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低年级重塑朗读教学的路径

    时间:2021-02-24 07:57: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于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特别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老师们认识不可谓不到位。然而走进低年级课堂,我们依然会发现认识和实践是两回事:多数老师会在识字与写字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对于课文朗读则是虚晃一枪,点到即止。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课文都还读不熟的现象,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一是对“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课标实施建议片面性的解读,主观上以为课堂只有着力凸显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教学重点内容和目标才能达成。二是觉得反正期末也不会考朗读课文,课堂花时间在朗读教学上既费时,效果也不会多好。三是低年级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选文的语言表达特点,以为这是中高年级的事情,没有将朗读置于学习语用、培养语感的重要地位来考量。慢慢地,朗读教学被边缘化,课堂变成了无休止的识字写字方法的交流分析,题材丰富、语言典范的语篇反而成了摆设。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语感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的。”儿童刚进入小学,对母语特点的认识还停留在无意识的状态,需要大量的整体朗读,去感知母语音韵的变化,去体验语言表达的节奏感、顺序感、对应感和准确性。所以,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天天增加的過程。通过入情入味的反复朗读,就能整体感知语篇和语境,并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发现语言文字的秘妙,感受到母语学习的无穷乐趣。当然,这与识字教学目标并不相悖,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反复复现、熟悉、意义识记生字的过程。相比单独纠缠某几个字的字形和读音,交流各种识字策略等知识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通观部编教材每一篇课文后边的习题设计,第一题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一年级[下]部分篇目在第二题)。这是顺应儿童母语学习天性的刻意安排,却很容易被老师们误以为是一道约定俗成的模式化设计题而被忽略。其实,一年级测试题中常见的词语搭配、选词填空、造句、乱词排序、短文阅读题基本信息提取等,都需要语感作为支撑。

    一、在朗读中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真善美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感情因素,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在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就能让学生受到性灵的启蒙,丰富情感世界。教学一年级(上)《升国旗》时,学习完生字词后,我和孩子们有过这样一次朗读体验。

    师(出示PPT):这是课文插图,谁能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同学们在对着国旗敬礼。

    师(出示前三句):是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强调“我们的”),一起读——

    生(大声齐读):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师:“徐徐”就是慢慢的意思,可以读得慢一点。谁来读?(生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国旗慢慢升起的画面。跟他一样,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走近一生):你把“多么美丽”读得那么重,为什么?

    生:因为我很激动!

    师:是啊,每一个人,不管在哪里看到国旗徐徐升起,都会跟你一样,很激动,很自豪!谁再来读?

    (一生举手读,把“多么美丽”读得很轻很轻,同学们都笑起来!)

    师(走近学生,轻声):告诉老师,你为何要把这里读得这么轻呢?

    生(红着脸):因为我怕把国旗吓着了。奶奶说,你爱一个人,就要对她轻声说话。

    师(激动地):多有爱心的孩子啊!你是真正爱我们的国旗!掌声送给她。孩子们请拿起书,带着自己的感情,像他们两个一样,我们一起读——

    这样的朗读教学过程,就是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养成的过程,教育的意韵由此自然发生。

    再如一年级(上)第10课《大还是小》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大;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小”的语句,对儿童自我认知哲学思想的启蒙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时,不必过多分析讲解,只需采用各种形式的整体朗读活动,学生就能慢慢感悟形成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观,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二、在朗读中保护儿童天性,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音韵美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韵文,且多采用或洪亮积极或清新舒展的韵脚,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比如一年级(上)两个识字单元和两个拼音单元,全都是选用的儿歌、童谣或押韵的词串来辅助识字和拼音学习,剩下的14篇课文中,《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青蛙写诗》《江南》等7篇都是浅显易懂的童谣、字谜或诗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感染性。在《四季》一课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音韵美。

    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

    生(齐接读):我是春天。

    师:我们换个方式读,请注意老师的手势:草芽(手势示意)——

    生(齐接读):尖尖。

    师:他对小鸟说:“我是(手势示意)——”

