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读书札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另类解读

    时间:2021-02-25 07:51: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小学语文是母语教育的基础和先导,是生命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一年级语文正值人生发轫杨帆之际,更要有个顺当向好的开局。规范科学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成人视角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另类解读,对于教科书的修编和使用也许具有相当独到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 教科书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32-03

    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已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又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关于这套教材的讨论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春节期间,我对部编本一年级语文进行了研读,并写了相关读书札记。今汇总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若干分析,这些非正统的另类解读仅供大家参考,但愿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更上层楼。

    世界上的任何知识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学问。比如“祖国”一词,指的就是先族和祖先逮及今我赖以生存生活的特定国度,所以祖国应当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后经生生不息的传宗接代繁衍至今而形成的“一片固定疆土”,是指世代居住、并对所在国文化有着高度文化认同感的并且自己和祖先国籍共同所在的国家。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法理概念。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国”,国的含义有两种:一是祖国,二是国家。祖国和国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页“语文园地一”《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从而说明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原诗如下: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从“”祖国“”的词语意义解释来说,“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看似没有语法错误,如果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理念,人们通常就把“一片固定疆土”称之为祖国,并赋予这片疆土生生不息和传宗接代的特殊含义予以崇拜、爱惜和捍卫。更具深意的是,人们又把祖国比喻为母亲,而母亲又恰恰是繁衍生命最直接的载体寓意。所以,从地理概念上说,疆土广大也可以说是国土广大、疆域广大甚至“国家广大”都没有问题,但从文化意義上来看“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就有点别扭:作为精神层面的“祖国”是一个抽象概念,只能说她面积广大;而作为物质层面的“祖国”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国家,“广大”固然强调了“空间”意味,但没有了“时间”底蕴。从法理上抹煞了“祖国”和“国家”的界限,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再者,如果置换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多么广大”这句话,其语用错误更显而易见。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经典的课程资源之一,不同时期各地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同小异,但恰恰由于这些不拘“小”节的细节处理,使故事的真实性打了折扣。因为事实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怀疑;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教材里构成事实的记叙要素,比如原来水源的位置、碑牌的材料、碑文的内容乃至故事的情节却不大“雷同”从而让人疑为“虚构”,细节决定了成败,似乎越是认真探究真相反而越扑所迷离。比较来看,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是比较客观、真实、朴素的语文经典课程资源。但前两段时空交错,依然存在一些瑕疵。课文不长,不妨照录于后: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篇课文有4个时间节点(对应的信息):故事讲述时(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前(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毛主席在沙洲坝住过。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根据上面的分析,第一段应当是两句话,第一句话结尾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第二段开头应当有个时间限定,“当时”、“那时”、或“原先”或“此前”皆可。有图为证,那时挖的井,不可能是水泥垒砌的井沿。所以,第三段可以改为,“解放以后,乡亲们在原址对井进行了重修,又在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也许这样的表述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图片说明。

    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这是我所看到的最为纠结的一篇小学一年级课文。我是谁?我究竟住在哪儿?我是妈妈的孩子,我也是爸爸的孩子,但爸爸、妈妈是一家吗?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扯淡,那你和孩子不妨试着根据课文回答一下。

    本文先以一个新疆山村孩子和妈妈对话的口吻,后又以一个北京的孩子和爸爸对话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愿望。第一段是“妈妈告诉我”,第二段是“爸爸告诉我”,爸爸、妈妈和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指特定的亲人。文学中的称呼和现实中的称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容易混为一谈。课文中妈妈住在新疆,爸爸住在北京,我住在哪里呢?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应当是一个人;但文中的我第一段里是个山村里的孩子,住在新疆,第二段里又是个城市里的孩子,家在北京。角色意识的混乱和自我认同是低龄儿童犯困的事。文中我和生活中的我假若能够分清(“我”不是我),文中的那个我又不是这个我。这很容易让学童产生莫名的困惑。

    看课题说明,“本文作者王宝柱,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查了相关资料,原来第一段是歌词的改写。歌曲《我多想看看》是两段,上半部是“阿妈告诉我”,下半部是“阿爸告诉我”。歌里阿爸、阿妈和我本是一家。人教版语文第一册也确实是据此改写的,内容只是部编本里的上半部分。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新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愿望。但部编本教材在人教版的基础上,又反向填写了北京少年儿童向往新疆的内容。显得比较生硬、做作。结果这两段就变成了对唱(如果还是歌词),妈妈和我在新疆,爸爸和我在北京,我是两个人,妈妈和爸爸也不是一家。另外,首都和边疆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向往城市和感受农村的创意也不错,但“围城心理”也客观存在:农村的向往城市,城市的向往农村,儿童好奇的心理就这样纠结着?

