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农林牧渔 > 正文

    初中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应该体现历史特征

    时间:2021-05-05 07:55: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教科书,文化史,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60—04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从以政治史为中心的旧观念中走出来,对文化史的重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梅金娣老师在《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想与实践》一文中主张:“要把文化史中的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陈淑芳老师提出:“初中文化史教学应凸显人文精神意蕴。”两位老师分别对高中和初中的文化史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这表明文化史得到了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反观我们的教材,文化史的编写却显得未能赶上教学需要与教学理念的更新。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文化史的编写,都没有从历史学科本身着手来理解文化史的教学价值,体现“历史味”。笔者拟探讨初中历史教科书文化史的编写,以求教于方家。

    文化史包括了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影视、等内容,这些知识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依据是什么(在历史书中出现的与在语文、数学、物理等教科书上有何不同)?教学价值又是什么?初中生要求掌握的层次如何?这些问题决定了初中文化史将怎样呈现在教科书中。不可否认,文化史的教学价值有赖于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落实。但是,“教科书从表面上看来是文化知识的集合,但这些文化知识背后承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何种知识能够被选人教科书,以及这些知识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学习者,这些都是由控制主体的意志决定的”。在这其中,教科书的编写者扮演着控制主体的角色。教科书反映了编写者对文化史价值包括对历史价值和教学价值的理解。

    一、编写概况及问题

    1 在编写中,文化史的历史价值不清

    观察我国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编写,文学、艺术、科技、思想等内容,几乎都可以用一条公式来表示: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成就=文化史。在这干巴巴的公式中,难以体现历史知识作为人文知识所具有的特点,毫无历史韵味,又何来的让学生感受历史、体会生活?在这种呈现形式中,一线教师很容易误解:初中文化史对初中学生的要求层次就是记住代表人物、代表作、特点和成就。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其一,“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内容无力,概念空洞;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这样的教科书谈什么让学生反思自己生活,形成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向?其二,文化史教学变成了文学欣赏课或者艺术欣赏课,与语文课、艺术课并无二样;其三,文化史的教学陷于公式化被轻视——文化史教学等同于列表,列出代表人物、代表作、成就即可或者文化史的教学变成一种快乐的记忆游戏,在课时紧张时,文化史的课程会毫不犹豫地被简略甚至删除等不一而足。文化史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依据是什么?这点在公式中难以体现,也即是说,文化史的历史价值在教科书中难以体现。

    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当下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文学部分是这样呈现的:“李白+《早发白帝城》+浪漫主义色彩+‘诗仙’”或者是“杜甫+《潼关吏》+现实主义色彩+‘诗圣’”。这是否暗示着只要记住了几个代表人物、代表作、特点和成就等内容,就完成了对文学内容的历史价值的诠释?文学内容如此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中,语文教科书与历史教科书之间几乎可以画等号。这就带来了困惑:是历史教科书还是语文教科书呢?语文中的文学史教学如何进行?历史中的文学史教学如何进行?两者如何区别?对文化史的历史价值不清,未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化史,所以无法很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导致了文化史的教学等同于文学欣赏课或者艺术欣赏课,或者让鲜活的文学史公式化成为了“鸡肋”。

    2 在编写中,文化史的教学价值不清

    学习文化史,课标要求一般是“了解”某某时代的某某成就,但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科技成就、代表人物的目的是什么呢?这点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也未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不知道学习文化史的目的是什么,更加体会不到文化史中的人文精神意蕴;执教者也不知道文化史的教学价值为何。编者在思路上无法解决,执教者一般也难以解决——摆脱课本中心论对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

    以中国科技史为例,教科书交代了代表人物、代表作之后,还会介绍这项成果的伟大,比外国(或者西方)早了多少年。编写者的意图很明确:我国早外国多少年前已经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认同感。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仅止于此,问题就出现了:学生由此培养了一种盲目的自大。这无异于另一种故步自封:只愿意躺在古人创造的成就之上,看不到别人的进步,也看不惯别人的进步;不懂反思自身的落后在何处——“瞧,日本这么先进还不是学习咱们中国的!”由此得到自欺欺人的喜悦;或者学生出现“鉴真把那么多的东西教给了日本人,那他不就成了卖国贼?”一类的言辞;对日本学习了中国隋唐时候许多先进文化知识并保存完好而耿耿于怀,但不懂反思中国不乏辉煌的历史为何文化遗产所剩无几。于是,建立于自豪感上的归属感在接触到近代中国的血泪史、屈辱史后瞬间崩溃。学生郁闷无名,对祖国的归属感减弱,甚至产生怨恨或者蔑视。作为中国人,不愿意反思、正视现实,因为虚荣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允许我们出现这种思想,不允许说中国的“坏话”、缺点,否则就成为了卖国贼!教科书如此的编写,又何来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二、编写建议

