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程巢父,论世不说半句假

    时间:2021-04-18 07:5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11年前的一本《思想时代》, 让很多人认识了程巢父这位致力于“纠正历史偏见”的学者。如今,八十多岁的他深居简出,每日只顾埋首书房,读书、写字、做研究、刷微博。

    程巢父 京剧编剧、学者。1934年生于湖北汉口,成长于沙市,2000年起移居上海。20世纪70年代后期迄80年代,从事文艺评论,介入新诗研究,支持“朦胧诗”。1989年以后,研究主题为20世纪的思想政治。近年致力于《胡适未刊日记》的整理工作。

    程巢父的书房名为“不降斋”,那也是他的微博名,取“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之意。他还自撰对联一副:论世不说半句假,为文耻效阿权姿。老先生年逾八旬,依然直脾气。

    书房面积不大,采光欠佳,但干净。书都整齐地放在书柜里,只有几本最近要用的,才摆在手边。大多数是文史方面的书,尤以胡适著作为最。“胡适的书,从文集、年谱、书信、日记到手稿,我都有。”前不久他又托人从台湾购买《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补编》,并且一口气入手四本—自留一本,送儿子一本,给邵建和谢泳各寄去一本。

    在学术界,程巢父以研究胡适、陈寅恪等民国思想大师著称。2004年的那本《思想时代》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位致力于“纠正历史偏见”的学者。此后他埋首书房,整理《胡适未刊日记》,至今已达十多年。“什么东西一到我手里,就不愿意草率地交出,应付差事。我要把历史细节挖得很深很细。”他怕后人缺乏耐心,干脆自己做到极致。

    把晚年献给胡适

    程巢父对胡适的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提倡读《红楼梦》,指示“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红楼梦》得以重版,红学材料也出了不少。

    彼时程巢父算“逍遥派”,时间充裕,就把新、旧红学的资料通看一遍。作为新红学开山人,胡适的考证文字当然绕不开。上面要求“批判地阅读”,他却认为“讲得很有道理”,一头扎进去。凭着颇高的领悟力和记忆力,迨“文革”曲终,程巢父已自修成红学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关胡适的书籍相继浮出水面。1986年耿云志出版《胡适年谱》,三年后曹伯言、季维龙也出版了《胡适年谱》。其间,易竹贤还推出大陆第一部《胡适传》。他都买了,嫌其观点偏颇,唯材料可用。

    他最看重年谱。因为年谱必须大量征引原始材料,读者总能从中读出“真性情真人格”。他后来又购入《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煌煌十卷本,一页页研读,对胡适的性情与人格了解得更为透彻。他的结论是:胡适,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超级爱国者。

    20世纪末,大陆悄然兴起“胡适热”。胡明编《胡适精品集》、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为胡适研究奠定基础。唐德刚 《胡适杂忆》、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等回忆文字,则让胡适的公众形象变得鲜活立体。用《角色与命运:晚年胡适的自由主义困境》作者杨金荣的话说:“胡适的春天又回来了!”

    程巢父是春天的推动者之一。他写了不少关于胡适的文章,探讨其理念、记叙其品行。也与人打笔仗,替胡适辩诬—作为“箭垛式人物”,生前身后,围绕胡适的争论从不鲜见。2004年,程巢父将文章结集成《思想时代》,2013年出了增订本;加上与谢泳合编的《寻找储安平》,构成他迄今全部著作。产量不高,影响却不小—学术圈内外颇有欣赏其文字与思想的。他却低调,隐身上海虹口区的老工房内。

    “细节,能告诉我们很多事”

    2005年黄克武接任台北胡适纪念馆主任,清理馆藏时,发现逐日记录的胡适活动记事本,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暂定其名为《胡适未刊日记》。原计划由学者潘光哲整理,因其事忙,转而委托程巢父。

    据程巢父推断,这批资料出自胡适秘书王志维之手,记录其每日行程。因多属急就章,所以字迹潦草、中英文夹杂,还经常修改。更糟的是,由于用圆珠笔,数十年后油墨漫漶,给辨认平添几分难度。他拿出胡适晚年考证 《水经注》的工夫勘查胡适的晚年。简单说,就是不放过任何疑问。

