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鄂东高跷的嬗变与发展

    时间:2021-03-26 08:11: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探讨鄂东高跷的起源与嬗变规律,剖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弊端,提出了发展鄂东高跷要走特色文化的发展道路、走市场营销的发展道路、走进地方学校的发展道路的建议,这不仅对硕厚鄂东高跷的文化内涵、彰显鄂东高跷的人文价值,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传承、弘扬鄂东高跷,也有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鄂东高跷 起源 嬗变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90-05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带着远古泥土的芬芳,蜿蜒地从历史中走来,经数千年的洗礼,日益灿烂夺目,凸显着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特特色。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高调地彰显着华夏民族的特色。大别山之南、汉水以东的鄂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文明。它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润生出了不同于我国其它地方的民俗体育活动,鄂东高跷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由于鄂东高跷的发展总是与民间舞蹈、戏剧、杂技和灯展密切联系,所以“它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项艺术活动”。然而,时至今日,曾经风靡一时的鄂东高跷,已风光不再。因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何原因,催生了鄂东高跷,并促其成长?又是何原因导致鄂东高跷的衰微?下面,我们试从鄂东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的视角,来探究鄂东高跷的嬗变与发展,这对丰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有积极意义。

    1 鄂东高跷的起源

    1.1 源于古代祭祀

    洪荒的原始时期,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魂。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用供品和礼物娱神或敬祭祖先,以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祭祀时,为献媚于神灵,人们还在神灵面前载歌载舞,于是乎许多民俗体育活动在这之中悄然而生,鄂东高跷也是由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孕生出来的。

    “鄂东的祭祀活动有公祭、社祭、族祭和家祭之分”,它们与鄂东高跷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鄂东的黄石,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日为公祭和社祭而举行的“西塞神舟会”——“送瘟”仪式,为期40多天,期间不仅有“神舟”表演,而且还有当地道士、袱村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而组织的民间踩高跷等活动。鄂东的武汉,在春节期间的公祭和社祭中,为祈求新年吉祥,人们踩着丈余高的高跷,表演杂技,演绎戏曲、神话故事等来庆贺新年。其中的“高跷亭子”表演,不仅要求表演者扮演各种神话人物,还要用方言喝唱。如“贺太上老君”唱:“紫气东来天门开,太上老君下凡来,人寿年丰百业旺,金银财宝滚滚来”;“贺八仙过海”唱:“万千世界波涛涌,八仙过海显神通,天时地利靠人和,争先恐后当豪雄”。鄂东的孝感杨店镇,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为祭拜祖先和讨个好彩头的族祭和家祭中,除了要摆香设案,敬贡三牲、水果等祭品外,还要踩着高跷,轮番上前叩拜先祖,叩拜完毕,就随着舞狮、彩龙船的队伍,去每家每户拜年。这些流传至今的古老祭祀活动,皆孕育着鄂东高跷,是后来美惊奇险的鄂东高跷的雏形。

    1.2 源于生产劳动

    生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然而,随着历史的进步,很多原始的生产工具以别样的形式保存了下来。鄂东高跷,便是这种源于劳动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而留存下来的别样形式之一。

    鄂东高跷是伴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萌生的。埋身于素有“千湖之省”的鄂东,由于地域内江河湖汊众多,陆产不殷而水产丰富,所以蛮荒的鄂东人,主要以渔猎为生。《山海经》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日长脚。”晋人郭璞注释说:“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长脚人常负长臂人人海中捕鱼也。”何谓“长脚”、“长臂”?“长脚”就是在脚上绑扎着木跷,“长臂”就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大荒南经》载:“三苗国在赤水东”。《尚书地理今释》载:“三苗今湖广武昌、岳州二府,江西九江府也。”此书指出三苗活动的范围在今湖北武昌、湖南岳阳(岳州)和江西九江之间,而鄂东正处于这一三角地带之内。“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三苗国在赤水东”,说明“三苗国”有“长臂”、“长脚”的人。而鄂东人乃三苗后裔,所以,高跷作为鄂东先民的一种渔猎工具,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再则,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先民采集果实时,由于受身高的限制,需要借助工具增加身高,由之,高跷就成为了当时很实用的采摘辅助工具之一。另据1930年《艺风》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长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鄂东地区广泛进行的田野调查,也支持这一观点。由此可见,鄂东高跷源自鄂东人的劳动生产。

