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三十五年,“中国政治的晴雨表”这样炼成

    时间:2021-01-25 07:53: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的天哪,他们居然面带微笑播新闻了”

    9月27日晚上7点,《经济观察报》记者朱冲特意打开《新闻联播》,边吃饭,边盯着画面看。五个多小时前,上海发生了两辆地铁相撞事件,朱冲想知道,《新闻联播》会不会报道这起造成了284人受伤的意外事故。

    “我本来以为他们会多少播一下的,”朱冲说,“哪怕一分钟的简短新闻。”但30分钟过去了,《新闻联播》对此只字未提。他在经济观察网上发了一篇评论,《上海地铁追尾为啥没上新闻联播》,并将其核心内容摘录在微博上。这条微博最终引来了117条评论。

    如果从它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试播开始算起,《新闻联播》已经开播三十五年了。其间,它经常受到来自上层的表扬,但是在民间舆论中,却饱受争议,有人把它列为每天必看的电视栏目,有人则对它的内容颇多不满。但是无论如何,到今天,它依然保持着全国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之冠。尤其是遇到大事发生,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想到:《新闻联播》会不会播?怎么播?播多少?

    比央视历史还要长

    警车开道,一直开进了中央电视台。从上面下来的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而是新闻胶片。洗印工人已经做好准备,胶片迅速被洗印出来,“然后由编辑一点一点地把它剪接起来,同时文稿编辑就写稿子,然后马上就播出。”据原央视主持人赵忠祥介绍,《新闻联播》刚开办的那几年,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

    一开始,它还不叫《新闻联播》,而是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1976年7月1日开播。新闻片由全国各地电视台提供。当时由于技术落后,新闻片由胶片拍摄,运送新闻片都是通过飞机或者火车进行,“加上洗印编录,有的要几天后才能与观众见面。”赵忠祥说。

    经过近两年的试播,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原来冗长的名字被弃用。当天的头条新闻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在串联稿上,这条新闻本来排在中间的位置,后来被一条长长的箭头勾到了第一条,原位置上的“河北马万水工程队勇夺新高峰”被安排到了第二条。

    当时还没有中央电视台,这档节目是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新闻联播》正式开播三个多月后,1978年4月18日,据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办公室下发的第001号文件,北京电视台才“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外简称CCTV。

    “《新闻联播》不是中央电视台的”

    当时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受到今天这般重视。据《南方周末》报道,最初几年,胡耀邦到哪个省去,都不愿意让《新闻联播》的人跟随报道,因为觉得可能不太重要。

    情况在1980年11月发生了变化。《新闻联播》陆续播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报道,一时万人空巷,创造了《新闻联播》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视高峰。亿万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共同目睹了国家重大时政事件,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开始为人瞩目。

    第二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台提供新闻,并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由此,《新闻联播》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再过一年,1982年9月1日,恰逢中共十二大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明确指示,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新闻联播》权威严肃、及时迅捷的形象和上情下达的角色开始确立。

    也因此,《新闻联播》的政治意味愈渐浓厚,如赵忠祥所说,“《新闻联播》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据《南方周末》报道,在许多特殊的新闻上,经常会出现多个中央部委领导共同审稿的情况,“《新闻联播》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审出来的”,1985年以来,一直有“总局一把手审联播”的惯例。

    形式内容也逐渐确立下来: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日活动为头条,25分钟国内新闻、5分钟国际新闻;按照赵忠祥的说法,主持人播音要“字正腔圆”、“庄严”、“ 严谨”;16秒的《新闻联播》片头曲,从1988年3月起沿用至今,从未改变;甚至连主持人的服装、发型都很少出现变化。已故播音员罗京曾想改变自己发型,结果台长没有批准。

    “像解读密码一样看《新闻联播》”

    每天晚上7点,只要没别的事情,朱冲就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与此同时,日本共同社中国总局的值班人员也把电视频道调到央视一套。“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也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这段时间,家里人谁也不敢打扰他,否则他会发火。

    对许多人而言,《新闻联播》就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一面镜子,一个晴雨表。“我们就像解读密码一样看《新闻联播》。”一位西方驻华媒体记者表示,在看《新闻联播》时,主持人播音时的语气,都会成为他们重点分析的“蛛丝马迹”。此外,有关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新闻和报道细节,也是很多外国机构研究的重点。

    中央电视台前台长杨伟光对此感触颇深。他记得“当时胡耀邦同志被免去总书记职务,播音员张宏民不值班,但他在台里,就让他播。他没有准备,衣服领子脏,临时把别人的中山装给他穿上了”。杨伟光说,胡耀邦曾提倡穿西装,人们看到穿着中山装的张宏民后,认为以后中国要变得保守了,“特别是外国记者,说今后开放的程度要受影响。实际上是很偶然的因素,没有任何的政治考虑”。

    并非只有关心政治的人才看《新闻联播》。《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就将新闻联播的观众群定位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富有的商人,原因是“商人需要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

    一条名为《浙商理财22条军规》的帖子曾在网上流传,披露了浙商理财的一些秘招。这“22条军规”中,位列第一的就是收看新闻联播。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瑞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收看《新闻联播》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作为建筑商,他需要通过《新闻联播》准确了解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政策。“有时候即便在应酬,只要可能,我还是会打开酒店包厢的电视机看《新闻联播》。”

    已经退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也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他有一个业余爱好是篆刻,而每天晚上7点,他就边篆刻,边听《新闻联播》,“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

    改革,一个面子工程?