    综上所述,按照常识和惯例需要作出相应的技术处理。1.第二段是否是王宝柱所写,我暂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支持。如果不是,当在课题说明中进一步声明第二段是另行填写的。2.标题当提示为儿歌对唱,或直接将诗歌分成相同诗题的两个独立的篇目编排。这样一是合乎编辑体例和文学常识,二是在教学中也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语文是“百科之母”,就是强调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程,除了语言交际沟通之外,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有世界视域和现代观念,理当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着眼科学普及教育;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分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话与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我以为还要特别关注语法和逻辑,课程资源的科学合理可以给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其它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这也是传统语文和当代语文的根本区别所在。小学语文的学段教学目标虽然对不同模块有所侧重,但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资源可以顾此失彼或自相矛盾。

    重视逻辑思维,培养科学素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有些课文值得斟酌。第9课《夜色》的第二个诗节,晚上“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就有点以偏概全,不合生活常识:昙花一现,睡莲花开,还有萱草、金针花(黄花菜)、夜来香等就和白天不一样。“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也更不符合生活常识,在语言表达上还自相矛盾。夸饰过度就是吹牛皮,近乎谎言,是做人不真诚的表现。第10课《端午粽》也有两处似乎值得考究。一是表达不清楚,时间节点和长度有点模糊。如果开头“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可以理解为“过往小时候“的事情,这从“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以推知。根据“我”叙述故所处的时间节点是“长大了”的以后,那么第一段话在没有明确时间限定的情况下,又是此前发生的事,时段应当包含“长大了”的时长在内。因此课文第一段的时长就很难确定。如果大家认为这是吹毛求疵,我也相当理解。但假如我们来作个语文综合练习,和数学、英语结合起来再考虑的话——请用数轴标出文中的时间节点,那么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时长划分就相当纠结,这样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时态判断也会很磨人——我个人认为,第一段前,加上“小时候”比较好。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老师不必要如此,但对孩子的认知习惯、表达方法乃至心智模式的影响,谁又敢打个包(保)票说这无关紧要呢?二是用词不准确,不符合生活常识和逻辑规则。第二段“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这段话说了粽子的做法,首先明确了粽子是由粽叶、棕米、粽馅(枣)构成的,因此“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就不合逻辑,也不符合生活常识,棕米和粽馅合称为粽仁,所以“咬一口粽仁,真是又黏又甜“才对。”下文“吃粽子”是笼统的说法,无可非议但这里是具体的吃法,应当准确。这一段说粽馅为“一颗红红的枣”,第三段又补充说,“除了红枣粽,还有红枣粽和鲜肉粽”,显然表达上不严谨。因此,“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还放有红枣等不同的粽馅。”如果这里去掉“红枣等”内容,那么第四段可以将“”除了“一词改成“有”字,就更为简洁。

    如果有人说一年级语文,教孩子们认认字,说说话,读读书,写写字,背背书,做做游戏,至于那么较真吗?假若说,教孩子认的字有错,教孩子说的话不合逻辑,教学的知识很不科学,你以为也可以?想必不言而喻。教材,作为相对权威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违背逻辑常识。良好的话语习惯需要从小养成,扎实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育。严谨、求真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只有正确引导,潜移默化。才能润物无声,促进学生潜滋暗长。

    教材历来被认为是千锤百炼的典范之作,更应当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总感觉教科书理应如此明净通透、深沉清澈而意味隽永。因此抱残守缺,自行其是的语文教育现状亟待改观,倡行教育文明真的需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孜孜不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學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有的课文华而不实,骨骼柔弱,缺少独立自主的灵魂和健康阳光的心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是一首儿童歌谣。作者是金子美玲(1903-1930),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她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留给世界512首诗歌,震动了日本文学界,也受到世界瞩目,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童谣诗的巨星"。她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比如《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这首儿童诗写的就很好。但编入课本中的《一个接一个》并不是特别好的:诗中的孩子被大人牵着,玩不尽兴,梦寐以求但好梦难圆,开心玩乐但难遂心愿,反映了孩子被动无奈的日常生活。从孩子在劳累中寻乐的主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人生教育。苦中作乐其乐亦苦,忙里偷欢欢也勉强。这是含泪的微笑,带有灰暗和感伤的影子。

    这恰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相关: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铃如影随形。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23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痛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就可以解脱。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童年不幸,一生悲剧。诗如其人,也饱含了生活的苦累和内心的纠结。

    儿童诗要有特定的教育意义,引导孩子听话顺从固然没错,但一味逆来顺受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说放任孩子不好,但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味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摆布,成为大人操纵的木偶,也是一种极端,更不可取。将近百年前的日本经典作为今日中国的课程资源,真的有些不合时宜。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时代,可以说这篇课文也是极权主义、大人中心的另类表现。缺失了平等与民主的家庭关系和校园文化,透漏出强势师长的粗暴言行和奴化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由此看来,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看来还任重道远。