    1.3 源于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原始氏族集团最普遍的一种艺术样式,不仅每个氏族集团的一切重要活动中少不了舞蹈,而且就氏族集团中的每个成员来说,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有重要内容无一没有舞蹈相伴随。”因为心智蒙昧的原始人类,需要利用原始舞蹈,来宣泄面对各种奇异自然现象时,所表现出的茫然困顿无赖抑郁的情感。鄂东高跷与这种宣泄情感的原始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著名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孙作云在《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高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中说:“尧舜时期的丹朱氏族踩着高跷拟鹤跳舞”,并以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为佐证。后期的楚国,在与中原华夏的密切接触中,“从中原汲取了很多先进的文化元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宋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故宋国文化也润物细无声地在楚国悄悄传播。如《列子·说符》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说的就是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善于踩着高跷戏耍、舞蹈。而当时的楚国巫术盛行,巫术之中又尤为好舞,因此,传人楚国的高跷以高跷舞蹈的形式出现,就不足为奇。又由于鄂东属于楚地,受楚地原始舞蹈的熏陶,鄂东高跷自然而然地烙印有原始舞蹈的影子。如,现今鄂东黄石的“西塞高跷”,在表演时就有跳舞、翻跟头、扭秧歌等各种表演。故鄂东高跷与楚国的原始舞蹈有着渊源关系。

    2 鄂东高跷的嬗变

    2.1 历史的流变

    远古时代,鄂东人用树枝绑在腿上以渔猎或采集。祭祀时期,由于人们对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和敬畏,就模仿劳动生产的动作和部落战争的过程,来祭拜他们认为的自然神灵,这时作为生产工具的高跷,也被运用到祭祀过程之中。先秦时期,楚舞盛行且有很深的巫术烙印,这从屈原《楚辞》对楚舞的描述中,就可以得知。而鄂东高跷就是楚舞中的巫术表演——宗教舞蹈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汉及宋,鄂东高跷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时,百戏盛行,鄂东高跷作为百戏之一,活跃于宫廷乐舞之中。晋时,据《魏书·乐志》载:“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3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技,造五兵,角抵,长跷,缘橦跳丸,以备百戏,大飨设之于殿庭,如汉、晋之旧也。”及至南朝,梁武帝在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三朝元会,举行了盛大的百戏表演,其中就有长跷。隋时,据《隋书·音乐志》载:“梁朝天监四年的一份宫廷宴会的节目单,第二十六项,设长跷伎。”唐时,天朝虽然大力引进异邦文化,但在宫廷乐舞中仍保留了高跷。如《旧唐书·音乐志二》载:“梁有长跷伎、掷倒伎、跳剑伎、吞剑伎,今并存。”及至南宋,由于鄂东是宋金的主战场,民生凋敝,大量艺人为求生存而流落街头卖艺,这一时期,卖艺的艺人们表演的高跷,出现了低跷和高跷之分,总称为“踏跷”。这种“踏跷”被载入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二·舞队》之中。

    明清时期,“由于朝代的更替和战乱的原因,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移民运动颇为剧烈,移民队伍十分庞大。”外来人口的进入,不同程度地丰富了鄂东高跷,其表演也趋于多样化,并开始以戏剧的形式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武汉新洲的“高跷亭子”。“高跷亭子”源于明正德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是由成人脚踩高跷,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钢架,架上分别坐3至5个幼儿,当地村民争相将自家的幼儿送上亭子,以图喜庆和吉利。还有武汉新洲张棋牌的“高跷狮子”,它的来源与明代张炳祖有关。传说张炳祖的祖父张德胜颇具才干,元末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曾任副先行官,后来落户仓埠地区。定居后,他的孙子张炳祖随其父习文练武,做了棋牌官,因此此地名为“张棋牌”。由于张炳祖出身行伍世家,他见当地春节有玩狮子、踩高跷的习俗,便将武术的套路融于其中,由张家子弟组织习练,形成了“高跷狮子”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高跷狮子”代代相传,至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据第四代传承人钟声世介绍:“高跷狮子所踩高跷约高半米,但难度不小。表演者先绑好一只脚,然后呈金鸡独立式,边跳跃边用手绑另外一只脚。而后,表演者展示跷上技巧,或一人扛起另一人,或一位长者挑起两个小孩,或集体扛叠成罗汉一番跷上炫技后,狮子蹦达出来了。前面一人负责摇头,后面一人负责摆尾,毛茸茸的尾巴左右上下摆动,活灵活现。即便踩着半米高的高跷,表演者也能顺利下腰,以狮嘴衔起旁观者放在地上的水瓶、烟盒等。”还有武汉黄陂广为盛行并流传至今的“高跷故事亭子”。“高跷故事亭子”不但以高见长,而且还有边表演高跷边演艺故事的特色。“高跷故事亭子”目前有两位“非遗”传人,郑店村的村支书刘元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刘明启是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据刘元生介绍,“高跷故事亭子”最早是由南京的外省籍人士传给刘氏,后在武汉黄陂发扬光大,几十年未曾中断。

