质就是一场对传统电影理念的“艺术”创新,是电影导演们一次个性化艺术风格的张扬。徐克作为这一场著名电影运动的代表,为香港电影带来了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电影技术变革,使香港电影跨文化发展进程得到了长足进步。可以说,徐克影片凝聚了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个人见解及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这不仅使他个人成为了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导演,更为后来的香港电影顺利走向国际影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注释:

    ①[法]夏尔·福特.法国当代电影史1945~1976[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第1版,1991

    ②卓伯棠.香港新浪潮电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版,2010

    ③白娟娟.论“香港新浪潮”对传统香港电影的创新[J].电影文学.2007(11上半月刊):31~32

    ④[美]大卫·波德威尔,何慧玲翻译.香港电影的秘密[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⑤陆大勇.徐克电影创作历程及文化意蕴探析[D].内蒙古大学学位论文,2012.4

    ⑥罗卡,石琪.访问徐克[J].80年代香港电影.2010:95~96

    ⑦王果.析新浪潮导演徐克电影艺术创作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4):111~113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