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构建特色校本课程,致力孩子一生发展

    时间:2021-02-25 07:52: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迎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学校开始了“以丰厚的课程文化构筑孩子生命发展的基石”的思考与实践,开发出了系列校本课程。

    一、高度认识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目标内,以学校为主体而开发并在学校中实践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不仅打破因“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导致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特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树立明确的开发思路

    1.紧密结合办学理念。校本课程开发只有牢牢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才能根深叶茂,成就特色。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始终以“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为指导来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2.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要体现特色,必须发掘地方文化精髓,绵竹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传承意义的教育资源,成为我校课程开发的切入点。

    3.尊重学生发展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里指出:“教育必须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发展学生个性,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三、构建丰富的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以“诵中华经典,品古文精华,积智慧品行”为主旨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于2004年9月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实施。课程精选内容,构建教材体系;规范管理,落实诵读时间;注重过程,完善考核评价;营造氛围,搭建展示平台;开展研究,探索教学模式,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教材体系、家校结合的诵读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机制。

    快乐数学:校本教材《快乐数学——走进探究性学习》是对现行数学教材的补充和扩展。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上,主要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材料,让学生展开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快乐珠心算:2004年9月开始,学校便开始了珠心算教学实验的研究,开设了实验班,现已形成与人教版教材整合的《快乐珠心算》校本教材和《天天练》练习册。

    快乐体育:在德阳市级科研课题《传统趣味体育游戏的传承与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以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快乐体育》校本教材,在体育课中实施。

    西文经典诵读:整合英语课程教学,把“西方经典文化导读”作为学校英语学科的辅助教材贯穿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现已形成校本教材《西方经典文化导读之童谣篇》《西方经典文化导读之寓言篇》《西方经典文化导读之诗歌篇》。

    绵竹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成为了紫岩小学艺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宝库。目前已经成功编撰教材《绵竹年画》和练习画册,作为美术学科的补充教材。

    红十字在紫岩:这是一本具有红十字特点、紫岩特点和小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也是学校作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丰富和探索红十字精神的载体。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有红十字精神的传播,也有救护知识的普及,还有滋润心灵的温情故事。

    四、突出鲜明的课程特点

    1.生活性。“教育即生活”。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利用生活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让孩子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培养孩子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2.趣味性。在课程内容开发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年龄特征相符的内容;在教材的设计上采用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形式;在课程的实施上,多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在评价的手段上,采用鼓励性、过程性评价,尽量让孩子体验到成功。

    3.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

    4.教育性。校本课程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操作时间上因地制宜,能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提升儿童生活品位,提高学习自信,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

    五、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1.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与工作小组,设置了校本课程研发与推广中心,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这一纲领性文件,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完成“校本课程管理细则”“校本课程评价指南”“校本课程使用说明”“校本课程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使校本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完善而科学的体系之中。

    2.学习研究,提升能力。加强教师学习力度,倡导教师读书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理念。建立校本教材研讨制度,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3.明确方案,落实时间。学校制订了《紫岩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原则、实施方法。在实施形式上,一是开设统一学习课程,二是设年级特色班,三是设立课外活动特色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入班级学习。在教学时间上,一是设置专门的课时,进入课表,二是整合学科课程,将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纳入学科课程规定课时,三是融入日常学科教学当中,四是利用零散时间,五是设置统一的特色活动时间。

    4.搭建平台,体验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给予儿童展示自我的平台。由此,一系列的校本课程活动成为了传统。

    5.重视评价,反馈修正。建立课程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不断推动校本课程扎实深入地进行。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类型及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活动中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以及参与课程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能力,注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模式。实施评价,一方面落实和推动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实效性,又对课程开发人员课程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实现课程的教育价值

    1.学生得到全面、生动、主动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个性特长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生命成长注入了动力与活力。连续几年,我校学生在学科素质的检测中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在参加系列的活动中,也成绩斐然。2.教师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一大批教师在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成为骨干教师。

    3.学校办学思想得到落实,特色得以凸显。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

    七、对校本课程的再思考

    实践表明: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校特色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

    1.长期形成的“课程国家化意识”仍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十分突出,课程开发和实施还将进一步促进教师意识的转变和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提升。

    2.由于学生受到升学竞争压力的影响,家长、社会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较少,无疑增加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风险性,给学校、老师带来了处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关系的压力,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认识。

    3.学校设备、经费不足,教师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校本课程建设将面临极大的困境。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师、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重大工程。我们所做的工作虽仅开了一个头,但成功的实践使我们有信心在校本课程建设之路上快马加鞭,风雨兼程,努力实现我们“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的教育理想。

    相关热词搜索: 生发 构建 校本课程 致力 特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