    如今,鄂东高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已经编成了完整的剧本。如,黄冈红安的华家河镇熊家村的“熊河高跷”。“熊河高跷”由六名女子踩着6尺高的文跷、6名男子踩着2.5尺高的武跷,其中一男子装扮成老丑婆进行表演。武跷表演技巧性很高,有“叠罗汉”、“朝天一柱香”、“童子拜观音”、“空转”、“颤跷”和“扑地滚翻”等高难动作。1988年,湖北省舞蹈集成编辑部来红安对其进行了录相,并收入湖北省民舞集成卷。1990年,由该舞蹈编写成的剧本,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二等奖。在红安县举办的三次民间艺术节中,“熊河高跷”均被评为表演一等奖。再如,黄冈红安觅儿镇的“文高跷”和“高跷亭子”。其中“文高跷”(俗称“八仙高跷”)由6名男女踩着6尺高的高跷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八仙”,进行表演;“高跷亭子”由一名男子踩着3尺高的高跷,身上缚重60斤的铁架,一小孩在架的顶端不停的翻跟头,两旁各有一个坐架,一对双胞胎小男孩分别缚在坐架上,在锣鼓、鞭炮声中,踩跷者绕场游走。在红安县第三届民间艺术节上,“高跷亭子”获表演一等奖,并在中央及湖北省电视台专题新闻节目中播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鄂东高跷已然成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如,据荆楚网的武汉晨报数字报报道:2009年6月22日,在武汉汉阳晴川桥江滩上,两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绑着弹跳高跷玩耍减压,他们时而大步流星,时而腾空飞跃,引来不少市民观赏。

    2.2 器物的流变

    事物的发展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流变规律。流变的动力来源于“物竞天择”的客观生存条件的变化。随着历史的进程,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鄂东高跷的器物也相应发生着对应的流变。

    鄂东高跷这种伴随着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器物流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器物材质的流变。这一方面的流变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原始材质阶段。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就地取材制作高跷,作为采集和渔猎的工具。他们在树上砍下较粗的长树杈,将脚踏在树杈上,再两手握着杈枝行走,后来演进为用藤蔓将杈枝绑在腿上采集或渔猎。这从现今鄂东地区小孩玩的简便竹筒高跷中,就可见一斑。所谓竹筒高跷,就是在两个较粗的竹筒两侧各打一个小洞,用绳子穿过去,再将两个绳头打个结,用手拿着成环状的绳子即可。二为人为选材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鄂东人制作高跷更为精细。如一般用柞树、榆树、黄菠萝树、水曲柳等坚硬而有韧性的树木,作为制作高跷的材料。三为科技合成材料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大幅度提升,鄂东高跷的制作趋于现代化。选材向着塑料、合金、复合材料等方向发展。如弹跳高跷就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二是器物形制的流变。这一方面的流变主要有二。一是器物形状的流变。这一方面的流变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纯天然形制阶段。远古时期,先民还没有制造器物的认知能力,所以这时的高跷相对简易,其形制就是天然的树杈。二是个性化设计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进步的制作工艺,使木匠们采取了,先将选制的树木加工成4-5尺长、上扁下圆的木棍,再在木棍的底部包上防滑的胶套帽,然后根据高跷的高度设置脚踏板(一般在3尺左右装置)的方法制作高跷。所制作的高跷,矮的有一米左右,高的可达丈余。三是融合现代仿生学理念设计阶段。“万众创新”的科技时代,人们依据现代仿生学理念,创新设计并制作出了形似袋鼠和摩托车把手的弹簧高跷。如,双弹簧高跷就是“根据袋鼠的腿部特点仿制而成”,单弹跳高跷“它的底部是一根装有强力弹簧的塑料棍,顶端有一副摩托车把手似的把”而制成。三是器物装饰的流变。这一方面的流变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纯天然阶段。原始时期的鄂东高跷,就地取材制作,无任何装饰。二为安全美观阶段。长期生活的磨砺和对美的追求,使鄂东人在制作高跷时,更加注重高跷的安全和美观。如,在高跷上套上胶套帽,以增加安全系数,刷上红漆或朱红色漆,以求美观耐用等。三为添加时尚元素阶段。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国策的确立和推进,我国的科技合成水平和工业自动化程度快速攀升,促使发明者在新发明的高跷上,添加了许多时尚元素,且更加安全、时尚、气派。如,在单弹跳高跷的把手上,安装软泡棉材质或橡胶材质的保护套,踏板上刻各种颜色的深槽纹路,支撑杆上添加五颜六色的条纹、英文字母,及各种时尚图案的保护套;在双弹跳高跷上,安装海绵护腿管和涂有英文字母的芭扣式力量绑带等。

