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43天

    时间:2021-02-19 07:57: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尽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团结、民主自由、建设国家。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在重庆的43天里,毛泽东平易近人的作风,以及他朴实、诚恳、谦逊的态度,博古通今的文化修养,受到重庆的国内外朋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办公桂园广交友

    桂园,是国民党代表、政治部长张治中的公馆,位于市区上清寺,与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相距不远。为了方便毛泽东在谈判期间办公、会客,张治中特意腾出桂园。毛泽东抵达重庆后,晚上住红岩村,白天在桂园办公,会见国民党党政军各界人士,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工商界、妇女界、青年界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有一次,毛泽东接见一批民革的领导人,从吃晚饭谈起,共谈了十个小时。毛泽东兴致很高,开怀畅谈,旁征博引,讲的是史册古籍,以古喻今,切中时弊。他时而风趣横溢,时而妙语连珠,使在场的人听得都入了迷,忘了时辰。

    除办公和会客之外,毛泽东还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宴会、集会。9月1日下午,中苏文化协会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字举行鸡尾酒会。会议由协会正副会长孙科、邵力子主持,政、军、文化、新闻、戏剧等各界300多人出席,由于毛泽东的出现,这次酒会,实际上成为一次欢迎毛泽东的大会。宴会上,冯玉祥双手握住毛泽东的手,看了又看,然后举起酒杯说:“您来了,中苏友好条约缔结了,来来来,让我们为总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实现而干杯。”语毕已泪湿双颊。

    会场外,山城市民站在蒙蒙细雨中,几千双眼晴望着中苏友协的大门,有的还挤进了会场。毛泽东与会总共一小时左右,在会场内外众多的政治家和老百姓中间,真正是万众瞩目的领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会场上,陈诚和陈立夫没有人理,尴尬极了。蒋介石不能容忍这样的场面出现在他的权力中心所在地,第二天就把邵力子找去大骂了一顿。

    三进特园拜张澜

    在重庆市上清寺西南角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有一处占地约二三亩,布局典雅,结构严谨,错落有致的幽静庭院。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因鲜英字“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在重庆,许多民主人士常常在此处聚会,又被称之为“民主之家”。

    当时,张澜正住在这里。毛泽东与张澜素未谋面,但知他过去领导四川保路运动,今日领导民主同盟,非常敬佩。张澜在五四时期就听少年中国学会王光祈介绍过毛泽东的情况,今日见毛泽东为制止内战,来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对其大智、大勇、大仁,更是敬佩。

    8月30日下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首次前往特园拜会张澜。毛泽东首先转达了朱德(早年是张澜的学生)对老师的问候,转达了吴玉章对好友的问候。在张澜卧室里,他们促膝长谈,坦率地交换了对当前时局的看法,张澜对毛泽东说:“蒋介石在摆鸿门宴,他从不讲信义。这次邀请你来谈判,虽然也讲民主,实则是演假戏。”毛泽东风趣地回答说:“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来一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场戏也就有价值了。”接着毛泽东还向张澜详细解释了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实施的六项紧急措施。张澜说:“很公道!蒋介石要是良知未泯,就应当采纳施行。看起来,这场戏倒是有看头啦。”

    9月2日中午,张澜以中国民主同盟的名义,在特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沈钧儒、黄炎培、罗隆基等出席作陪。毛泽东二进特园,高兴地对主人说:“今天,我们聚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宴毕,特园主人鲜特生请毛泽东题词留念。毛泽东当即挥毫写下了四个刚劲的大字:“光明在望”。

    9月15日下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特园同张澜会晤,详细介绍了国共谈判的近况,说明国民党以所谓“政令军令之统一”,不承认解放区,限制人民军队,致使谈判陷于僵局。国民党还借此谈判时机,在美国的帮助下大量运兵各地,准备内战。张澜听后对毛泽东说:“国民党丧尽民心,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给你们,你们当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好为中国保存一些净土。”张澜向毛泽东建议,由他给国共双方领袖写一封公开信,把一些问题摊开在全国人民面前。毛泽东采纳了这个建议,连连称赞张澜“老成谋国”。三日后,张澜给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公开信见报。

    桃园之中访右派

    在重庆谈判期间,除了同国民党的左派人物接触,毛泽东还出其不意地造访国民党上层顽固反共的右派人物。当时,有些人不理解,毛泽东解释说:“国民党现在是右派当权,要解决问题,光找左派不行,还要找右派,不能放弃和右派接触。”