    1 文化史的编写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的文学内容,就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不同于语文课的知识,之于思想史、科技史、艺术史等也都一样,这才是文学、科技、艺术等知识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价值。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就是要求编者“把文化史中的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同样以文学为例,“从文学的外部关系看,文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表现其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从文学自身内部因素看,每一种文体都有从尝试到盛大到落人习套而衰弊这样一个始盛终衰的过程。正是这种文学外部和内部关系的紧张,导致文体的嬗递,推动文学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就要求在编写有关文学的知识时,侧重点应该放在“文学的外部关系”上,而不是关注文学内容,内容部分应该由语文学科承担。这种“外部关系”,就是文学的时代性和文学对时代的影响。

    无论哪个作家的成就,都是在其生长的历

    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他们的作品或者说成就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性,“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具体话语情景,总是受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制约和影响的,作家作品的风格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时代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风格是特定时代的修辞表达。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情绪是不同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与代表作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点(思想、风俗、思潮等)。其身处的历史时期,不仅仅产生了具有深刻时代印记的文学,还催生了带有同样深刻时代印记的艺术、哲学、宗教等知识。因而,只有将这些人文知识放进具体历史场景才能更好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历史教科书如此编写,才不至于干瘪、枯燥,才具有灵性;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得到各自的看法,才有利于在原有的高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讲授文化史中的《红楼梦》,如果不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解读、体会,夸张一点说,充其量只能体会到其作为言情小说的优秀,而无法理解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文学中的各种成就也对身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起到作用,“文学反应的能动性,指文学在反映现实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的选择或改造性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不能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同时,它也不能不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时代性,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二者就是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编写的重点。把握住了二者,文化史的历史价值才会明了。这才是文化史存在于历史教科书的依据,文化史的教学方能抓住本质,鲜活、引人人胜。

    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文化史的编写,在编排上不适合运用“专题史”的形式(如东北师大版)。原因如下:其一,初中学生正处于培养通史感时期,把好几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全部放在一起,对初中生而言,未免有要求过高之嫌;其二,专题史的编写割裂了历史背景与文化史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化史。

    2 文化史的编写应富含人文精神   初中文化史的教学价值,主要就是赋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知识是人文知识的一种,人文知识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和帮助个体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所信奉和实践的价值观念的合理性,由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确定新的生活方向”。之于初中学生,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帮助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从中吸取精华,促进个体的发展,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和自我反省精神,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样以科技史为例,除了以是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入选科技史的标准外,笔者认为也应该关注一些可能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对当时和后人的生活等有巨大影响的技术或发明。简而言之,我们关注的并非技术或发明的本身,而是关注技术或发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关注科学家或者发明者在其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如科技史中塑料袋的发明,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发明,,但在发明后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曾被称作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反观当下,由于人们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白色污染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两相对比之下,教科书的编写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关心人类的发展,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而非仅仅铭记各自国家的伟大发明有几,攀比谁的祖国伟大发明多。在帮助学生培养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从多方位呈现代表人物,多角度看待代表技术,增加人文色彩,创造一座能激发学生主动与前人对话的沟通桥梁,而并非把重点放在“比欧洲早600年”诸如此类的言辞上——“知识本身和知识的获取本身是具有生命性的……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

    3 文化史的编写应贴近生活

    观察我国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的编写,以北师大版为例,七年级到八年级的教科书中,关注社会生活的仅有两节课:一为宋代社会生活,另一为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然而,“把文化史中的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这要求初中历史教科书文化史的编写要贴近生活,联系现实。理由如下:

    其一,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表现为一堆枯燥的数字、年代、人物,除了教师外,教科书的编写也未能很好地摆脱这种窘迫。初中学生愿意知道的,并非是专业术语、概念,而是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同龄人在历史环境中的生活状况。以中国科举考试中特为少年应试者所设的童子举为例,作为15岁以下的同龄人,在唐朝、宋朝,居然可以参加这种科举考试,优秀者还可以授官、授予出身、免解试等。这些是初中学生所始料不及的,也是他们愿意了解和深究的。但教科书如果仅停止于此,无异于“八卦周刊”,无论是编写或者教学,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作用,事件的实质在何处,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等。

    其二,利于完成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迁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是让学生主动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历史的素养,分析、回答问题,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以衣着为例,从古到今,人们的衣着样式越来越多,翻新速度越来越快,衣服的定义和意义也在不断地改变。女性的衣着不仅仅受到潮流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形成着新的潮流。这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观念的提高,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如果联系中国古代服饰的意义,可能会得到一些令人吃惊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的认识:古代以衣着区分等级,区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衣着的规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所以,衣服的多样化也体现了平民老百姓地位的提高,自由的增加,这点对于女性而言特别显著。学生从衣着的改变得到“生活水平提高”的认识再得到“平民老百姓地位的提高”的认识,已经很好诠释了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迁移。历史是当下生活的过去式,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史 书中 教科 特征 体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