    2.3 文化的流变

    “文化的流变性表明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鄂东高跷的文化流变亦如是。

    鄂东高跷的文化流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文化的流变。鄂东地处鄂豫皖赣四省交界,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早在旧石器时代,该地域就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代,即有行政建置。秦汉之际,为郡国之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原文化、古越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在这里相交汇融,这促使鄂东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文化特色。这种独特的人文文化特色,对鄂东高跷人文文化的流变,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如,远古时期,由于“楚人崇巫”,鄂东人踩着高跷拟鹤跳舞。汉代,鄂东高跷表演的“华佗传奇”,就源于神医华佗走遍中原大地学医治病的民间故事。三国魏晋时期,鄂东高跷表演的“三国故事”,就源于发生在鄂东的三国战争故事。唐宋时期,鄂东高跷表演禅宗四祖、五祖、六祖祖师的传说。明清时期,鄂东高跷表演李时珍的逸闻轶事。新中国成立以后,鄂东高跷将工农兵学商及反映计划生育等时代气息的人物,也纳入了表演内容。这皆体现了鄂东高跷人文文化流变的风采。二是思想文化的流变。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思想文化,浸润于鄂东高跷,给鄂东高跷注入了瑰丽多姿的文化内涵,也促使鄂东高跷的表演,随着历史的流变而发生表演思想文化的流变。如先秦汉初时期,诸侯纷争,战乱不休,盼望过上安宁的生活,是百姓的普遍诉求。于是乎,道家顺应自然的“无为”思想在鄂东一度盛行。体现在鄂东高跷上,那就是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仪式上,鄂东高跷融入了当时盛行的“楚舞”,其目的是顺应自然、祈天赐福、追求安宁与温饱。隋唐时期,佛教传人鄂东,四祖五祖在黄梅布道,影响深远。鄂东高跷的表演者多为佛教信徒,受佛教思想影响,在表演高跷时,身着袈裟,演绎佛陀“广施佛法,普济众生”的思想,鄂东黄冈广济县的“广济”,也因此而得名。宋明时期,鄂东理学盛行。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南宋理学宗师朱熹、陆九渊,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等,或到鄂东黄冈的河东书院、问津书院讲学,或客居黄冈,促进了鄂东的文教昌盛,也纯朴了民风。鄂东高跷在此时期也深受其影响,常常演绎诸如率岳家军收复鄂东“蕲黄二州”的岳飞等,“赤心报国”的忠烈诤臣的故事。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传人鄂东,受这种思想的冲击,鄂东高跷在表演中利用服饰着装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文化思想深入人心,受其影响,鄂东高跷已有黄冈红安“熊河高跷”、武汉黄陂“高跷故事亭子”等独具特色、体现和谐文明、富强民主思想的完整剧本,有的还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创新意识的典型,被央视宣传播出,为广大人民提供了高品位的,具有鄂东独特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享受。

