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1-04-17 08:14: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通过对我区小学进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课程特色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良好的课程意识,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缺乏专家指导等困难。于是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探求新课程背景下我区校本课程在开发、共享、使用过程中管理的方式、方法,推动各校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策略

    我区(邢台市桥东区)自2001年6月教育部提出运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之日起至今一直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目前我区39所小学全部开设了校本课程,少的一、两门,多的十余门,内容涵盖了艺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礼仪类、生活类、科技类等。具体细分又可分成三类。

    1、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改良的。如:《美德教育》、《古韵飘香》、《经典诵读》,都是在原有弟子规、三字经基础上又加上了古诗词和成语故事而来。

    2、学校自主研发课程,如:《孝爱》《经典诵读》、《阳光生命》等。

    3、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由教师个人为主开发的课程。如:《太极拳》、《花样踢毽》、《花样跳绳》、《剪纸》、《花样轮滑》等。

    从内容上来说,这三类校本课程又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德育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如礼仪教育、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幸福人生教育、安全教育之类的成长教育的课程。(第1、2条)这类课程内容杂且枯燥,说白了还是为了让学生“循规蹈矩”;而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应当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突出学校特色。应该结合学校实际,以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本校教育教学目的为导向,整合优化各种教育资源的课程。学生是否喜欢上是衡量校本课程成功与否的一个指标。于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内容的第三类校本课程更加适合我区现阶段校本课程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我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一是不注重学生需求。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既没有建设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也没有进行前期学生需求调查。如此开发的校本课程既不符合规范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二是不注重教师力量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发展有赖于具有专业素养的实验教师,而这些教师又都担任着其他科目,没有专职校本课程老师。三是不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表面看着热闹但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利用上,无关学校与学生的深度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探求新课程背景下我区校本课程在开发、共享、使用过程中管理的方式、方法,推动各校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在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与整理中,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以及一些策略供参考。

    (一)加大对教师的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调查显示,小学开设校本课程最大的困难是“教师缺乏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都普遍存在。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获得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自己看相关的专业书籍”,很显然老师们缺乏专业指导。同时,88%的教师希望能够获得专家的指导以及参加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因此,学校如何开展校本培训,如何通过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课程开发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没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校本课程开发难以上档次,上品位。

    (二)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范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需要通过精心科学的组织,制定科学、规范、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调控。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课程管理是管理的核心。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我区中小学的课程还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学校内部的课程管理要在确保国家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的同时,对学校的课程管理要进一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不能将校本课程作為次要或活动课程,要把它们放在与必修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三)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较高专业要求的复杂过程,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课程改革专家的协作,因此,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调查中我们看到,课程开发的个人倾向比较严重,教师大都认为开设一门选修课需要“课程资源”、需要“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却很少注意到加强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合作能力”。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必须打破这种个人专业主义的工作方式,要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各种教育资源、与他人一起对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进行评估等等。

    (四)建立保障支持系统和推广机制

    校本课程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应该提高校本课程的地位。学校要加强领导,配备专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投入适当的经费予以保证,在教师职称申报与评先奖励中优先考虑,予以政策支持。比如在目前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对优秀校本课程成果进行奖励,对优秀校本课程的持续开发进行扶持等举措。加强对课程的推广,通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贯彻和完善教学策略,推广教学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200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崔允漷(2000).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2页。

    [3]黄显华(2000).寻找课程与教学的知识基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4]吕达(2001),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欧用生(2001).建立21世纪的新学校:台湾校本课程发展的经验,长春:第三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材料.(崔允漷《全球教育展望》)。

    [5]李长春(2004)《校本课程开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701001

    相关热词搜索: 可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 策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