    生:春天。

    师:好玩吗?现在男生和女生像刚才这样配合读。男生读刚才老师读的内容,女生读刚才大家读的内容。

    (出示PPT指导学生配合读。)

    朗读中,既不断复现巩固了生字“尖、说、春”的识记,又让学生在合作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韵脚(an)的期待,就像唱歌一样,唱了上句自然就想到下句,欲罢不能。到朗读第二、三小节的时候,这种对韵脚的期待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儿童对母语的音韵美特点就会有很深的感受,不知不觉形成精致的音韵语感图式。

    心理学研究显示,学龄初期儿童对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所以,语言的韵律节奏训练是语感训练的重要一环。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所选韵文大多节奏感极强,也是为了顺应儿童天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节奏期待,从而爱上语文学习。比如一年级(下)《识字一》的第二课词串“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都是三字语词,读前两个语词会形成“名词+形容词后缀”“二、一”的节奏期待,再读后两个却又是“名词加动宾结构”“一、二”的节奏期待,相同中有小变化。指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对汉语言的节奏美产生朦胧的感悟和真诚的喜爱。

    三、在朗读中强化语用,引导学生发现言语表达秘密

    部编一年级教材选文篇幅短小但语言典范,是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极好材料。考虑到一年级儿童语言接受能力的原因,这些语言的秘密都要通过朗读去初步发现,有所感悟。如一年级(上)第6课《比尾巴》,背诵课文时总有学生会把动物的尾巴乱搭配。针对这一现象,我这样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发现表达的秘密,形成正确的语感。

    师:孩子们,老师把儿歌的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这样变一下,自由读一读,看看可以吗?(PPT出示)

    松鼠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孔雀的尾巴弯,公鸡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最好看。

    (生读,一阵嘻嘻哈哈过后,小手一双双举起来了。)

    生1:老师,这样不行!这跟事实不一样啊!

    生2:不对不对!兔子的尾巴怎么会像一把伞嘛!太搞笑了!

    生3:老师,还是换回去吧,那样读起来才顺口。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对,每一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征。作者写儿歌的时候是经过仔细观察,有科学依据的,可不能随便乱改。来,咱们一起合作背儿歌,这次可不能背错了,不然会闹笑话的。

    (师生合作背儿歌,再也没有背错的了。)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吗?这首儿歌的4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先提问题,然后再回答。

    生2:读起来都很顺口。

    师:真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特点,你能根据灯片上的提示也来编编儿歌吗?编好之后朗读给大家听。

    (PPT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及编写提示)

    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收获了对各种动物尾巴特点的科学认知,最主要是发现了言语表达的秘密,并能运用这种秘密进行初步的言语实践,涵养良好的语感。

    四、在朗读中夯实基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各种形式的规范的语词和句子,为中年级的表达做言语表达图式储备。

    教学一年级(上)第2课《小小的船》,在整体诵读儿歌的基础上,抽取出示“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等偏正式短语让学生反复诵读,就可发现它们的构词规律:叠词/形容词(定语)+名词,这种隐秘的短语构词图式一旦被学生自主发现,就会极大地激活儿童对言语表达规律的探索兴趣,丰富儿童的语词库存。由此拓展开去,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继续关注并积累课外阅读中的“蓝蓝的大海、绿绿的树林、高高的山峰”等短语。

    教学一年级(下)第19课《棉花姑娘》二至四段,可以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发现三段对话的共同特点:一是都很有礼貌,用了“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二是燕子、啄木鸟、青蛙的话语图式都是一样的“对不起!我只会——你还是请——”这个发现是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的。由此就可以进行言語迁移训练:“用上这个句式说说如果棉花姑娘问其他动物,它们会怎么回答?”借助这样的言语图式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形成精细的句子语感图式,以后遇到相似的情景,学生就会自动运用这种言语图式去表达。

    当然,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朗读的评价,尽量开放评价角度,体现多元评价理念,比如对朗读态度的评价、朗读音质的评价、朗读正确/流利的评价、朗读效果的评价等,都要以培养全体学生朗读的兴趣为目的,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重塑 朗读 路径 教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