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当代教学变革:技术转向与人学取向共存

    时间:2021-03-27 07:57: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活的全面覆盖,我们进入了一个激情燃烧的信息化时代。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信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教育教学中一系列不可避免地变革。信息技术“彻底改造了原有的社会传播生态环境,也必将引起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革”。[1]正如美国技术批判理论家安得鲁·芬伯格所说:“技术不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它们也塑造世界”。[2]无论是基础教育领域,还是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悄然发生着巨变。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冲击更是有目共睹,智能操作系统、平板电脑、慕课、微课程等已经走进校园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正走向深度融合。

    一、技术转向:教学变革的必然之路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教学变革也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参与。随着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教育领域中技术应用的发展状况来看,技术“进入”教学的方式,大体经历了技术“塞入”教学、技术“加入”教学、技术“嵌入”教学、技术“融入”教学四种状态。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依次呈现出技术点缀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技术支撑教育、技术控制教育的特点。[3]信息技术从作为外部手段辅助教学活动,逐渐变成了教学变革的重要支撑。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被动“塞入”到主动“融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被学生们所接受。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者普遍接受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也由个别化教学模式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转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利用网络搜索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资料,然后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制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视频、可视化的表格,可以直观形象地传递教学内容,把原来枯燥、晦涩的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喜闻乐见的内容,有助于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当然,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它同时也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外,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搜索学习资料,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网上交流,对于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学生们的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我们的教学变革也就实现了由传统的媒体时代到多媒体时代的第一次跨越。

    (二)移动学习时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教学

    伴随网络宽带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多样化发展,基于“无线网络+手持终端”的移动教学方法已开始实践,教学技术更趋智能化、虚拟化。这是由多媒体时代到移动媒体时代的第二次跨越。在今天,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参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变得普遍了。全球有超过10亿人经常使用Face book,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将参与这类交流的规模拓展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2012年底,《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有75%的10岁小孩都拥有移动设备,而全球平均拥有量是50%。

    移动学习正在成为教学变革的一个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学生持有并使用便携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未来BYOD(自带设备)学习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依托互联网,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可以轻易地获取学习资料和观看教学视频,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而支持他们在课堂内外开展有效学习。此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通过一系列应用程序、摄像机和其他嵌入式工具,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实践性学习探索特定地点,并通过照片、录像和录音来记录自己的亲身体验。

    在这种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甚至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等模式成为了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

    现代信息技术构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网络生活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这不再仅仅是一个与理性和逻辑相关的范畴,同时也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认为,未来五年影响教育的六大信息技术分别是:平板电脑、3D打印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游戏及游戏化、可穿戴技术和大规模网络课程。[4]

    正如比尔·盖茨2010年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Techonomy Conference)上预言:“未来五年,网络将成为最好的学校。”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可汗学院、微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教育模式蓬勃兴起。这些教育模式改变了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对当前的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汗学院、微课程、MOOC以其开放性、在线性、通俗易懂性等特点,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当然,可汗学院、微课程、MOOC等还仅仅是教学变革的前奏,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教学改革必然会冲破当下现代教育的窠臼,实现全面转型。

    二、信息技术异化下的教育现代性危机

    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然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之定位总容易被偏离,现代教育技术逐渐由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控制者的角色。“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为教育活动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信息崇拜、信息污染、知识过量、隐私泄露、数字鸿沟、文化霸权、知识产权被侵犯等现实的梦魇。”[5]

    (一)教育目的遮蔽与价值理性缺失

    近年来,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技术的肯定和追随,出现了唯技术论倾向。“这种有效的技术活动,由于它的内在合理性,就有可能变成目的本身。在极端情况下,目的不再决定手段,反而是技术手段决定所要实现的目的。”[6]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遮蔽了原有的教育目的,成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教育由原来的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转变为强调对技术的运用和技能的掌握,追求效益和利益。

    教育者为了追求效益和利益最大化,不断引进新的信息技术,以此推动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育效率,推动了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似乎变成了工厂,学生也变成了被加工的对象,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用统一化、标准化的程序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合格产品。

    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取代了教育的价值理性,并逐渐演变成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唯一思维模式。教育者把学生当成技术操作的工具对象来培养,就会使教育活动丧失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怀。工具理性吞噬了教育原有的价值理性,在精神信仰缺失和价值理性被无形压抑的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也偏离了人“为学”的本真存在。

    (二)技术崇拜与教师权威的消解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同样,在教育领域,人们对信息技术也普遍表现出乐观和推崇,不断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加强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媒介素养教育。随之而来的,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人们对那些能迅速掌握新技术的先行者充满着敬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面前,人们开始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放弃对知识的信仰与崇敬,逐渐表现出对技术的高度信任。