    同时,这篇课文也涉嫌倡行“佛系”生活。“佛系”一词最早也恰巧来源于日本。网络上“佛系青年”近来成为热词,跟宗教没有关系,只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这类人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很大程度上就与我们在教育中倡导的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关。《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3日13版)警醒佛系青年:“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人民日报》最后倡导,如果坚持要做“佛系青年”的话,那就做“斗战胜佛”。“佛系青年”的生活观并非只是和现实的偶合,当与少年儿童时代的影响密不可分。“还行吧”已经成为当今少年儿童无所谓的口头禅。要重视佛系生活的低龄化的倾向。

    无独有偶,第7课《怎么都快乐》也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是一个古老的思辨命题。快乐是一种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说是一种愉悦的感觉。文中快乐永远,与人数多少无关是一种理想状态。凡事皆一分为二,福祸相依,悲喜交织。好和不好从客观上来说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得就有失。舍而能得谓之舍得,得到快乐定有所舍,所舍者何?诗中执此一面而极尽夸示,互为关联的另一面却置若罔闻。其实,一人独处可静享孤独,二人相处需要宽容,多人聚会更要协同。有快乐也有烦恼,好与不好相伴共生。《怎么都快乐》,怎么可能都快乐?其辩证性还不如《一个接一个》!

    《一个接一个》中,孩子完全听从尊长意志,人格柔弱,在社会关系和家庭伦理方面没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怎么都快乐》表面上引导孩子乐群合作,快乐生活,但也能看出孩子个性的屈尊和迁就。这两篇课文可以感受到孩子缺少主见,淡化自我,未能坚执自己真正的想法。这些课文看似迎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符合儿童心理,但本质上似乎都有涉嫌倡行“佛系人生”从娃娃开始的嫌疑。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这也是一种缺乏责任、放弃使命的“丧文化”。

    第11课《彩虹》原文如下: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

    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虽然尊重了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帮助家人,娱乐家人的愿望,亦有油滑世故讨巧卖乖的嫌疑,并先后向爸爸、妈妈和哥哥邀好来展示自己的存在与想望。从心理学角度上说,如果你的心理状态不取决与自己,而是取决于外部环境或其他人,那么在心理层面上,你就是奴隶。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最典型的“奴隶”心理拥有者,对于他们来说,满足别人的需要比满足自己的需要更重要。现实生活中,其中有的人为了满足别人,甚至会伤害到自己。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没有人爱,却又渴望人爱,这种人太过于敏感,对于安全感,别人的关注和爱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这种扭曲的渴望最终会使得他们迷失。有些奴性心理的人,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甚至把他人的看法作为自己做事的准则。他们往往总是在揣摩他人的想法,害怕自己的行为得罪他人。现实中,这种人相当多,其背后的本质还是自卑心理。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人认可比自我需求更重要,因此他们不仅会活的很累,而且还容易成为他人的“奴隶”。像小女孩这样的是不是呢?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呢?将来会不会是?……

    教材第41-42页“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引导孩子孝敬老人,爱做家务,热心助人。让孩子明白劳动才能得到尊重孩子,从小立志做一个爱勞动、有责任感的人。但曲里拐弯,转弯抹角加大了变形走样的风险:爸爸、妈妈和姥姥之所以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这张画,完全基于实用主义。因为画上的这双小手“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给姥姥挠过痒痒”,明显是功利主义的世俗思想。兰兰得到家人的赞许,最后的愿望帮家人做更多的事,也可以说是迎合家长的市侩行为,格局也很一般。若现实中忽视了奴性心理的不良影响,孩子就会先变成“势利少年”,再修成“佛系青年”,最后颓为“油滑大叔”,这实在令人忧思不已。另外,我们时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爸爸和妈妈却可以言行不一。这种双重标准的言传身教其实并不可取。另外,诸如雨后在彩虹上再下雨,白天彩虹上有月亮的儿童式幻想;评价画好是因为画上小手能帮忙等非理性判断,乃至画上的手和生活中的手偷换概念等漏洞,在此也不必细说,单是想想也就醉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在谈及该套教材的编写时也指出:“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人说民国老教材有灵魂,有风骨;有家国情怀,有国民精神,有文化担承。至今读来依然有滋味,有温度。我最喜欢有灵魂和风骨的文字,也喜欢真情洋溢的语言。正是这些老教材的浸润和滋养,英雄的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奋发图强,向往光明,主求进步,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建立了通红崭新的新中国。教科书是典范的课程资源,尤其要有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一年级语文的基础功能和先导作用一定要落实到位,真正为生命奠基,养浩然正气,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热词搜索: 札记 下册 解读 语文 另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