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

    时间:2021-02-18 08:03: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他一生传奇,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被后世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正如钱伟长自己所说:“有人说我是‘万能科学家’。其实不是万能……我懂得爬在人家肩膀上,我要永远爬在人家肩膀上。”

    弃文从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七岁过后,父亲把他送进了村里的一所学堂,开始了启蒙教育。

    小学毕业后,祖母和母亲便劝他到铁路或邮局去做工。钱伟长虽然渴望升学,但家境贫寒,也就不得不辍学了。1925年,父亲受到无锡县立初级中学的聘用,薪水略有提高。钱伟长才得以到无锡求学,不久,又投靠叔父——后来成为著名国学大师的钱穆。

    而此时,父亲突然病逝。接着,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先后夭亡。这钱伟长极大的打击。家里更困苦了,他依靠叔父钱穆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

    在18岁那年,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

    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此时,叔父钱穆已到北京大学任教。钱穆不同意钱伟长学物理,钱伟长“曲线运动”跑去找史学大家顾颉刚,他知道叔父很听顾颉刚的话。难得的是,顾颉刚居然满口赞成:“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钱穆于是不再反对。

    家庭这一关通过后,还有学校这一关。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允,而历史系主任陈寅恪又到处打听这位历史满分的学生为何不来报到。于是,陈寅恪处由钱穆去商量,吴有训处由顾颉刚出面通融。

    后来,吴有训对钱伟长说:“那好吧,你先在物理系学习一年,如果到了期末考试,你的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达不到70分的话,再改学文史不晚。”

    钱伟长接受了这个条件。一个学年下来,他各门功课的成绩均在70分以上。等到他从清华毕业时,吴有训已经非常器重钱伟长,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爱因斯坦: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1940年夏,钱伟长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求学。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为这本文集撰写论文的,大多是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

    据说,爱因斯坦看了钱伟长的论文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1942年底,钱伟长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

    二战期间,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钱伟长仔细研究了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目前的最大射程也就如此了。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

    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不知道,与德军玩了个雕虫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钱伟长。

    历经波折:坚持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

    1946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机械系的一名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钱伟长参加了我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并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总理赞誉为“三钱”。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全面照搬苏联模式。1957年1月,钱伟长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文,明确反对苏联模式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要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在清华园内引起了长达3个月的大讨论。在“反右”运动中,他也因此被打成了“右派”。1968年,这位56岁的科学家被分配到北京首都特钢做了一名炉前工。

    1983年,钱伟长到上海工业大学担任校长。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合并了四所学校,成立了现在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续担任校长直至逝世。

    担任校长期间,钱伟长提出“三制”——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这些当时看来十分“前卫”的教改措施,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式。他还倡议拆掉各系科、专业、部门以及教育和科研之间的“四堵墙”。

    “学到老,做到老,活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64岁以后学计算机……”

    1985年,他独创了宏观字形编码法,俗称“钱码”。“钱码”以高速易学闻名于世,为IBM所采用。

    钱老始终觉得,学习应当涉猎广泛,不拘一格。在教育理念上,他积极倡导“拆除隔篱,教研相长”。

    长寿之道:每天步行三千步

    从念大学起,钱伟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体育锻炼。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1.49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

    直到古稀之年,钱伟长仍是以长跑作为锻炼形式的。到八九十岁后,虽然长跑已不太合适,但钱老依然“规定”自己每天要步行三千步。

    关于长寿秘诀,钱老认为,靠药补,靠食疗,靠遗传,这些都只能是一些辅助的措施。他认为,长寿关键靠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长寿;面对生活中的坎坷,要说服自己,不断调理心绪,真正驾驭住自己的命运;要发现自己,发现生命中的巨大的潜能,不断地调整自己;要征服自己,不要盲目羡慕他人,仿效他人,要能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去面对挫折、疾苦和不幸。■

    钱伟长语录:

    ——我不是党员,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的终生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个人吃点亏不要后悔,不值得后悔。

    ——我一辈子就是这样,所以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今天干这个,明天又干那个。我说我是看国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干。我的基础好一点,有这个能力可以这样做。有人说我是“万能科学家”。其实不是万能,不过我会去学一类东西,我会看人家的东西,看懂了我自己能下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下去。我懂得爬在人家肩膀上,我要永远爬在人家肩膀上。

    ——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很多,那你就是很有学问;你觉得什么东西都懂,你大概是没有学问的。我们要培养这种人,满肚子都是问题的人,这种人是我们国家需要的。培养博士生就是使一个没有问题的人变成有问题的人,也懂得力所能及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小学应付考中学,中学应付考大学。现在的考试非常刻板,数理化都是硬碰硬的,差一分就落选,家长就要交许多钱。搞到最后,成了哪个学校升学率高的,哪个学校就是好学校。即使仅就智育而言,这也是片面的。

    据新华网、《广州日报》、《大河报》等

    相关热词搜索: 巨子 科学 传奇 人生 钱伟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