    1986年1月29日,当时的副台长杨伟光拍板决定,打破该栏目多年不变的“先国内,后国际”的惯例,将前一天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新闻放在头条播出,并播了足足6分钟。对一向严谨、刻板的《新闻联播》来说,这是最为大胆的一次。

    许多业界人士当时认为《新闻联播》要作出大的变革,将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了。如果那次改革成功,2011年9月27日晚上,朱冲也许就会在那半个小时里,看到上海地铁相撞事件的报道。但是这次改变竟成绝响,“据说这个思路并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样的情况后来也再没出现,甚至连‘9·11’事件,《新闻联播》都没有作为重要新闻播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雷跃捷说。

    并非所有的改革都无疾而终。2006年,当康辉和李梓萌第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画面中,他们播报新闻的方式引发许多人讨论。“我的天哪,他们居然面带微笑播新闻了。”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出如此惊叹,而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终于可以完整地看完一期《新闻联播》了。

    改革来源于收视率的压力。开播之初,超过50%的收视率,到现在已经降到个位数。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正在对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央视新闻造成冲击。但另一部分改革动力,也源自央视自己的追求。虽然它饱受诟病,但其内部却一直没放弃改变的动力。

    央视副台长孙玉胜的一本回忆录《语态——改变中国电视的十年》中,详细记录了这种改变语态的努力。他们尝试在“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之类党八股宏大叙事中,引入更为人性化的叙述角度。

    2005年报道三峡工程时,《新闻联播》讲了一个“陈大爷的鱼塘”的故事,折射工程的综合效益。这让许多业内人士发现,《新闻联播》也开始讲故事了。

    据《南都周刊》报道,这种试图讲故事的主旋律宣传方式,尽管遭到新闻专业主义者“伪新闻”的抨击,但一经推出即获得宣传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讲好听的故事,现在已经成为《新闻联播》惯常的操作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周小普教授说。

    即便是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可能遇到阻力。节目开播之初,片头的问候语是“观众同志大家好”,后来依然是为了更为亲切,改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结果一位领导把电话打到了台里,建议仍用“观众同志”的称呼。但不少观众认为,“朋友”的称呼有着更广泛的涵盖面。经反复考虑,片头语仍然采用了“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当然,对观众而言,更大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所说,“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恐怕也在于内容。”但这三十五年来,《新闻联播》作出的改变,大部分都集中于形式方面。

    最近,央视又再次宣布,要对《新闻联播》进行改版。朱冲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新闻联播》的每次改版都是外界关注热点。可改版,显然不只是换几个年轻的面孔,不只是播报时语速变快了,面部表情不那么死板了等表面现象。”他说,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是这些,而是,“《新闻联播》报道新闻的原则是什么?”(资料来源:《国际先驱导报》,《各国新闻联播的“天地乾坤”》,记者晓德,2007年6月5日;《北京晚报》,《<新闻联播>台前幕后探微》,作者:杨金月、葛亮、王以芳,2008年1月2日;《华商报》,《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记者,陈彦炜、唐跃,2009年6月2日)

    《新闻联播》的吸金术

    离11月8日央视2012年度广告招标会还有一段时间,但央视已开始为此预热。谁是标王,收入多少,将成为经济界的一件大事与风向标。

    而这一切的源头,源于杨伟光在央视做台长期间,拍板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加上广告。从此,新闻联播成为央视的吸金大户,中国最具政治性的节目与最有商业价值的节目,奇妙地结合在7点至7点半之间。

    1991年,杨伟光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时,正值央视的困难期,当时电台的情况都比电视台好很多。

    1993年底,广告部主任谭希松向杨伟光汇报,有企业想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做广告,费用还挺高。这当然是个好事情,但杨伟光心里也有疑虑,依据惯例,做为央视政治性最强的节目,《新闻联播》前后都是不能加广告的。

    但是杨伟光与其他台领导商量后,决定尝试。他的冒险得到了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的支持。到了第二年年底,就有190多个企业竞争1995年这个时段的广告。为了让竞争这个时段的广告机会更公开,杨伟光拍板决定做广告的公开招标,那一年,央视第一个标王诞生,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中标。

    在《新闻联播》之后播广告的决定,成了央视广告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依托《新闻联播》前后的广告单元逐渐形成,这个广告单元也成为央视广告招标时最热门的时段。

    “1997年,我们对《新闻联播》后的1分钟和《焦点访谈》前的3分钟进行公开招标,收入28个亿,占到央视全年广告收入约三分之二。”杨伟光说。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当时国务院总理李鹏见到杨伟光时,跟他开玩笑说:“杨伟光,你是大老板了。”杨伟光赶紧回答:“总理啊,我的钱就是国家的钱。”

    有人因此评价说,某种意义上,杨伟光让《新闻联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印钞机。而这架印钞机器,在杨伟光卸任央视台长之后,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长。

    2007年度,黄金时段招标总额突破80亿;2010年破百,达到109.6645亿,其中《新闻联播》吸金20亿。而2010年11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上演的那一场竞标大戏后,2011年央视广告的招标总额达到了126亿元,创造了1995年央视广告公开招标以来,一个新的高度。

    (资料来源:2008年1月17日《楚天金报》,《我的央视岁月》,作者:杨伟光;腾讯深度对话:http://news.qq.com/zt/2008/dialog/ywg.htm)

    相关热词搜索: 晴雨表 中国 炼成 政治 三十五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