    3 鄂东高跷发展的弊端与现状

    3.1 鄂东高跷发展的现状

    鄂东高跷作为鄂东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上长期受到鄂东人的青睐。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鄂东高跷被大多数人淡忘,发展渐现颓势,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承之人罕见。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传承。调查发现,随着鄂东高跷艺人的日益年迈或渐渐离世,许多高跷技艺濒临失传。如,武汉新洲“高跷狮子”的第二代传人钟端松已经83岁了,第四代传人钟声世也已51岁。二是传承年龄断层。年龄的断层必然会造成某个阶段的人才缺失,阻碍事物的发展进程。鄂东高跷的发展因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致使在鄂东的某些地区造成阶段性的高跷传承人才缺失。如,鄂东孝感杨店镇的楚江院,素有“娃娃高跷”之乡的美誉,演练高跷的孩子,年龄一般在四岁到十六七岁,而大人则都集中在玩灯舞狮上。又如,武汉新洲的“高跷狮子”,演练者除了少数十来岁的小孩以外,其他多是爷爷辈。三是活动形式陈旧。艺术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多年来,鄂东高跷一直是扮演古代小说里的人物,或者是表演爬桌、过搭桥之类的节目,高跷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直没有变化、更新,导致观众对鄂东高跷的兴趣不大。如,每逢高跷表演,“文高跷”就表演《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和猪八戒,或《白蛇传》和《八仙过海》中的一些人物,而“武高跷”就表演一些劈叉、跳桌子、翻跟头等高难度动作,活动内容和形式刻板陈旧。四是没于时代潮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受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处罚。时下“浮躁的快餐文化,让人眼花缭乱”,综艺秀成为时尚主流,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鄂东高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没于时代的主流舞台,使鄂东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见到高跷活动。如,现今鄂东的大街小巷,很少能见到踩高跷的队伍,原来武汉“高跷狮子”能攀11层桌子的历史,已经成为传说。

    3.2 鄂东高跷发展的弊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速度不断加快,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民族传统技艺,尚不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变革,致使鄂东高跷的发展逾显乏力,呈现传承之人罕见、传承年龄断层、活动形式陈旧和没于时代潮流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弊端有五。一是受鄂东经济条件制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鄂东高跷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也必然受到鄂东经济条件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需求的递增,提升了物质文明,但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精神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东高跷的发展。如,就鄂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劳动力的需求造成青壮年人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在家中的只剩下年数已高的老人和小孩,而鄂东高跷这门艺术单靠老人和小孩传承是不现实和乏力的。这种现状不改变,鄂东高跷发展的前景,就极为堪忧。二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鄂东高跷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时下地方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致使鄂东高跷还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三是高跷发展市场狭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市场。但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受自身利益的驱动,对鄂东高跷这种没有物质报酬的公益娱乐活动,大都不愿意了解、参加,致使鄂东高跷市场的发展,停滞不前。四是新生代对高跷的疏远。新生代作为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然,信息化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传统只在他们的心里留下模糊的痕迹。他们认为,鄂东高跷不仅过时老套,而且表演时,一不小心,就可能伤筋断骨。致使他们对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敬而远之。如,鄂东黄陂的“武高跷”,惊险挺拔,手能触天,对于没接触过的新生代来说,望而生畏。

    4 鄂东高跷的发展路径

    4.1 走特色文化的发展道路

    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风格。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今天,凝练鄂东高跷的特色文化,让鄂东高跷走特色文化的发展道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选择。

    鄂东高跷走特色文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措施有三。一是保护鄂东高跷文化特色。传承发展鄂东高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展现鄂东各个地方的高跷特色,盘活地方高跷文化资源,避免“千城一面”。如,把高跷与舞狮相结合的武汉黄陂的“高跷狮子”,应着重把舞狮与高跷融合的绝技彰显出来,以突出“高跷狮子”的文化特色。又如,孝感杨店镇楚江院的“娃娃高跷”,应瞄准娃娃这一群体,充分体现娃娃率真可爱、活泼好动的文化特色,来传承发展“娃娃高跷”。二是匹配鄂东高跷公共设施。娱乐、休闲的公共设施,是地方政府为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区域内人民的幸福指数而添置的,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直接作用于居住其中的当地居民,而且还能使经过公共设施的异乡过客,感受、体悟其中的文化因子。如,可在鄂东有条件的地域,建设综合性的文化广场,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鄂东高跷雕塑群,嵌入其中,让高跷文化“直指人心”。又如,可在鄂东各地级市的博物馆,开辟高跷专区,将诸如黄冈红安的“高跷亭子”、“熊河高跷”,武汉新洲的“高跷狮子”、黄陂的“高跷故事亭子”等,对应收藏到鄂东各地级市博物馆,以保护传承鄂东高跷。三是推进鄂东高跷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灵魂。鄂东高跷文化应在借鉴和汲取鄂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永葆活力和生机。如,可将黄石的“西塞高跷”与鄂东的戏曲融合,以创出文化的深度;也可将传统的黄石“西塞高跷”与时尚的广场舞结合,以创出新的时代潮流等。

