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贾樟柯——游走在非商业电影的边缘,继续沉寂还是选择突破?

    时间:2020-09-09 07:55: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火爆,电影票房130亿大关的突破,相对与2003年10亿元起步,只用了九年时间。这足以证明中国电影产业的日益强大,也促成更多的艺术片导演纷纷转向商业电影领域。一直以来,以贾樟柯为代表的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在艺术电影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在一系列国际影展中屡获殊荣,就得以证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国内票房市场的表现一直是乏善可陈。在2011年,贾樟柯拍摄的第一部商业片《在清朝》格外引人注目,是贾樟柯在艺术电影里沉寂的太久、太寂寞,还是想在商业电影方面证明自己的才华,抑或在火热的电影投资市场中欲分得一杯羹呢?面对每年的岁末年初,贺岁档大片们白热化的竞争,贾樟柯作为艺术片导演是否会望而却步呢?

    关键词:贾樟柯 商业电影 文艺电影

    (一)文艺电影,一路驾轻就熟

    贾樟柯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文艺片拍摄,“我的片子拍摄的都是当代的中国,我很大的程度上特别依赖和享受即兴的创作。比如说我的剧本写得不是太完整,包括我的筹备不是太好,我可以随时借助现有的环境,随时激发灵感进行创作。”从1995年的《小山回家》开始,贾樟柯就开始了自己的文艺电影之路。“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使得他在国际影坛声名鹊起,他那以DV等不同的影像媒体介入当代现实,表现青春的苦闷和躁动,也形成了他独有的影片艺术风格。

    贾樟柯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的电影均是偏带记录性质的剧情片或纪录片,纪实风格显著。他的电影抛弃了大都市的华丽、喧嚣,将镜头对准城镇,表现城镇的境遇,展露小城镇的发展冲动和被抛弃的恐慌。就是这样一种对中国的另类解读,使得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贾樟柯电影的画面朴实无华,背后的世界却是深邃清澈。《小武》中讲述的便是一个最低微的“东西”追求其个人尊严的故事。面对压抑混沌、变革发展的城镇,小偷小武的挣扎和漠然,同时也是中国那个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最根本映照。《三峡好人》中发生在三峡水利工程背景下的平行的两个故事--团聚与分离,其实是在讲述生命与社会里慢慢流淌的东西,是时间,也是空间,人被它左右着,并悄悄地改变着。《二十四城记》以1958年,一家东北的工厂内迁西南为主线,通过三代厂花的故事和五位讲述者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断代史,最后被房地产公司购买,新开发的楼盘取名“二十四城”,这简直就是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

    贾樟柯从04年的《小武》开始到2006年的《三峡好人》再到2010年的《海上传奇》一直是国外电影节的“焦点影人”。 有很多人评论他的电影是专为电影节拍摄,那是因为贾樟柯的艺术电影在国内并不叫座。虽无法得到商业电影一样的票房成绩,但是贾樟柯的电影却很受电影业内人士的好评,按贾樟柯自己的话说:“我的电影拍出来不是为了取得回报的。”这也就是他的电影关注社会的角度和展现形式如此独特的原因吧。

    (二)商业化转型,突破还是固守?

    《在清朝》是2010年贾樟柯筹备拍摄的一部商业武侠电影。其实作为中国文艺片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早就对商业片跃跃欲试。对于《在清朝》,贾樟柯已经准备了5、6年之久,对于现今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尤其贺岁档竞争的态势,贾樟柯在《杨澜访谈录》中曾说道:“对于竞争如此激烈有很大的犹豫和担心。我觉得最大的忧虑不是在于拍片子,也不是在于回收,最大的压力是在于要不要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在宣传上面。”确实一部商业片的宣传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耗费导演和制作团队精力的环节。2010年姜文的《让子弹飞》火爆袭来,作为姜文这样的文艺片导演,也开始了刻不容缓、马不停蹄的宣传活动,使得《让子弹飞》成功攻破商业市场,姜文成功的“站着把钱挣了”。也使得人们对于文艺片导演知道商业片的前景开始多出了一份信心。

    “做商业电影也有它独特的乐趣。对于电影的名字上,这次名字取为《在清朝》,我们其实一方面,一直在考虑按商业的模式办事,另一方面我们整个模式,又一点也不商业,因为没有什么商业片会准备5、6年这么久”,《杨澜访谈录》上贾樟柯这样调侃道。

    2006年贾樟柯与香港导演杜琪峰相遇。杜琪峰是香港少有的能同时在商业片和文艺片自由切换的导演。杜琪峰觉得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弥漫着一股武侠片的江湖气息,贾樟柯多年来也一直对满清时期中国的大变革非常有兴趣,所以杜琪峰提议,贾樟柯去拍一部武侠片。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筹备。我们在期待贾樟柯首部商业电影《在清朝》上映之时,也发现,一直习惯于拍摄文艺电影的导演贾樟柯,在拍摄商业武侠片上遇到了很多的不适应。商业电影的拍摄与贾樟柯一直擅长的文艺电影拍摄确实有着很多的不同。

    首先,不同于文艺电影情节的拖沓和渐进铺陈,商业电影需要你在三五场戏、五六分钟里就让观众进入到影片的情绪里面,在剧作上就需要寻找到能让观众进入情绪里的叙事方法。在这一点上,姜文的《让子弹飞》开篇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抓住观众的视线,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其次,对于商业电影的大投资、高运作上与文艺电影有很大不同。对于大多数文艺片导演一般都习惯于按照自己个人的调度来运作电影,片子的演员、取景等都可以不按观众喜好选择,但对于商业电影,这些都是需要导演细细考量的重要因素。

    当然,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的不同不只有如上两点区别,如何更好的让自己自由的在这两种不同的电影类型里自由转换,我想杜琪峰会给贾樟柯很多的建议和帮助。对于中国商业电影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结构模式。一部好的商业电影如何运作,这是所有中国电影人都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就像贾樟柯自己说的,“我首次尝试拍摄的商业片《在清朝》,影片将延续这十年来作品一直关注的主题——反应中国变革的过程。同时,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也会在片中有所体现”。贾樟柯也觉得自己拍摄的商业片必然会有他多年形成的文艺片的影子。贾樟柯是需要突破的,如果想做好一部商业片,以文艺片拍摄的思路,是绝对不行的。到底是从文艺片中脱离找到自己的商业片拍摄之路,还是继续贾樟柯式的文艺片取向?这是贾樟柯需要给自己以及期待《在清朝》上映的观众的一个答案。

    作者介绍:王艳雪(1989-),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纪录片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沉寂 游走 边缘 突破 选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