    在教学活动中,某些教师也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原来“教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教师—信息技术—学生”的模式所代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教室的智能操作系统故障,教师就不知道如何上课,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迅速增加,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还丰富,学生对教师不再是盲目崇拜与遵从,教师的话语也不再是完全正确,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士”,学生也不再是“沉默的羔羊”,教师的权威正在被消解。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学生“放下书包就开电脑、打开书本就上网、遇到难题的就百度”。手机、电脑、网络成为了学生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度成为了学生的“万能老师”。在这种平权话语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对教学的控制程度降低,某些学生甚至认为教师是单纯的技术和知识的“贩卖者”,对教师的权威地位和话语权提出了挑战。

    (三)学生主体性丧失与思维能力钝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丰富了学习资源,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丧失。正如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各方面的能力都空前的加强,这种能力体现在控制力上,可是这种控制力反过来却控制着人自己,主体性受到了压制。”[7]一方面,信息技术是一种设计程序,学习者要应用这些技术必须遵循应用程序的设计逻辑,换句话说就是要受这种逻辑的控制,同时学习资源也只是在其提供的资源库内进行选择的,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选择。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和在线课程大多数是以形象直观的音乐、动画、图片的音视频信息存在,以吸引学习者的眼球,主要锻炼的是学习者的感官等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习者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随着学习者主体性的丧失,人与知识、理性一样变成了工具和物体。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随时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料,但是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往往是浅尝辄止地浏览,而不会深入思考。正如尼古拉斯·卡尔所说的:“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在移动学习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丧失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8]

    三、人学取向:超越所有被扭曲的技术

    任何教育都是人的教育,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化倾向致使我们只看到技术的力量,造成了“人的空场”。由技术化倾向引发的诸多后果致使信息技术的功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要消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人的异化,我们的教育要回归人的世界,重建人的价值世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这也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人的现实性理论与生活世界的回归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全部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人的现实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也必须是建立在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来否定技术理性下的“抽象的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如果忽视了活生生的受教育者,教育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因此,“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10]。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正如南国农教授所言:“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11]

    生活世界是人的现实性得以展开的基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必须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之上,把信息技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教学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教学变革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就是要抛弃技术理性的教育思维模式,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关注受教育者的真正需要。“回归生活世界是从技术理性和体制化的社会转向蕴含着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真实世界,不是从先验的本质出发寻求人的精神寄托,而是从生活世界出发寻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其深层意义上是对人的深切呵护和关怀。”[12]因此,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回归到当下的生活,回归实践的人的世界,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标,这也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深层意蕴。

    (二)人的本质理论与关系中的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教育作为人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在教育交往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师生双方的教与学被予以技术化和工程化的处理和改造,教学活动日益追求可量化、精确化的组织和设计,在这种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技术中,教师的激情、智慧、个性被限制,教学沦为了一种技术性的工作。

    英国学者克瑞克(Crick,R.D)指出,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海量信息随时可以方便获取的时代,学习不只是“知道什么”,更主要的是“知道怎样”和“知道为什么”。学习者作为一个人必须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向哪里去”和“为什么”,这些都是与学习目的及意义密切相关的核心问题。毋庸置疑,在关键技能上,学习者需要具备迅速掌握和处理因技术与文化迅速变迁而产生的海量信息的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同样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态度、倾向性、价值观和信仰,以及学习者认识自我和自我负责的能力。[14]因此,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师生之间就需要建立一种自由的、动态的、建构性、反思性的共生关系。

    这种关系“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5]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探讨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媒介,最终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认识你自己”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在教育中需要我们永远去探索的问题,还是在教学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教育的终极旨归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人的发展”理论,决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也应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立足点和着眼点。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了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6]我们当前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为了更好地向第三阶段迈进,我们就需要逐渐摆脱对物的依赖。

    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不断战胜异己力量,掌握人的本质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解放自己的过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学习效率,推动了人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人这一主体的关照,信息技术不仅没有发挥其优势,反而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处于技术理性的桎梏下,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当是教学变革的终极价值指向。

    面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人的异化问题,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辩证地处理教学过程中技术与人的关系,实现信息技术在人学上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137-157.

    [2] 安得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

    [3] 吴康宁.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2):10-14.

    [4] 未来五年平板电脑、3D打印等技术将改变教育模式[EB/OL].(2013-12-02)[2014-02-18].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3-12/02/content_1628449.htm.

    [5]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4.

    [6]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8.

    [7] 吴启敏.科技哲学视域下科技对主体性的压制[J].社科纵横,2007(12):126-127.

    [8] 尼古拉斯·卡尔.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25.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10]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26-30.

    [11] 南国农.80 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3-6.

    [12]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104.

    [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4] Crick. Deep Engagement as a Complex System: Identity,Learning Power and Authentic Enquiry [G].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tudent Engagement,2012:675-694.

    [15]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

    [1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相关热词搜索: 共存 取向 变革 转向 人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