    4.2 走市场营销的发展道路

    任何商品的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市场,而商品一断进入市场,就得遵循营销的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发展鄂东高跷也如是。

    走市场营销的发展道路,兴盛鄂东高跷,主要措施有三:一是建立高跷营销平台。在鄂东建立高跷营销平台,设立高跷活态展示,并与鄂东旅游业、商业演出业相结合,推进鄂东高跷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打造以鄂东高跷为核心要素的工艺品,成立鄂东高跷旅游、培训机构,构建多业态产业链,共同搭建产销平台。如,在武汉的黄陂,设立融展示与旅游于一体的“高跷狮子”展示基地,开办“高跷狮子”的人才培训,成立手工高跷及高跷工艺品制作坊,供游人体验、购买,以带动该地区高跷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创办高跷艺术公司。在鄂东创办高跷艺术公司,积极开展高跷艺术活动,可扩大鄂东高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鄂东高跷的发展。如,在诸如鄂东黄冈的红安和武汉的新洲这些高跷相对繁盛的地区,创办鄂东高跷艺术公司,诚聘高跷传承人传授技艺,聘请文化学者为职业顾问,既可提高艺人等的收入,又可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还可通过政府扶持和商业赞助,组织营利性的高跷艺术巡回演出,活跃鄂东高跷的文化市场。三是利用“互联网+”营销。“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可为诸多行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鄂东高跷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传播,可带动鄂东高跷全新的发展。如,可利用网络电视、网络微电影、网络动漫等“互联网+”的形式,将鄂东高跷搬上银幕,提升鄂东高跷的知名度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树立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形象。

    4.3 走进地方学校的发展道路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是传播文化最主要、有效的途径。”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开始走进了一个极端痛苦的文化发展图景中”,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长期被排斥在学校门口之外。改革开放后,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来袭,民族传统体育开始逐渐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这为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各级学校,打下了基础。鄂东高跷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这一机遇,走进地方学校的课堂。

    鄂东高跷走进地方学校的发展道路,主要措施有三。一是纳入地方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将鄂东高跷纳入鄂东地方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大纲,供学生学习。如,可在鄂东高跷发展较好的武汉、红安等地的中小学,开设高跷选项课,供学生选学,培养鄂东高跷的后继人才。二是纳入地方体育院系的专业选修课程。大学的选修课程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有着重要作用。鄂东高跷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地方体育院系的专业选修课程,不仅可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对传播鄂东高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三是各级地方学校在开展鄂东高跷活动时,要凸显地方特色。如,鄂东的武汉黄陂就以学习开展“高跷狮子”为主,鄂东的黄冈红安就以学习开展“高跷故事亭子”为主,鄂东的黄石就以学习开展“文武高跷”为主。这样就特色鲜明,目标明确,可实现“万紫千红”的灿烂局面。

    5 结语

    鄂东高跷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绚丽文化和民间艺术瑰宝,对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广大人民的人文文化素养,有较为鲜明的积极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护、传承和推广。然,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鄂东高跷面临着传承之人罕见、传承年龄断层、活动形式陈旧和没于时代潮流的窘境,致使鄂东高跷的发展面临危机。为此,我们建议,传承弘扬鄂东高跷,应走特色文化的发展道路,走市场营销的发展道路,走进地方学校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对硕厚鄂东高跷的文化内涵、彰显鄂东高跷的人文价值,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传承、弘扬鄂东高跷,也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高跷 嬗变 发展 鄂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