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时间:2021-02-19 07:52: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叠加的“双转型期”,民族问题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文化因素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方方面面,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文化认同。因此,解决好中华文化认同,是解决民族问题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从中华文化认同入手,探讨中华文化认同在加强民族团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为推手对促进民族团结的相关问题做出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文化认同是民族思想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加强文化认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必须先做好中华文化的认同,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一、科学解读中华文化认同

    (一)中华文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类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对本土原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出现了与传统不同的文化思想。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是解读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传统文化中符合人心人性,倡导道德美德,经过批判性继承后,在今天依然被需要并应当继续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现代社会中,经过碰撞、摩擦、洗涤、取舍、重组之后,融合西方文化、草根文化、网络文化等现代社会不同阶层文化思潮的大众文化;三是在不同文化尊重、理解、对话基础上形成的,符合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体现现代社会中华文化精髓的主流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者合一,形成现代社会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或文化情结。文化的认同,意味着群体对一种文化的接受、认可,是对一种生活模式、社会关系的接受和确定。文化认同超越于国家和政治之上,更具有基础性、坚韧性和“自我认同”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地域壁垒逐渐消失,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排斥不再那么强烈;加之文化的流动性增大,混杂型增强,多种文化的交融越发明显。中华文化认同必须适应这样的文化背景,既认可自觉本能的认同,也接受冲突比较之后的选择,将这种认同和选择,内化为个体自觉意识,反映于生活习惯、社会关系、道德传承等方面。

    二、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个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种民族共存共生于中华大地,不同民族的宗教、风俗、语言、文字等文化习惯最终融合于一体,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将任何一个民族个体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剥离,都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坚守民族的个性并不冲突。

    (一)中华文化认同与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两者并不冲突。文化与宗教自始便有着不可割离的联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宗教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在某些程度上受宗教的影响,多少有宗教的影子。

    中华文化包涵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自然就包括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从民族和宗教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个民族自始至终只信仰一个宗教,同样同一宗教通常都有多个民族来信仰。宗教和民族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宗教不能代表民族,同样民族也不能简单地以宗教来加以区分。因此,民族的宗教信仰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接受、相融并不矛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不矛盾。

    (二)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是民族特色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等,最能体现民族个性特点。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特色的完整展现;坚持民族特色,就是坚持属于该民族的民族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民族共性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与促进各民族特色之间,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维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是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三、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现代文化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和文化观。面对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并存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通过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来抵御敌对势力利用文化进行的腐朽文化侵蚀,增强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

    (一)以中华文化认同,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文化的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对国家的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通过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其中包括对地理国家的认同,既认同中华地域广阔,无论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对文化国家的认同,既中华文化是集大成的文化集合体,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以中华文化认同,传承文化精髓,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文化是发展而成的文化,也是发展中的文化。文化传承至今,不仅是文化与社会发展匹配和适应的过程,更是文化内容去粗取精、去糟粕留精髓的过程。提取、凝练中华现代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任务。中华现代文化的认同,自然地抵御和防范外来文化尤其是敌对势力散播的非文化安全信息,使文化精神健康向上,以此促进民族团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华先进文化的认同,是对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其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中华文化认同,弘扬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对少数民族特色弘扬和完善的过程。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个民族文化兴盛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强调每个民族个性和特色文化,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意识地在文化领域保护民族文化。只有坚持民族特色,才能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才能正确地认识各民族在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共性的文化。这些共有的文化,使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文化体系,形成对共同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从心理上,完成了民族之间的理解、接受和认可,最终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四)以中华文化认同,显示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是对自己民族的认可和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之一,就是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同,才能对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民族的未来有不容质疑的自信。这种自信,决定着民族对自身的认同,也决定着身处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自信。因此,对共同的民族文化有认同,对中华民族有自信,不同的民族才能更好地交融,不同民族之间才能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注释:

    ①丹珠昂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J].中国民族报.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TYJ__17bd7dVhvJx BuNTKYNw1BEOd0EV9uNG3ImjGiH17BFaeEKXqiX82gKXOZej7vMRkSmBUMMrntFi3K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胡阿祥.何谓历史,何谓中国[J].新世纪图书馆,2012(8).

    [4]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刘永昶.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声屏世界,2012(10).

    [7]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王埃亮.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M].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4(1):138.

    [9]陈延琪.泛突厥主义文化透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10]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C].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四个认同”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12]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J].理论探索,2008(6).

    [13]涂浩然.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前沿,2011(7).

    [14]胡琼之.国家文化安全传播预警与控制机制探索[J].社会科学论坛,2011(9).

    [15]杨丽.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16]何跃.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17]努尔?白克力.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2008,9(11).

    作者简介:裴蕾(1984-),女,汉族,新疆玛纳斯县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安学教育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中华文化 民族团结 认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