    戴季陶是国民党中顽固反共分子,早在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就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进行反共活动。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写过许多文章批判戴季陶。9月3日下午,原定去桃园拜访于右任。毛泽东突然拐入同处桃园中的戴府。戴季陶万没想到毛泽东会来看他,当下在主席面前局促不安,无地自容。从戴府出来回头去见于右任时,正好蒋介石也去看戴季陶。二人相逢,蒋介石问毛泽东去哪里,毛泽东回答说去见了戴季陶。蒋介石先是一怔,随后佯笑说:“好,见见好,见见也好。”这次拜访后,尽管戴季陶反共坚决,思想保守,但他对毛泽东来到重庆,和对他的拜访,表示敬重,并对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寄予了热切的期望。戴季陶还请张治中代约时间宴请毛泽东,他在邀请信中说:“前日毛先生惠访,未得畅聆教言,深以为歉。一别二十年,一切国民所感受之苦难之解决,均系于毛先生此次之欣然惠临重庆,不可不一聚也。”9月13日晚,毛泽东同周恩来、王若飞应邀出席了戴季陶的宴会。

    陈立夫,国民党反共头面人物之一,陈系的头子。对于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陈立夫极力反对。他认为,与共产党谈判只会助长共产党的声势,“对共产党问题,只有动大手术才行。”对这样一个人物,毛泽东仍不放弃接触。一见面,毛主席先以回忆往事的口气谈起大革命前国共合作的情景,然后批评国民党背叛革命,实行反共剿共的错误政策。毛主席说:“十年内战,共产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了。而国民党剿共的结果,却同时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险些招致亡国的祸害,这一教训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毛主席还谈到,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面对毛主席坦荡的胸怀,机敏的议论,陈立夫手忙脚乱,窘迫无以措词。他不得不表示,要对这次国共和谈“尽心效力”。

    红岩村里办外交

    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向国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利用在重庆谈判的时机,会见和拜访了许多国际知名人士和外国朋友。如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苏联驻华大使贝志高、加拿大驻华大使顾德伦,以及驻华美军总司令魏德迈、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史奈特、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魏亚特等。

    为了感谢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人民进行援助的国际友人,毛泽东和周恩来于9月8日举行茶会,招待在重庆的各国援华救济团体人士。出席这次招待会的有美国联合援华会、英国援华会、公谊救护队、英国红十字会、美国红十字会、世界学生救济委员会、国际救济委员会等组织的负责人或代表,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也应邀出席了招待会。毛泽东在会上致词,诚挚地感谢各国朋友八年来对陕甘宁边区及各解放区的许多援助,并希望今后在中国和平建设时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继续给予帮助。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还会见了一些来访的外国朋友。9月14日,会见了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和池田幸子:9月19日,会见了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在返回延安的前夕,又会见了美国朋友韩丁和坦纳鲍姆。毛泽东向他们询问了许多关于美国工业、农业生产,工人、农民生活,以及劳工组织等情况。在红岩村,毛泽东会见了三位美国青年士兵,即美国驻华第十四航空总部的霍华德·海曼、爱德华·贝尔、杰克·埃德尔曼。他们一踏上中国就听说过“北方中国”的情况,现在得知毛泽东到了重庆,非常渴望见到这位“北方中国”的领袖。9月16日,毛泽东在红岩村约见了这三位美国士兵,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同时也向他们询问了许多关于美国的情况。会见快结束时,毛泽东看见他们带来了照相机,就主动提出:“你们是不是要照相?现在太阳未落山,赶快拍吧。”在红岩村办事处楼房西侧的一丛青蕉树前,毛泽东、三位美国士兵及办事处的钱之光、乔冠华、龚澎、舒光彩等拍了一张合影。这是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至今还挂在红岩村纪念馆里。1976年海曼和贝尔率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退役军人及家属代表到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参观,看到了这张32年前的照片时,他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国共两党谈判基本结束后,毛泽东决定返回延安。10月8日,张治中在国民党军委会大礼堂举行盛大送别晚会。毛泽东在张治中致词后说:“在东西方法西斯被打倒以后,世界是光明的世界,中国是光明的中国。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一切打算都是错的。”毛泽东的这些话,得到到会的500多人的热烈掌声。10月12日上午毛泽东在陈诚、张治中的陪同下,从蒋介石官邸乘车直奔九龙坡机场。当日下午一时半飞抵延安。等候在延安机场的两万多干部和群众,热烈欢呼毛泽东平安胜利归来。

    相关热词搜索: 重庆 谈判 毛泽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