    1956年9月,胡适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讲学,拜访者很多,未刊日记多有记载。其中有一天仅两个字:李祁。此人是谁?程巢父翻遍《民国人物大辞典》没找着。某日翻施蛰存的书,居然瞅到了这名字!原来李祁是胡适好友朱经农的外甥。此后他在《晨报·副刊》找到两篇李祁作品,又从《徐志摩全集》中觅到两人的通信。但具体经历,仍然模糊。

    “最近两个月线索扩大了。”有人寄来李祁的诗词集和作品集,其自序解决了关键性疑难。“他1902年生,留学英国,回国后教授英国文学,1949年在台大教了一年书,去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李祁就读于北大,听过胡适讲中国哲学史。

    为追索只在材料中一闪而过的人耗费十年光阴,值得吗?老先生认真地说:“不起眼的细节,能告诉我们很多事”。

    他确实是个对细节十分敏感的人,从小如此。1943年冬,叔父带程巢父自沙市去武汉。他十岁,竟从交通工具上看出些端倪—他们坐的是“木炭车”。所谓木炭车,是在车厢里放只大铁罐,往里添木炭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这种车票价便宜,但旅途绝谈不上愉快。车开开停停,遇河还要向村民借木板。他隐隐感到,叔父似乎囊中羞涩。

    程巢父后来才知道,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半年后,日本宪兵检查书信,怀疑他的叔父和姑父暗通新四军,将其逮捕。“关了几个月,用刑,用重刑。”人活着回来了,可家产尽墨—日本宪兵队抄家时带了帮汉奸,他们撬开保险柜,将两万多块银洋一扫而光。

    年少从军记

    叔父之所以接程巢父去武汉,也与日本人有关。程家定居湖北沙市(今荆州市沙市区),程父经商。1942年他到长江南边与人合伙做生意,被日本人杀害。“可能是父亲得罪了地头蛇吧。”多年后程巢父推测。他家与任何政治势力均无瓜葛,只想本分谋生。

    顶梁柱的倒塌使程家陷入困顿。冬天,孩子们衣着单薄,脚无棉鞋,“冻得生疼”。从武汉赶来善后的叔父见状将程巢父带走,交给姑父抚养。长辈待程巢父都很好,认为他是家族中唯一“读得出”的男孩子,悉心栽培。稍长,他被送回沙市母亲那儿,入读晴川中学(今沙市第二中学)。那是所私立学校,师资水平颇高。程巢父至今能背诵《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痴迷古典文化,硬是从紧巴巴的口袋中匀出钱,入手《四部丛刊·第三编》《二十四史(中华版)》《全唐诗》《全宋词》等大部头。

    1949年7月15日解放军占领沙市,气氛激荡。晴川中学的几个年轻教师积极参军,换了身神气的军装。“我一看,也跟着去了。”当年7月22日,16岁的程巢父参加第13兵团“南下工作团”,随部队进驻湖南慈利县—那正是贺龙“两把菜刀起义”的地方。

    入冬,程巢父冻病了,因缺医少药获准回老家休养。所幸年纪小,抵抗力强,一年后痊愈。不久抗美援朝启动,他又报了名。这一次没下部队,而是赴南京军事学院教导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第64军,驻防辽宁。1955年苏军撤出旅顺时,去接防的正是他们。三年后他复员,被安排在沙市文教局。1960年入沙市京剧团,担任行政工作。“京剧团的党委书记是个知识分子,欣赏我的才,欢喜用我。”然而后患无穷。“文革”爆发,党委书记被揪出,程巢父跟着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

    狂飙突进的批评家

    程巢父自称“醒悟得很早”,“我跑到剧团经理室,关起门看报,了解形势。”1966年秋文艺界开始大串联,他穿上军大衣、背个军挎包启程了。

    那时坐火车不要钱,车站人山人海,他身手矫捷地爬进车窗,坐到北京。先去了中央文革接待站,要求平反。“他们哪晓得地方上复杂的情况,开了个介绍信,说某某同志,如何如何。无关痛痒的。”半年后程巢父回沙市,向造反派晃了晃这封无关痛痒的信,把他们震住了。“我用了点策略,”程巢父笑称,“只让他们看了信封,没给看内容。”

