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让历史不再沉寂

    时间:2021-04-18 07:56: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764年,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让中国人读起来颇感自豪的话:“4000年以前,当我们还不会阅读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所有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引以为豪的东西”中当然包括中国的金融业:中国有5000年的金融历史,中国的货币源远流长。

    通史是沟通历史和现实的纽带。也许,因为中国金融史有5000年的历史,纷繁漫长而内涵丰富,也许,因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跌宕起伏、 曲折回旋使中国金融发展史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所以要正确地记叙和恰如其分地评价中国5000年金融发展史实在是一项太艰巨的工作,非一般的研究人员的能力所及。可以说,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系统地阐述研究金融的通史。

    16年前,199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出版社携手中国金融史研究领域的六大著名专家,开始了中国金融界的一大创举:编写一部系统地阐述中国从古至今金融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专业通史。16年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和研究5000年来中国金融演进与制度变迁的专业通史——《中国金融通史》(全六卷本)全部正式出版发行。

    了解《中国金融通史》的六位作者就懂得了《中国金融通史》的分量。

    叶世昌先生,1929 年出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博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张国辉先生,192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导。杜恂诚先生,1947年出生,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兼职博导。洪葭管先生,1921年出生,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研究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指导教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姜宏业先生,1930年出生,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史研究会副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杨希天先生,1940年出生,人民银行陕西分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这六位学者在相应各题素有研究,拥有重要学术成果,理所当然具有绝对的权威。

    《中国金融通史》的分量还表现在这套书的时间跨度上:这部巨著上溯先秦,下迄20世纪末,第一卷为先秦至清鸦片战争时期,第二卷为鸦片战争后的清时期,第三卷为北洋政府时期,第四卷为国民政府时期,第五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时期,第六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96)。特别要提的是,《中国金融通史》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而且还讲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与改革,过去一般人写史都不愿意讲当代,《中国金融通史》对此作了重大的突破。

    5000年的金融历史在现在的读者看来是非常遥远而神秘的,金融历史又具有不可重复性,要考察中国金融的发展轨迹,只能借助前人的文献资料。读《中国金融通史》,让人感叹的是它的征引文献资料之丰富、史料挖掘之深、参考文献涉及面之广。举一个例子,《中国金融通史》第一卷虽然只有50多万字,但书中所列的主要参考书目就有174种(还有多种文集笔记、明末清初小说、地方志等未一一列出),其中,光是《明实录》、《清实录》两套书总卷数就达7000余,作者从80年代初即开始逐卷查阅、抄录,并以此出版了《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和《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应该说,六位作者的前半生都在为《中国金融通史》的写作作素材和思想上的准备。

    居今识古,鉴往知来,可以说,《中国金融通史》为我们拾起了中国5000年的金融历史,为我们搭起了金融历史和金融现实的桥梁。“记载过去,启迪未来”,这应该是《中国金融通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 沉寂 历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