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社会认同论与国家形象主体性生成理论的可能

    时间:2021-02-13 07:58: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国家形象塑造包括形象客体的“自塑”与形象主体的“他塑”过程。目前学界对形象“他塑”的忽视,使得国家形象的理论构建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形象“他塑”必然要追溯到形象的主体性生成问题。从形象生成的本源意义上讲,“国家形象”可以化约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命题,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范式使得简约化的“国家形象”研究成为可能,它可以为国家形象主体性生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在理论构建过程中需要一种自觉的“范式”意识,如此方能使得国家形象研究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通过理论硬核构建及范例应用等而确立社会认同视角的国家形象研究范式是可期的,未来研究的纲领可以围绕“范式”的确立来设计。

    关键词:国家形象 社会认同论 国家形象研究范式 国家形象研究纲领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5)03-0095-108

    作为国家软实力研究中的主要范畴之一,“国家形象”在中国学界的研究谱系中早已不是新鲜词汇。对国家形象的学理探讨,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传播学领域逐渐扩展到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甚至心理学领域;学者对国家形象研究的视阈有了层次性拓展,新学科、新理论、新视角的介人为国家形象研究注入勃勃生机,并推动现实层面的国家形象塑造。但目前,国家形象研究的“重果轻因”现象仍较突出,学者们普遍重策略、轻机制,对国家形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道路和策略的研究占21%左右,对国家形象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仅占1%左右。由于缺乏生成机制的学理支撑,策略层面的国家形象研究则多是臆想式的“自塑”论述,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判断。本文属于“研究的研究”,意图论证国家形象主体性生成研究的可能性,并提出一个简约化的研究纲领及可期的研究范式,供学界参考。

    一、从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说起

    “形象”必定包含三个要素:形象源像、形象认知主体及信息媒介。形象源像是形象的客体,一切物质及精神的存在都可以成为源像;源像之“存在”呈现出来时,必须进入人的意识、成为人的认知之后,才能成为一种“意象”,意象即是形象;无论是物质的实体存在还是精神的虚体存在,都必须借助于一定信息传播媒介才能为人的意识所感知,才能确认我们称之为“形象”的存在。据此,“国家形象”就是人们通过不同信息媒介对“国家”这个源像所产生的种种感知、认知、印象或评价等。从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看,我们可以区别出“自塑”与“他塑”。“自塑”基于的角度是形象源像及信息媒介,而“他塑”则是基于形象认知主体角度而进行的形象塑造过程。国内学者多关注“自塑”而忽视“他塑”,其表现是:认为国家本身的客观情势及行为是塑造本国形象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政府、国民等方面提出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及塑造、改善国家形象的对策;或者认为形象塑造就是信息传播与信息塑造的过程,所以从信息传播角度阐述改善国家形象的举措。

    从“形象”生成本源的意义上讲,正是公众对形象客体的主体性认知才形成并决定了国家形象的状况,国家形象其实是一种主观性认知,属于人的意识范畴。所以,国家形象塑造在本质上是主体性意识属性的“他塑”过程。但从“自我”的国家出发,由于无法决定公众(尤其是国外公众)对本国形象的认知,故形象塑造最终还得从“自塑”开始,以“自塑”为依托并落实于“自塑”的过程。正因为如此,部分学者并非不重视形象“他塑”,而是认为“他塑”过程不可能实现,所以有意忽略“他塑”过程的论证而着重于“自塑”过程的描述。但也有少部分学者尝试对“他塑”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应该承认,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理论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实践提供了一些思维启发和学理支撑,但这些理论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理论本身的“不完善性”。目前国家形象研究的立体化、多层次理论探究拓展了国家形象的研究视阈,为国家形象议题的“学术在场”提供了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从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看,有关国家形象的理论就显得较为纤弱,这不仅是因为“国家形象”研究尚不具备成为理论体系或范式的一些必要元素,而且连理论所必需的“硬核”也尚未成型。英籍匈牙利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认为理论应包括由不变的、专门的知识组成的“硬核”以及由辅助性假设构成的、目的在于保护硬核的保护带。硬核是理论的生命,也是理论的身份,理论的硬核使得一种理论不同于另外一种理论。国家形象研究没有自身的“元理论”及研究范式,缺乏安身立命的理论场及特有的理论属性。

    二是指导实践的“不确定性”。国家形象研究有着显而易见的实践导向,甚至可以说,“正是基于政治系统中的实际需要,才催生出国家形象研究的繁荣景象”。但过多的形象“自塑”研究和“选择性地”忽略形象认知主体层面的“他塑”过程,导致政治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并不如意,让“理论改造世界”的效果打了折扣。国家形象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性的认知或意象,如果不深人探究这些主观认知或意象形成的规律的话,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就是不完全的,其对实践的指导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因为形象“他塑”始终是无法回避的过程。因此需要回到国家形象的原点,从主观性认知角度研究形象的生成机制和规律,并结合形象源像(国家)及信息传播方式,探讨形象“自塑”与“他塑”如何通过信息传播进行互动,从而全面、科学地提出改善中国形象的对策与建议。这是目前学界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作为“群体意象”的国家形象

    从形象生成的本源来看,国家形象首先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或主观意象,但鉴于“国家形象”主体和客体的复杂性,须对其进行简约化处理,方能使研究成为可能。有学者曾对国家领导人的“国家意象”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无法满足国家形象生成理论的要求。我们需要将“国家形象”化约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意象”,以此为基点探讨国家形象主体性生成的可能。

    相关热词搜索: 主体性 认同 生成 形象 理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