    在北京,他目睹红卫兵游斗时传祥,老干部挨整的场面更没少见。回来后他做起了“逍遥派”,外面鸡飞狗跳,他冷眼旁观,用一句武汉俗语概括就是:黄鹤楼上看翻船。一直看到“文革”结束。其间他独自读书、思索,已练就与众不同的眼光和角度。是时候出手了。从哪儿切入呢?他决定通过文艺批评。

    1979年,杭州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徐明旭写了中篇小说《调动》,讲述了下放贵州的知青想调回上海的曲折历程。小说发表后引来批判,程巢父写了篇1.1万字的长文力挺徐明旭。此后他又介入朦胧诗论争。1981年,文艺批评家孙绍振发表《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肯定朦胧诗,旋遭围攻。程巢父见状撰写长文(达2.6万字),力挺孙绍振。

    “我当年有一种‘狂飙突进’的气势,特别犀利。”副作用是,很多重要文章因“气候不对”发不出来。他成了朦胧诗论争的缺席者。这令人遗憾,但也没浇灭他的斗志。尽管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老先生,身材精瘦、语速缓慢,没露出丝毫火气。

    改革开放后程巢父仍挂靠沙市京剧团,不坐班,每年交个剧本,相当自由。2000年儿子季蒙到复旦大学读博士后,他跟来上海。起初住复旦第六宿舍,前些年在虹口区买了间小房子,算正式定居。自此,他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刷微博。

    [对话程巢父]

    胡适对社会活动没兴趣,尤其不想做官

    记者:你最近在书房写什么书?

    程巢父:整理《胡适未刊日记》,还没有交稿,快要十年了。原因是我挖得很细,另一个,对时政关注得太多,关心弱势群体,安不下心去。

    记者:现在整理到什么程度了?

    程巢父:要交稿也可以,但还是在继续挖。为什么呢?我交了以后,将来任何人没有我这个心思,去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以后就没人挖了。预计明年上半年能交。

    记者:胡适晚年被批评,比如太爱社交,耽误了学术工作。你怎么看?

    程巢父:那是不了解胡适。1958年他当了“中研院”院长,这个人一辈子很负责、很认真,每天忙工作,还要接待来拜访的人。他认为人家大老远从市内到郊区,不接待,不近人情。晚上还要看书、做笔记。一个70岁的老人,把这些事情料理完了,哪还有精力写思想史呢?

    记者:这就涉及另一个话题——他为什么要回台湾定居?

    程巢父:他给赵元任写的信里头说,“我的这点积蓄,在美国生活,只够三年花销”。回台北呢,他打算住在“中研院”史语所附近,利用他们的资料,好安心完成他的思想史。

    记者:所以他回来是为了写思想史?

    程巢父:他根本就不热衷于政治社会活动,尤其不想做官。他的兴趣全在学术。但是台湾哪里容得他安静呢?蒋介石任命他为“中研院”的院长,他责任心又强,就忙了。

    记者:你的书房有多少书、哪些门类?有什么书是想收藏而没得到的?

    程巢父:我的书房有两个,上海一个,沙市一个,还有部分藏书放我儿子那儿。总册数没统计过,不下万册吧。古典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史哲都有,就像前人所说的:“于书无所不窥。”想收藏的是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我只有第三编。一编、二编,上世纪90年代初要6000元,我迟了一点,没有了。

    记者:关于书房,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程巢父:其实大半辈子是没有书房的,因为空间很小,哪有书房?直到80年代,用900斤粮票换了10个书架,竹子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粮票呢?当时平价米八九分一斤,用粮票;高价米三毛到三毛五,用现金。我欢喜吃粳稻米,就买高价的,积了很多粮票。

    相关热词搜索: 不说 半句 程巢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